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旅行,一直以來只有暑期有條件出行,醉美的秋景錯過了太多。
所以,始終不太理解“上有天堂 下有蘇杭”的說法。我見過的夏季蘇杭,除了人文景觀特殊以外,自然景觀沒啥特別的,整個江南,都一個樣。
&&& 秋色潤安吉
安吉余村是“兩山理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源地。這個噱頭,被余村發揮到淋漓盡致了。
大自然本來就特別美,再加上刻意追求的人工風景,周末慕名而來的游客不少,原本安靜的山村,熱鬧了起來。
天,水洗過似的干凈。一只蜻蜓闖入了我正在出洋相的鏡頭里。
哈哈,誰曉得我這個發型是怎么甩出來的?
和八戒合影前,我超級自戀的問:“我這么時尚,你這么土得掉渣渣,不覺得配不上本小姐啊?”
他自信的回:“不覺得啊,沒有我靈魂深處的時尚, 怎么可能允許你時尚得自由奔放。”
懟得我啞口無言。八戒雖然憨,只要面對我,總還是有點情商呢。
安吉竹海。
深秋傍晚時分的竹海,真是太璀璨了。
無論走到哪里,身后都有一雙追逐著自己的眼睛,估計即使是背影,他也覺得是一種美吧。
制造點兒黃葉??飄飄的感覺,也是旅行節奏必備,玩兒,我們可是認真的。能把雄偉的電站建筑和嫵媚的自然風光融合,也是沒誰了。安吉的秋,人類的巧奪天工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融合在一起,給人不少驚喜。
以往,我是游客,來匆匆,去匆匆,浮光掠影,蜻蜓點水。
如今,我是市民,慢悠悠走在游客稀少的山水間,看到了日常的杭州之秋。
西湖,西溪,吳山,屏基山,秋到杭州,山水全都醉紅了臉。
旅行中,常遇見一些國際友人的過分熱情。今天又遇到了,一個歐美女子,比比劃劃,非要幫我們合影,為了滿足她的熱情,我倆勉為其難,在這個不曉得是誰的和尚面前合了影,在我們謝謝聲中,她開心地走開了。
今年,有了西湖秋在我也在的機會。于是,我幾乎每隔幾天就到西湖兜兜轉轉,品嘗濃濃的秋味。
高家的中科大小碩士來找我,我們且一起擁抱西湖的秋。
吳山是杭州市中心的一座山,山上好多800年左右的香樟樹,山頂是市民們喝茶聊天打牌的場所。
從鼓樓那里的伍公山門上去,一路向前,把所有風景看遍,走到底,下去就是吳山廣場。
爬到最高處的江湖匯觀亭,一邊是西湖,一邊是錢塘江。最佳觀景處,還是古人擅長選擇。
從屏基山西面開始登山,一直往高處走,到了山頂,再一路下,出來就是屏基山東面的楊梅山路。
這里的秋,適合漫無目的地閑逛,擁抱親吻,都不需要太激烈。因為這里的四季都是溫潤細膩柔軟舒適的,韻味悠長。
與其他地域截然不同。
喜歡這里的每一個角落,見識的角落越多,越理解天堂杭州的定位準確。
緣分深深種下,就不會惜別也不會傷感,只待冬去春來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