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魔方基因FM
第19期
聲音來自:23魔方咨詢師 冠傑
來自23魔方
共1870字 戳此↑↑↑ 6 分鐘聽完
2型糖尿病是今天全球面臨的最嚴重、最危急的健康問題之一。目前,全世界約4.15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超過90%屬于2型糖尿病,另有3.18 億成年人處于高風險狀態,每11個人就有一個患糖尿病的。這些問題的罪魁禍首就是游離糖攝入過量,游離糖就是食品中添加的白砂糖、冰糖、紅糖等,不包括淀粉像水果,米飯,紅薯中含有的。
如果擔心糖尿病找上門,那你得先知道自己每天吃了多少糖。
現在做個小的計算:回想一下今天攝入的糖,拿筆記下來。
我們可以粗略計算一下這些食物中含了多少糖:
500ml的可樂,含糖53克,相當于13塊方糖;
100克蛋糕,含糖64克,相當于16塊方糖;
1片奧利奧,含糖16克,相當于4塊方糖;
其余的我在下面列了個圖,可供參考。
有答案了嗎,是不是超過40克了?根據調查中國平均每人每天大約攝入了40~50克糖,而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是22.5~27.5克,也就是說我們每天都至少多攝入了一倍的糖。那這些糖會不會導致2型糖尿病呢?有人跟你同樣好奇,所以拿自己做了實驗。
“糖”有毒嗎?
澳大利亞一位叫戴蒙的人,決定拿自己當小白鼠,并且招募了一群專家來幫他完成實驗。
按科學家的要求在為期60天的實驗中,戴蒙保持和以前同樣的運動量,但每天至少多攝入40勺糖,而且這些糖的來源看上去還得是健康的,比如來自低脂牛奶、谷物、五谷棒、果汁、運動飲料和各種各樣的調味品。
這樣下去60天后發現,他的體重增加了17斤,肚子上驚現了10cm厚的「游泳圈」。戴蒙表示這樣的飲食讓他失去了飽腹感,一段時間后精力驟然下降,情緒和認知功能受到極大的影響。并且科學家們還在他身上發現了2型糖尿病的前兆。
根據調查全球每天有17億人會買可樂,每秒大約就能售出19,400瓶,這些人每天糖的攝入量都至少超標了一倍。這就相當于拿自己當小白鼠做戴蒙做的事,讓糖有機會不斷地攻擊你。
愛吃甜食的人往往飽腹感比較弱,飯前飯后都會控制不住的一直往嘴里塞東西,原因就是糖。大腦會分泌一種叫“瘦素”的激素來告訴身體已經吃夠了,而糖讓大腦不能識別“瘦素”,以為自己還“餓著”,就會吃更多。
而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 瓦解身體調節糖的核心系統「胰腺」。
胰腺是產生 抗糖 核心部隊 胰島素的基地,一般來說胰腺是可以分泌足夠的胰島素對抗糖的,但當糖太多的時候,胰腺會因為長時間工作超出負荷而被累死,進而無法調節血糖導致了2型糖尿病。對于2型糖尿病遺傳風險便高的人來說,胰島素能夠承受的最大負荷比其他人還要小一些。
比如在10號染色體 ,TCF7L2基因上的位點rs7903146,發生由C->T的變異,會導致胰島素分泌減少。
而11號染色體,KCNQ1基因上的位點rs2237892,發生T->C 的變異,會降低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因此同樣量的糖,對這些人的攻擊比一般人來的更猛,所以對這些人來說更需要學會選擇糖。那么如何選擇糖?
打開糖的正確方式
你我的祖先在農耕文明以前就知道“甜”代表著能量,多吃甜的東西能幫助他們活下去,所以人對糖的喜愛是來自基因深處的,吃糖歷史悠久,但是糖尿病是近幾十年發現,近幾年才爆發的。所以在吃糖問題上我們可能需要學習一下古人。那個時候水果、薯類是糖的主要來源,也沒有那么多添加游離糖的食物,所以不存在游離糖過量的情況。
但是現在就不是這樣了,前段時間美國的調查研究發現市面上有80%的食物都有添加糖,比如說喝的飲料、吃的零食、甚至你以為是咸的辣的食物也有糖:像辣條、泡腳鳳爪、老干媽。
所以,去超市選食物的時候建議先看看營養成分。不是說完全不買那些含糖高的食品,而是讓自己知道買了以后每天能吃多少。比如說你今天已經吃了一塊蛋糕,那巧克力就第二天再吃;比如說你做了一份沙拉放了很多番茄醬,那就別再喝果汁飲料了……
對于一些已經對甜食上癮的人,可能完全戒掉甜品零食比較困難,但可以給自己制定一個計劃。比如你現在一天3頓都要吃甜食,那可以先換成1天1次,習慣之后再2天1次、3天1次、1星期1次,直到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其實對糖的欲望也沒那么強烈了。
我們無法克服千百萬年來基因帶給我們對糖的熱愛,但我們可以讓自己與糖和平共處,回到那個時候鳥語花香,你采果實、我挖菜的年代。
#參考資料#
1.That Sugar Film2014http://www.iqiyi.com/w_19rt7anzzx.html
2. 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糖尿病概覽第7版
最后還有一個重要提示
23魔方母親節大促正在進行中
詳情可以點擊頭條了解
優惠券直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