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生活中,強直性脊柱炎并不少見。長期患病會給患者造成極大的痛苦。這種疾病究竟有多可怕?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強直性脊柱炎。
什么是強直性脊柱炎?
顧名思義,就是脊柱強硬,變直。發展到中晚期,從X片上看脊柱就像“竹子”一樣。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常見的風濕免疫疾病,癥狀多表現在脊柱、髖關節、骶髂關節上,患者早期癥狀不明顯,常表現為晨起身體僵硬,腰背痛、屁股痛、足跟痛、膝關節疼痛、胸痛等。該病多數起病緩慢而隱匿。
目前,我國約有超過300萬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該病最顯著的發病年齡為20~30歲,男性發病率更高,且通常病情更重。
出現哪些癥狀需懷疑強直性脊柱炎?
1、出現腰背疼痛,休息后沒有明顯緩解;
2、疼痛已持續3個月以上;
3、背痛時感到腰背部僵硬,夜間翻身困難,晨起發僵明顯;
4、輕微活動后,后背部不適感覺減輕或消失;
5、偶爾胸痛、咳嗽或深呼吸時明顯;
6、有交替性膝關節或足跟疼痛;
7、家族中有腰背痛的成員。
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關鍵在于預防、延緩并發癥和脊柱畸形,在關節出現不可逆的損傷前進行恰當的治療,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風濕免疫科主任楊敏教授在此前采訪中指出,“強直性脊柱炎”目前還沒有完全根治的辦法,但早期用藥可以控制癥狀,減緩病情的進展,保護脊柱和關節,避免出現畸形,像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在目前國內外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藥物很多,主要有止痛和控制炎癥的藥物(即治標的藥物)以及改善病情的抗風濕藥物(即治本的藥物)二大類,后者又分為傳統型和生物制劑,它們能延緩疾病進展,并改善預后。
楊教授特別強調,強直性脊柱炎輕癥和重癥患者的病情差異較大,因此建議使用分層療法進行治療,輕癥患者藥物運動相結合即可控制病情,疾病發展速度快的重癥患者建議早期選擇效果較好的生物制劑進行控制,這樣可在最大限度控制患者病情的同時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如何通過日常運動改善強直性脊柱炎,
防止畸形的發生?
風濕免疫科陳建輝護士長指出,康復運動在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方面同等重要!
1、維持胸廓活動度的運動,如:每日做深呼吸、擴胸運動。
2、保持脊柱靈活性的運動,如:腰、頸部的各方面的運動、轉動等
3、保持關節功能位,在可承受的范圍內,適當進行關節的旋轉、屈曲、伸直、伸展運動等。
下面跟隨風濕免疫科護理團隊
一起來做幾個日常的康復運動操吧
很多人認為腰腿痛是小毛病,很容易忽略,到真的疼痛難忍時再檢查診斷為強直性脊柱炎就往往錯過了最佳的診療時機,所以強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發現、診斷與治療是十分必要的。溫馨提醒,如果您有上述的腰背痛癥狀,可及時至南方醫院風濕免疫科就診,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期。
專家介紹:
楊 敏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風濕免疫科科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醫師協會風濕病分會常委,中國中藥協會風濕免疫病藥物研究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生物免疫學會風濕免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風濕免疫病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風濕病醫聯體聯盟常務理事,中國康復醫學會風濕免疫康復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常委,廣東省風濕病學會常委,廣東省醫師學會風濕病分會副主任委員,CSTAR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國老年學會骨質疏松委員會委員,中國狼瘡雜志編委,中國醫院用藥與評價雜志編委,國家自然基金課題評審專家,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訪問學者。從事醫療、科研和教學工作30余年,注重規范化治療與個體化治療相結合,對風濕免疫病中的常見病、多發病能做到早期診斷和正規治療,尤其對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多發性肌炎/皮肌炎、系統性硬化癥、混合性結締組織病、成人斯蒂爾病、系統性血管炎、反應性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骨關節炎、痛風的診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END
文章來源 | 風濕免疫科 蔡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