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灸主要以制川烏、制馬錢子、制乳香、細辛、獨活等中藥制成。適用于腰扭傷、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等由寒濕內停、氣血痹阻所致的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癥。
1.外用痛點貼敷。
2.急性腰扭傷:扭傷當天冷敷1-2小時,第二天直接敷灸疼痛點,每12小時一貼,至不痛為 止。疼痛消失后,每天1貼,每貼使用12小時, 連續使用至急性腰扭傷痊愈。
3. 慢性腰肌勞損:敷灸原疼痛點或穴位, 每日1次,每次使用12小時。1周1個療程,一般 通過4個療程的治療,可有效控制腰痛的復發。
4.腰椎間盤突出:除對痛點敷灸外,還應 參照X光片敷灸病變部位,每日一貼,每貼使用 12小時,7天1個療程,4個療程為一個階段,一 般通過3個階段的治療,可有效控制腰痛癥狀。 可同時配合敷灸下肢相應穴位,以達到標本兼治 的效果。對于手術后或手法治療后的患者,繼續 對病變部位的敷灸,能有效防止纖維環的再破裂 和疾病的復發。
5.腰痛是臨床常見癥狀,引起腰痛的原因 很多,如腰椎局部的骨關節及周圍軟組織損傷、 各種病理性損傷、先天及后天結構異常等。對于 各類腰痛,腰痛灸都可以進行有效治療。
急性腰扭傷是臨床常見病,俗稱“閃腰”、“岔氣”,是涉及肌肉、筋膜、軔帶和小關節的 急性損傷,表現為立刻出現劇烈疼痛、腰部肌肉 緊張、腰部活動受限,如果損傷后又感受風寒濕 之邪,可導致慢性腰部疼痛。
易患人群:以青壯年和體力勞動者多見,平 時缺乏勞動鍛煉者,偶然參加勞動也易發生急性腰扭傷。
急性腰扭傷的臨床表現:
有腰部扭傷史,腰部一側或兩側劇烈疼痛, 腰部活動受限,咳嗽、打噴嚏、甚至深呼吸時疼 痛加劇,腰部肌肉呈緊張狀態。臨床檢查有以下表現:
1.壓痛點:損傷早期有明顯局限性壓痛, 同時可觸摸到腰肌明顯緊張。
2.腰部功能觀察:腰部活動受限,特別是 前屈受限,行走時用手支撐腰部,臥位時難以翻身等。
3.特殊檢查:直腿抬高實驗(+),拾物試 驗(+), X線檢查:一般無明顯病理性改變。
腰肌勞損是引起慢性腰痛的常見原因之一, 系指腰部肌肉、韌帶累積性、機械性、慢性損傷 或急性腰扭傷沒有獲得及時有效的治療而轉為慢 性勞損。
腰肌勞損的臨床表現:
腰部隱痛反復發作,勞累后加重,休息后緩 解,彎腰困難,持久彎腰時疼痛加劇,適當運動 或經常變換體位后腰痛可減輕,睡覺時用小枕枕 于腰部能減輕癥狀,經常捶腰可減輕疼痛。臨床檢查有以下特點:
1.腰部外觀多無異常,有時可見生理性前 曲變淺,單純性腰肌勞損有壓痛點。
2.直腿抬高實驗(—),神經系統檢查無異 常。
3.X線檢查多無異常。
腰椎間盤發生退行性病變或外力作用引起腰 椎間盤內、外力平衡失調,均可使纖維環突然破 裂,導致腰椎間盤的髓核突出而發生本病。腰椎 間盤突出癥最常見的癥狀是腰腿痛,這是由于突 出的椎間盤壓迫了神經、血管、脊髓所致。
臨床檢查有以下特點:
1.腰部畸形、腰椎功能受限、壓、叩痛伴 放射痛。
2.直腿抬高實驗(+)、直腿抬高加強實驗 (+)、屈頸實驗陽性。
3.健側直腿抬高實驗:若健側直腿抬高誘 發患側坐骨神經痛,表明椎間盤有較大的中央型突出。
4.皮膚感覺異常。
5.在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癥之前,應作X線 或CT檢查以排除其他骨病引起的疼痛,如結核、 腫瘤等。
一、腰扭傷、腰肌勞損的常規治療:
西醫常采取口服止痛藥和周部封閉等方法。中醫多用活血化瘀、行氣止痛類的中藥,也可應用腰部推拿、拔火罐或針刺等方法治療,中 醫藥治療的不足之處是見效慢、效果不穩定。
二、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常規治療:
通常采用絕對臥床休息,持續牽引,理療和推拿、按摩,髓核化學溶解法,手術治療等方法。
采取上述方法治療對癥狀控制都有一定的療 效,但對腰椎間盤纖維環的退化不起作用,因此 腰椎間盤突出常反復發作,而且藥物和手術治療 還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和風險。
現在不管是腰扭傷、腰肌勞損、還是腰椎間 盤突出癥均可用太陽灸的腰痛灸敷灸緩解。
腰痛灸敷灸能直接使椎間盤突出部分和受到刺激的神經根的炎性水腫迅速消退,從而減輕或解除對神經根的刺激壓迫。另外,灸療的熱效應 一方面可促進藥物滲透到治療部位,產生快速止痛的效果;另一方面還能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環、 改善纖維環的營養,從而防止髓核的再脫出,因此解決了腰椎間盤突出的根本病因,能有效控制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復發。
1.胡某,女,32歲
患者于五年前在田間勞動,突然感覺腰部奇 痛,不能動彈,臥床休息3天后逐漸好轉。但以 后腰部疼痛在勞作或遇寒后經常反復發作。近日
因疼痛劇烈貼敷腰痛灸,當天疼痛即大幅緩解, 連續貼敷10天后,諸癥消失,至今未再復發。
2.楊某,男,30歲
三天前,搬家的時候因為用力過猛,腰部突 然出現刀割樣痛,牽引至大腿,伸展活動受限, 行走時必須用手撐著腰,呈間歇性跛行,不能久 站、難以躺下及翻身。在家附近的診所(太陽神 珍珠店)購買了腰痛灸回家試用了一貼,疼痛立 即緩解,很高興的接著使用了一個療程后癥狀全 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