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僅花費170萬拍攝的《心迷宮》在上映后贏得了良好口碑,證明小成本影片也能散發出巨大能量。其實在院線邊緣甚至更為遙遠的地下,還有大量的好電影等待發掘。今天,不散小隊就為大家推薦這10部國產電影冷門佳作,他們在豆瓣上的評價人數幾乎都不足一千,但每一部都充滿驚喜!
1.《云的南方》導演:朱文
★第54屆柏林電影節 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
★第7屆上海電影節亞洲新人獎 最佳導演
大多數人熟悉朱文,應該是他小說作家的身份,其實他還是一個電影導演。只不過,他的作品《海鮮》、《小東西》至今為止都難得一見。《云的南方》算是他唯一一部體制內的電影,影片中主人公在年輕時錯過了去云南工作的機會,終于在退休后來到了這片曾經念想過的土地,然而卻陰差陽錯被誤認為賣淫嫖娼抓進派出所,本來追憶似水年華的旅程也演變成一場鬧劇。朱文的電影富有十足的文學氣息,并不追求生活的真實,而關于瀘沽湖的一場唯美夢境更為影片蒙上浪漫的詩意。
2.《結果》導演:章明
★入圍第56屆柏林電影節 國際新電影論壇單元
從處女作《巫山云雨》開始,章明的作品就貼上了強烈的作者風格:喜歡分段敘事、符號和其他形式的象征等等。這部《結果》同樣有非常巧妙的結構:一個陌生男人來到海邊,尋找一位叫李崇高的男子,卻遇上了另一個也在尋找李崇高的女人。神秘男子走掉,女人繼續尋找,又遇到了另一個尋找李崇高的男人。兩段故事相互對應又有不同,在尋找這個戈多式的人物的過程中,每個人也在尋找不同的出路和結果。
3.《公園》導演:尹麗川
★第56屆曼海姆-海德堡電影節 國際電影評論大獎
第一季的《奇葩說》里有集辯題是“催婚是愛還是變態”,節目中范湉湉講到自己的經歷,“爸爸在我三十歲前從沒催過結婚,可忽然有天爸爸說‘ 以后我自己走了誰來照顧你 ’,我一下就淚崩了。”《公園》講的也是這么一個主題,退休的父親希望通過公園征婚為女兒找到歸宿,卻擾亂了女兒的生活,反而萌生了為父親找老伴的念頭,父女之間的隔閡逐步加深。影片里的角色與當下中國社會多數家庭都有共通性,女導演對于情感處理也算細膩,比如父女在飯桌前相對無言的尷尬,有點《飲食男女》的感覺。
4.《青年》導演:耿軍
★入圍第4屆羅馬電影節 主競賽單元
★入圍第5屆中國獨立影像展 劇情片競賽單元
去年的金馬獎最佳短片,頒發給了內陸導演耿軍的《錘子鐮刀都休息》,其實他的幾部長片更加值得推薦。在《青年》里,導演用極少的制作勾勒出一幅粗糲且生猛的五線城市青年的殘酷青春群像:越來越多的青年離開城鎮尋求發展,卻鮮有人去關注留下的那一撥依舊在茫然地長大。如同卡車上拉走的馬,原本自由的靈魂失去用武之地,只能在街道上困惑的注視著。不同于《煎餅俠》《夏洛特煩惱》等小品電影對東北段子的廉價消費,耿軍的臺詞以極其生活流的方式呈現,嬉笑之后更有悲劇的思考。
5.《碧羅雪山》導演:劉杰
★第13屆上海電影節 評委會大獎、最佳導演
一個信仰熊的部落,受到熊的攻擊,政府和祖宗都拒絕捕殺,只對受傷的村民進行賠償,最后不得不讓村民搬離原先的居住地。劉杰導演很多題材都在關注飛速發展的社會下司法體制相對滯后引發的問題,在《碧羅雪山》里借由婚姻與圖騰崇拜,牽扯出更多新舊傳統的沖突。更可貴的是,電影本來是當地政府出資拍攝的命題作文,劉杰導演為劇本增加了戲劇性的成分,同時避免掉過于主旋律以及審查上的困難。而對于這些沖突,導演并不急于在結尾給出一個明確答案,更多的是留給觀眾的開放性解讀。
6.《老驢頭》導演:李睿珺
★第7屆中國獨立影像展 年度大獎
《老驢頭》簡單講述了一個老無所依的故事,兒女外出打工,祖墳即將被沙漠掩埋,村政府強行霸占土地,而處理這一切的只有老頭,和一只毛驢。這個看似殘酷的故事,卻是大西北村莊晚年生活的真實縮影。為了不讓祖墳被沙化,老驢頭獨自挖地種草;當政府的拖拉機強行征地,他更是躺在地上以死抗爭。生命、傳統、人心似乎都要被沙漠吞噬,這種危機感也在導演的作品里被反復表達。他即將上映的新作《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依舊關注的是工業高速發展下游牧民族的消亡,感興趣的也別忘了去支持!
