前 言
這里談到的鈍感,是指人的第一反應不是馬上就要發作,而是給自己一定的緩沖時間,再想想來由,再思考一下是對是錯。
當代社會,已不是在野外生活,所面對的也只是人的各種言語、信息之類的事情的處理,用不著像對抗野獸一樣緊張要命。
這種慢一拍的反應,并不一定具有壞處。相反,在我看來,它在對外界的互動中反而更加理性和主動。
我們為什么要相信他人的分析?為什么要跟著他人的思路來走?萬一只是為了他好,而讓我上當呢?有沒有貓膩存在?
如此等等。我們要保留著懷疑的精神,要給自己一個冷靜思考的時間。這樣,才不至于落入從眾和被動的局面。
既然談到鈍感的好處,那就把話題聊開來。
1. 情緒不用第一時間被激發
人是情緒性動物,這一點是非常直接的。
比如被人罵了,一生氣馬上還口,被人打了,憤怒起來馬上打回去。因為,以牙還牙的套路,是最原始的做法。
不是說情緒毫無用處,而是現在出現這種事情較少了,犯不著非要跟著情緒來走。
如果我們再想一下,是不是自己也有問題?然后再分析是不是他人針對自己?這么一緩,再思考下,答案就出來了。
如果是自己的錯,那以后就要在這方面多加注意做好改變;
如果是對方的責任,那就相當吸取個教訓,遇到這一類的人最好別與之爭鋒。
然后,盡量完美地處理這些雞毛蒜皮之事,留足更多時間來給自己,并用來提升自己,不是更好嗎?
所謂的鈍感,就是對這些小事不感冒,不在意,而是轉頭關注自己的事務。
2. 隔掉多重信息騷擾
無論我們打開什么網絡,現行的世界中,噪音最多的就是政治新聞、熱點時事、八卦娛樂、軍事點評等,它們幾乎占滿了整下信息圈。
想想看,那些沒多少工資的普通一族,總是對政治時事指點江山,把大把的時間全搭在里面。
卻不見得關心下自己的事情、技能等。
然后看到不公平的對待時,更是容易激動上頭。比如說美國人到處搞霸權、到處煽風點火等,大家都樂意在網上批斗美國。
但只要想想,這些國際之事,就由相應的政治家去處理就行,人家這才是真正的行家。
而像我們一樣的平凡人,有什么值得我們去付出精力與時間在上面呢?
這除了爽一下自己的情緒之外,完全得不到什么好處啊!
但我要是保持鈍感,不在意這些破事,讓事站到一邊去。把精力轉移到自己的生活或工作上來。
認真地工作,提升自己的實力,掙更的錢,用來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不是更得得一試么?
3. 沒那么多身外事
有些人總是想當老好人,把外事當主事。身旁的人出了感情問題也去關心下,人家夫妻吵一下架,也來調解下。
有人找到自己幫忙,也來者不拒,反正就想當個被別人稱為是好人的人。
我們為何盡把外事往自己身上攬呢?這不是在耗費自己的精力嗎?
只有對自己不在乎的人,才真的去干這些意義不大但求面子收益的事兒。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要事要辦,我干嘛還要動不動地為他人操心?
難道他自己不會獨立處理?如果是真不會,那就由他們去好了。
事兒最后的惡果一定會讓他們吃一次大虧,才算得起交的學費。
而如果我們不對這些外事主動產生興趣,而是保持一定的鈍感,看都不看它一眼。
而是轉過來做自己該做的,管不了他人,管自己還不行么?
我們每個人本身都是靠自己的努力來成就實力,再外加一些運氣成份,才有可能真正做到獨立生存。
而身外大多數事情,真的不太值得我們去理會。
不是說自己冷血,而是學會理性對待,這對自己來說,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這三個方面,說白了就是我自己的歷程,分離與你,少走些彎路。
晚安!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