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票房俱佳的開年大片
信仰的力量究竟有多強?
一個士兵的價值究竟該用什么衡量?
《血戰鋼鋸嶺》或許會給你不一樣的答案。
血戰鋼鋸嶺
點擊播放
《血戰鋼鋸嶺》改編自二戰期間的真實事件
影片主角戴斯蒙德·道斯
也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
僅靠雙手搭救了75位傷員
事情是這樣的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
作為邪惡軸心重要成員的日本
其囂張態勢已成強弩之末。
是年,決定戰局走向的沖繩島戰役拉開序幕
成千上萬斗志昂揚的美國大兵被派往沖繩
等待他們的則是日軍重兵防守的鋼鋸嶺
那年道斯服兵役入伍
去戰場并不是為了戰斗和殺人
而是成為1名軍醫 守護戰場上的人
不巧的是 他被編入步槍連隊
受兒時事故的影響
和殺人是最惡劣罪行的基督信仰
他拒絕了持槍上戰場
當兵的戰士上前線不拿槍打仗
在軍隊里就像個笑話
道斯一貫堅持的價值觀
在士兵圈里受到極大的挑戰
所有人視他如瘋子
作為一個孤獨的信仰堅守者
他因反抗上級命令被送上了軍事法庭
然而他的堅定
起到了化學作用
他被允許作為一名不需持槍的軍醫
隨軍前往鋼鋸嶺
鋼鋸嶺是沖繩島上的一個山包
攻下山包對占領沖繩島意義重大
美軍在此遭遇了日軍的殊死抵抗
先去的部隊幾乎全軍覆滅
道斯所在的部隊
迎來了和日軍的正面較量
美國大兵們用槍支和肉體
抵抗著來自日軍的槍林彈雨
道斯用他瘦如竹竿的身體
躲過炮火和子彈穿梭在遍野的尸體上
用一劑嗎啡和一根止血帶
救助1位位倒下的戰友
日本人的炮火投射到了懸崖邊緣
美軍不敵攻擊全軍撤退
一路上道斯依稀看到尸堆中喘息的戰友
他們眼里充滿恐懼和痛苦
他想帶他們回家
道斯把黑夜和硝煙作為掩護
獨自一人徒手將一個個險些被錯過的生命
運送到懸崖下方
信仰讓他救一個再救一個
這一晚懸崖下方駐守的士兵
接下了75位傷員
其中還包括受傷的日本人
原本已收到放棄守住鋼鋸嶺通知的軍官
看到一車又一車被運送回來的士兵
再次組織軍隊 回到戰場 攻打日軍
勝利占領鋼鋸嶺
沒有一桿槍沒有殺掉一個人
道斯用他血肉模糊的雙手
不放棄不拋棄
救下了那些曾經嘲笑/毆打過他的戰友
他也受到了全軍的尊敬
成為士兵們的信仰
殺人是最重的罪
奪走另一個人的生命
在上帝眼中是最惡劣的罪行
也是最讓他難過的
——基督信條
如果不堅守自己的信仰
不知道怎么才能活著
——戴斯蒙德·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