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參加語文考試的人都希望作文得高分。有人會問,考場作文有取勝的要訣嗎? 有的。那就是:1.耐心地審讀文題,2.精心地構思表達,3.小心地避免誤區。
你也許會說,這就是要訣嗎?
是的。考場作文是什么?是一個人在作了充分準備之后,在考場上獨立無助地進行的限時作文。此時,一切都靠自己的冷靜細致,靠自己對平時所積累的知能進行調動,而上面所說的三“心”,就從三個不同的層面確保這“調動”的順利進行。
(1)耐心地審讀文題
審題,是作文得分的第一關。
題目審讀清楚了,可以確保考場上心情的舒暢和寫作過程的順暢。為此,我們必須做到如下三點。
1)審題要有策略
這里所謂“策略”,是指對每一種題型都應該有審題方面的對策。這種對策好像線條比較粗,然而對每一種題型來講,它又是有針對性的,又是從題型的特點出發的。比如下面的六條策略,就起著審題方針的作用:
1.命題作文——記住,不管命題作文的形式多么復雜,你的眼睛要永遠盯著它的題目。在熟悉的題目面前不要激動,不要以為它就是你做過的“原題”;在生疏的題目面前不要緊張,不要以為你的心目中就沒有它的影子。
2.半命題作文——做好半命題作文的關鍵在補題。補題最好以寫“我”為中心,以內容“熟”為重點,以立意“新”為前提,以口子“小”為上策。總之一句話:要想方設法,揚長避短,把一個半命題變成就像是自己命的一個題。
3.看圖作文——要學會讀圖。當圖映入你的眼簾,你應該馬上有這樣的意識:呵,這一幅圖是一個故事;呵,這一幅圖是一篇說明文;呵,這一幅圖是一篇寓言;呵,這一幅圖是一個比喻……于是,你便可以就像材料作文、就像命題作文、就像自由命題作文一樣開始寫作。4.材料作文——要做到“讀、析、想”。讀,就是認真閱讀材料,吃透寫作要求;析,就是分析材料內容,理解材料的作用;想,就是由材料聯想到其他內容,由材料聯想到行文步驟;在此后的寫作中,還要嚴防失誤。
5.話題作文——見到作文的話題,首先要看對話題熟悉的程度,接著要迅速展開聯想,從自己的生活中、從已做過的作文中找到能夠緊扣話題的材料,并大致“規劃”寫作的角度,再擬一個恰切的文題,用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進行寫作。要知道,只要是與話題有關的作文,不論寫什么,不論用什么樣的方法寫,不論運用什么樣的體裁,首先都是符合題目要求的。6.選題作文——在選題作文面前不要因為作文題多而慌張。要知道你最后只會選定一個文題進行作文如果選中了半命題,就按半命題作文的方法去應對,如果選中了話題作文,就按話題作文的方法去應對……要注意的倒是第一步——把“選擇作文題”的工作做得好上加好,千萬不要寫到中途又換題。
2)審題力求精細
審題要力求精細,是說審題時不要浮光掠影,以為將文題看懂了就能動筆作文了。 審題要力求精細,包括兩個方面的要求。
第一,審題要準確。為了做到審題準確,我們應該:
1.認真讀題,一字不漏。
對于題目,應從頭至尾反復領會、研讀,不得忽略一處。要審讀的內容包括:
①文題的大、小 、寬、窄、虛、實、顯、隱。
②看題目中有沒有點示主題的字詞。
③看題目中有沒有點示重點的語言標志。
④揣摩題目中的標點或其它符號及其含義。
⑤看題目中有沒有副標題,考慮其作用是什么。
⑥審看各種寫作要求與限制。
2.認真品析,咬文嚼字。
①注意品析字詞的含義。
如“媽媽,我長大了”這個文題,就要注意對“長大”的理解。如果說能夠寓理于事,從不同的角度寫出正處于花季年齡的初中生成長中的追求、向往、煩惱和困惑,以及對人生的初步認識,寫出人生中的各種各樣的責任感已經在心中出現,那么,這樣的思考就是準確地把握了文題的含義。
②注意揣摩修飾語的作用。
如“我想讓更這個文題中,一個“更”字很值得注意。它告訴我們,作文中需要有那么一點兒對比,有那么一點兒層進,有那么一點兒變化……,它意味著既要寫好“以前”,也要涉及“以后”,意味著在你有了某段親身經歷后,你又產生了一種善良而美好的愿望,你又有了新的思路與方向。如果忽視了對“更”的品析,就只能寫出“我想讓……怎么樣”的文章,而這樣的文章絕對與題目的考查意圖相去甚遠。
