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史上著名的白癡皇帝司馬衷十幾歲還不會玩女人。他爹晉武帝急了,這樣下去大晉江山靠誰延續?他想出一法,派才人謝玖手把手教司馬衰,終于玉成好事兒,不久,謝才人有了身孕,十月后產下一子司馬遹。
司馬遹小時很聰明,晉武帝非常喜歡他,常將他帶在身邊。有天宮內失火,晉武帝站在高臺上指揮滅火,三四歲的司馬遹趕緊將他拉到隱蔽處說:“宮殿失火,外面太亂,皇上萬乘之尊,千萬別暴露在混亂中。”晉武帝大為驚奇。
還有一次,晉武帝和司馬遹見到一頭大肥豬,司馬遹歪頭想了一會兒對晉武帝說:“這頭豬這么肥壯,再不殺就會浪費糧食了?!睍x武帝深以為然,摸著司馬遹的頭說:“有你在大晉江山可謂后繼有人!”
2
太熙元年(290)四月,晉武帝去世,白癡皇帝司馬衷繼位,封司馬遹為太子。正所謂“小時聰明,大時了了”,當上太子的司馬遹徹底變了,晉惠帝給他派出強大的輔佐團隊,想將他打造成帝國德才兼備的接班人,可是,皇后賈南風另有想法,一直想廢了司馬遹,立自己的兒子為皇太子,盡管她還沒有生皇子。賈南風專門為司馬遹挑選了一群“玩主”,天天陪著太子吃喝玩樂,想讓他玩成廢材。
司馬遹的母親謝才人出身于屠戶之家,司馬遹繼承外公家傳,練出一手絕活,隨手切塊肉,用手掂幾掂,就知幾斤幾兩,分毫不差。他在宮中開個市場,讓宮人們到外面進一些菜、面、肉、蛋,自己親自售賣,所得利潤,隨手賞賜給下人。他的開銷太大,每月正常供給五十萬緡不夠用,只好提前支取、寅吃卯糧。這人喜歡雕刻繪畫,沒事愛讓人在梁柱門窗上雕龍繪鳳,但是修墻翻頂之類的大工程,則要根據老黃歷,算明吉兇,方能動工。
太子洗馬江充給他提了五條意見,讓他更正:一是沒事兒時多到皇帝皇后那里省親,二是尊師敬賢,三是驅除奸邪小人閑雜人員,四是別在宮中搞市場經濟,五是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司馬遹將江充的話當放屁,一句也聽不進。舍人杜錫多次勸誡他,司馬遹有點生氣,聽說杜錫要來進言,讓人在椅子上放針,勸杜錫坐下講話,杜錫不備,一屁股坐在針上,疼得直叫,司馬遹見狀,忍不住縱聲大笑。
3
散騎常侍賈謐是皇后賈南風的娘家人,他與司馬遹年紀相近,又是中表親,因此常到宮玩,兩人下棋,互不相讓,爭得面紅耳赤,成都王司馬穎正好路過,便大聲喝斥賈謐,賈謐懷恨而去。
詹事裴權勸司馬遹,說賈謐是皇后娘家人,得跟他搞好關系,否則,太子之位不穩。司馬遹一聽賈謐兩字,氣不打一處來。原來,他看中賈南風妹子賈午的女兒,賈午死活不愿意,這事兒黃了。司馬遹聽說司徒王衍的大女兒長得非常漂亮,誰知被賈謐捷足先登,自己只好娶了王衍長得較丑的小女兒。
賈謐不停地到賈南風那里墊磚,說司馬遹不可靠,他常對人說,將來他當了皇帝,定滅了賈氏的門。賈南風倒吸一口冷氣,為了家族安全,為了自己將來的兒子能當皇帝,她決定跟司馬遹拼了。
4
她讓人假傳圣旨,說晉惠帝病了,讓司馬遹入宮探視。司馬遹來到宮內,沒見到父親,卻迎來一頓盛宴。這貨是酒鬼,見酒走不動,邊上還有兩位美人不停勸酒,時間不長便喝得酩酊大醉。這時過來兩人,讓他抄了兩份文件,暈頭轉向的他依葫蘆畫瓢胡寫一通交了上去,然后睡著了。
第二天,殿上鐘鼓齊鳴,晉惠帝升殿議事兒。眾臣到來齊,晉惠帝將司馬遹抄的兩份材料扔了下去,眾人拾起一看,第一份材料是要晉惠帝退位,第二份材料是要求母親謝玖和自己的長子發動宮變,強取帝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說什么好。
晉惠帝說,晉室不幸生此逆子,看來只有將他賜死。大臣裴頠出列奏道:“太子是國本,不可輕動,何況這兩份材料字跡潦草,不一定是太子手筆。”惠帝拿出太子之前的手跡,讓大家比對,大臣看了半天,也沒看出破綻,原來,這兩份材料是由書法圣手、大才子潘岳模仿太子字跡,補齊筆劃,誰也分不出真假。
皇帝要殺太子,大臣不讓,賈南風在幕后急得直蹦也沒辦法,大家吵吵嚷嚷好幾個時辰還沒結果,最后晉惠帝乾綱獨斷:太子悖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廢為庶人,送到金鏞城禁錮。之后,賈南風再次設計,誣稱司馬遹不安分,晉惠帝下令將司馬遹送到許昌禁錮。
5
賈南風還不收手,想要滅了司馬遹。這時朝中局勢發生變化,趙王司馬倫想滅了賈南風,迎回太子。手下謀士孫秀給他出主意說,你一向諂事賈氏,太子登基,你也跑不了。于今之計,先按兵不動,等賈氏害死司馬遹后再舉事不遲,司馬倫聽從了孫秀的建議。
賈南風派黃門孫慮到許昌謀害司馬遹。他讓司馬遹吃有毒的食物,司馬遹不吃,孫慮強迫司馬遹吃,司馬遹說要上廁所,孫慮跟到廁所,用藥杵從背后擊殺了司馬遹。
6
司馬遹是“皇三代”。按照歷史規律,王朝進入皇三代,就會發生潰爛,可是,晉朝比較特殊,由于第二個皇帝是個白癡,沒等到皇三代司馬遹登基,就亂成一鍋粥。
有人勸司馬遹發動宮變,囚禁賈南風,可他沒這個膽量。也難怪,生在深宮,不食人間煙火,天天與一幫奴才吹鼓手混在一起,又是在宮中開市場賣肉,又是做小生意,哪有那么大氣魄與境界干大事兒?他底子不錯,小時非常聰明,由于嚴重脫離社會,又被群小圍繞,長大后成了庸才遭人算計,提前為晉捐軀,也算死得其所,假若他有機會登基當皇帝,估計也是渾人一個,真是大晉的氣運與因果。原創不易,歡迎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