7.《太陽總在左邊》導演:松太加
★第30屆溫哥華國際電影節 龍虎獎
每年不知道有多少人奔赴西藏,在雪山前假裝虔誠的自拍,配上“朝圣之路,我來了”之類的文字發在朋友圈,然后在人生夢想的列表上畫一個圈。西藏確實已經被過分符號化和浪漫化了,就像《轉山》里的男主角,一路騎行征服過困難遇見過美景,然后就治愈了失去親人的痛苦。《太陽總在左邊》里幾乎沒有什么壯闊的風景,取而代之的是導演對生命與救贖的哲思,借由贖罪男子與孤獨老人的遭遇講述出來,也傳達了藏文化面對生死的真實態度,非常喜歡這樣心平氣和、沒有企圖的敘述方式。
8.《唐皇游地府》導演:李珞
★第31屆溫哥華國際電影節 龍虎獎
★第10屆中國獨立影像展 年度大獎
敢想敢玩的一部電影!中國社會現狀為魔幻現實主義積累了土壤,但在影像作品中卻很少有此類風格出現。李珞這部片好好玩了把古典名著的穿越戲,將《西游記》中“唐皇游地府”這幾章用現代故事重新演繹,看上去卻并沒有違和的感覺。全片黑白影像搭配長鏡頭,小人書形式的講述也很抓人。一旦接受了這個設定,各種借古諷今暗喻現實官場勾結,影射出光怪陸離的社會現狀,非常有趣味!“看的時候會產生懷疑,開始你會不相信,但是隨著劇情你又不得不相信它,我就是想追求在這兩種之間的狀態。”這是導演希望達到的效果,不管怎么說,它對于當下電影圈疲乏的創作環境都算是一次值得鼓勵的嘗試!
9.《女導演》導演:楊明明
★第4屆杭州亞洲青年影展 青年短片競賽單元觀眾獎
★入圍第9屆中國獨立影像展 短片十佳單元
看之前就知道這是部生猛的影像作品,果然不負期待。導演用偽紀錄片的形式講述了她和好友拍攝一部記錄自己生活電影的故事。在拍攝過程中,才發現好友竟然做了小三,關于小短、做愛、為戶口賣X等等限制級的情節撲面而來。兩個女文青不只是口無遮攔,同時還一起討論詩歌與散文、靈魂與愛情,雖然知道是設計好的劇情,但還是會讓觀眾誤以為真。看到最后竟然還有些對青春易逝的傷感。兩個姑娘都挺好看,導演的微博以前叫@明明在沙羅雙樹間,是河瀨直美的粉絲,對于她未來作品也是相當期待啊!
10.《黑處有什么》導演:王一淳
★第9屆FIRST青年電影展 最佳導演
不少人會拿它與《殺人回憶》作比較,這種模仿其實并沒什么不好。同樣地,《黑處有什么》從一起奸殺案入手,兩個警察破案以為抓到了真兇,兇手卻依然逍遙法外。雖然是導演處女作,卻用十年時間完成這個劇本,不少細節都做的很扎實。影片用諸多懷舊符號堆積出90年度初的時代背景,并賦予黑暗壓抑的氛圍。警察與女兒的關系也是另一條主線,將少女的成長與奸殺案件緊密結合,青春期的暗潮涌動得以精準表達。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