③注意題目中的限制。
如這樣一個題目:每位考生都有自己生活的家鄉,養育自己的父母,教導自己的老師,學習成長的集體(學校、班級、小組)。請你從中選擇一個方面,把題目“我愛我的”填寫完整,寫一篇記敘文。這個題目中,“從中選擇一個方面”就是在對考生在進行限制,命令考生不要寫到“除此以外”的方方面面去。此時一定不要越軌,不要自出心裁,一定要在限制之內做文章。
④注意題目所暗示的取材方向。
如這樣一個題目:在初中生活的成長道路上,你可能曾經做過傻事,或遇到過失敗,或有過后悔,或流下傷心的淚……但正是這些經歷,使你逐步增長了知識,感受了人生,獲得了啟迪,體驗了純真……根據括號中對選材、立意的提示,將題目“告訴我”(過錯、挫折、失敗、懊悔、眼淚……)補充完整,寫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這個題目沒有明說要取用什么樣的材料,但字里行間暗示出了取材的方向,那就是要從不愉快的角度、從挫折的角度、從傷心的角度去取材,通過此類材料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體驗與感悟,你千萬不可寫成“春天告訴我”、“友誼告訴我”之類帶歡樂之情的文章,一般地也不要寫成“爸爸告訴我”、“媽媽告訴我”這樣的內容趨向不明確的文章。
⑤注意“要求”或“導語”中的隱含信息。
千萬不要以為做考場作文只看作文題就行了,其實有很多的奧妙在作文題中的“要求”及“引導語”之中。審題時一要注意題目“要求”中的“警告性信息”,二要注意題目“引導語”中的“暗示性信息”。對它們多一點關注,它們就多給你一點回報。
每一個中考作文題,不論其題型如何,都有周密具體的寫作要求。這些“要求”透露出來的,大多是“警告性信息”,它們的作用,是提醒考生防止“技術犯規”,保護考生“少失分”。這些“警告性信息”中較為重要的,是要求考生一定要注意保密。
中考作文卷中最容易透露考生的真實姓名、校名,或者讓人從真實的地名中猜測到校名。因此,中考作文題的“要求”中隨時注意提醒考生對此予以充分的注意,如“不要出現真實人名、校名”,如“凡涉及真實校名、人名、地名,一律用代替”等等,都是甚為嚴格的要求。考生如果忽略了這些規定中所隱含的“扣分”信息,往往會在不經意之中丟失寶貴的分數。
另外,題目中關于要注意字數、要規范地書寫、標點要占格、要把文題補充完整以及如何運用文題所提供的材料、圖畫等,也都作了說明,在審題中均應予以注意。
下面請讀一個中考作文題,根據以上述提示,看看自己能從題中發現什么:
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常使我們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你一定會有這樣的經歷和見聞,對這些道理也會有自己的認識。請以“做人要 ”為內容,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
要求:①必須從以下10個詞語中選擇一個詞語,與上面題干中“做人要”組成一句話(如“做人要誠實”)作為文章的中心或論點。這10個詞語是:誠實、真誠、守信、寬容、正直、尊重他人、有責任感、有孝心、有主見、有合作精神。②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如果寫記敘文,必須寫一件具體的事情來表現中心,要有真情實感,不得少于600字;如果寫議論文,要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來闡明一個論點,不得少于500字。③不得出現真實校名、地名和人名。否則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