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關注,訂閱雷科技]
說到SSD固態硬盤,如果是DIY發燒友就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固態硬盤在問世之初就以絕對的速度優勢在性能上碾壓了傳統的機械硬盤。尤其是SSD固態硬盤動輒400-500MB的連續讀寫速度更是遠遠地甩開了傳統機械硬盤。
固態硬盤因為采用了閃存作為存儲介質,省卻了機械硬盤中大量的機械結構,比如磁頭、馬達等,所以其讀寫性能大幅提升。近幾年,隨著SSD固態硬盤的價格不斷下跌,越來越多的筆記本電腦和DIY臺式機配備了SSD。但同樣是SSD,性能也有高低之分,而且SSD之間的這種性能差異往往比機械硬盤更大。如何選擇SSD還真有很多講究,小雷(微信ID:leitech)今天就來給各位機友分享下選購SSD時有哪些雷區。
許多比較土豪的機友在選擇SSD時都會偏愛大容量的,這個原則沒什么問題,畢竟大容量用的舒心,但處于同一容量級別的某些SSD并非容量越大越好。舉個例子:不少機友在選擇500GB這一級別的SSD時都看到了480GB 500GB和512GB三種不同的容量,在價格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很多機友都毫不猶豫的選擇了512GB的,覺得購買大容量肯定不會吃虧。
其實,512GB未必是最好的選擇,因為閃存是有讀寫壽命的,SSD在長時間使用后,數據有可能會出錯,為了保證數據安全,許多廠商在制造SSD時都會留有一定的空白冗余空間,以便在SSD局部出錯的情況下依然能夠正常讀寫。機友們看到的那些容量為500GB或者480GB的SSD就分別12GB和32GB的空白冗余空間,這些冗余的空間雖然平時無法使用,但在關鍵時刻就能挽救數據。所以冗余越大,SSD容錯能力就越強,數據安全性也就越高。
閃存芯片是SSD的存儲介質,也是SSD高速讀寫的保障,上文已經提到閃存是有使用壽命的,速度也是有差別的。不同的閃存類型壽命和速度都有較大的差異。市面上主流的閃存分為SLC、MLC和TLC三種:
通過上面的表格對比我們可以發現,性能和使用壽命最好的是SLC閃存,但由于其成本高昂,目前在民用級SSD中已基本絕跡,只有少數企業級SSD在使用。而MLC閃存在各方面都比較均衡,成本適中,壽命也不錯,讀寫速度不比SLC慢多少,目前各大品牌的旗艦SSD大多采用MLC閃存。而TLC則因為其成本低廉在入門級SSD中被廣泛采用。但其性能較差,壽命也非常有限。小雷推薦在預算充足的情況下盡量選擇MLC閃存的SSD。
主控芯片相當于SSD的大腦,大腦運轉的越快,SSD的性能自然越好。決定主控芯片性能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可以參考頻率、通道數量以及核心數量和架構等。一般比較高端的SSD主控芯片有三星的MGX和馬威爾的88SS9189。以馬威爾的88SS9189為例,其采用雙核架構,運行頻率為400MHz,擁有8條閃存通道,非壓縮算法。而比較低端的JMicron JMF667H主控則采用了單核ARM9架構,頻率為246MHz,閃存通道數量也僅僅為4個。小雷(微信ID:leitech)推薦盡量選擇高端的主控芯片。
說到硬盤的接口,大家首先想到的是SATA接口,它也是目前最主流的硬盤接口。但是對于SSD而言,SATA接口并非最理想的選擇,因為SATA接口本身是機械硬盤時代的產物,其最大600MB/S的傳輸速度遠遠不能發揮出SSD的全部性能。
目前,比SATA更快的接口有PCI-E接口和M.2接口。這兩種接口都走的是PCI-E總線。現在最快的PCI-E3,0X4接口最大理論速度可達3.2GB/S,這樣的速度整整是SATA接口的五倍有多。目前頂級的PCI-E接口SSD有Intel出品的750系列和三星的960Pro系列,兩者都代表了如今民用級SSD的最高水準。讀取速度都超過2GB/S寫入速度也超過1.5GB/S。但相應的,售價也十分感人。
這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M.2接口,因為事實上M.2接口被分為兩種,分別是Socket2和Socket3。兩者分別對應的物理接口形態為B Key和M Key。部分M.2 SSD采用的是Socket2 B Key接口,走的仍然是傳統的SATA總線,因此這類M.2接口的SSD其讀寫速度和普通SATA接口的SSD沒有任何區別,最高仍為600MB/S。而真正走PCI-E總線的是全速的Socket3 M Key接口。這類SSD可以達到全速3.2GB/S。
主流機械硬盤和SATA固態硬盤采用的是AHCI傳輸協議,這種傳輸協議與SATA接口配合完全夠用,畢竟SATA接口速度本來就有限。但隨著PCI-E接口的SSD問世,AHCI傳輸協議就成為了瓶頸,它嚴重限制了SSD的4K讀寫性能。在這種情況下,全新的NVMe協議問世了,它專門針對全新的PCI-E固態硬盤而開發。相比傳統的AHCI協議,NVMe協議的延遲大幅降低了50%。同時NVMe協議支持更大的數據吞吐量,吞吐速度也遠超AHCI協議。這兩個優勢使得采用NVMe協議的固態硬盤擁有更快的4K數據讀寫性能。于此同時,NVMe協議的SSD功耗也更低。
以上的這些都是在選購SSD時比較容易踩到的雷區。通常來說,廠商只會宣傳他們的SSD速度快,容量大。對于一些比較敏感的關鍵參數,要么含糊其辭,要么選擇性忽略,很容易踩雷,就連各位老司機也難免會有翻車的時候。所以各位在選擇固態硬盤時一定要注意上文小雷(微信ID:leitech)提到的幾個關鍵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