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就是最適合窩在沙發上看電影的季節。
天兒好,太熱太曬,不適合出去,天兒不好,剛還用問嗎?
正巧,最近剛擼了一部逼格頗高的新片,給大家講講— —
豆瓣本周口碑榜Top1
爛番茄新鮮度94%
Metacritic專業評分也維持在88分
導演阿基·考里斯馬基,國寶級電影大師,歐洲各大電影節的獎杯殺手,是芬蘭唯一一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導演。
芬蘭三部曲——《浮云世事》、《沒有過去的男人》、《薄暮之光》皆出自他手。
其中,《沒有過去的男人》獲得第5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提名。
《薄暮之光》,獲得第5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
包括這部《希望的另一面》,也在今年年初入圍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阿基·考里斯馬基還憑此奪得銀熊獎最佳導演獎。
還是導演一貫的招牌風格,底層人物+冷幽默,融合音樂、煙酒、面癱、狗等敘事元素。
網友管這叫阿基配方,又喪又暖。
影片前半段,導演分別講了兩個小故事:
一個名叫哈里德的敘利亞難民,在戰爭中失去家和親人,躲在運煤船上,從戰亂的家鄉來到異國避難。
背著一個背包,身無分文,灰頭土臉,十分狼狽。
他渴望得到芬蘭政府的庇護,卻被對方以難民太多,他不需要保護為由拒之門外。
為了留在芬蘭,他偷偷從收容所跑出來,四處躲藏。
餓著肚子,睡在垃圾旁,還時不時被醉漢、地痞欺負。
另一個呢,是遭遇中年危機的大叔維克斯特倫。
才和妻子離完婚的他,被凈身出戶,重新過起了一個人的生活。
服裝生意不好經營,走投無路的他跑到賭場碰運氣,意外發了一筆橫財。
他用這筆錢,買下間餐廳,當起了老板。
一天,大叔出去倒垃圾,發現哈里德睡在自己飯店門口,由此,故事的兩個主人公開始產生交集。
導演關注底層人物,這一次,又將目光放在了難民身上。
導演并未過多展示難民悲慘的遭遇,而是以一種冷幽默的風格,從側面隱隱流露。
維克斯特倫表面看著冷,其實心里是暖的,發現員工偷偷收留了一只流浪狗,嘴上嚷嚷著把它趕出去,卻總是沒有行動過。
對哈里德也是一樣,在了解到他的悲慘遭遇后,立刻給他提供了工作和住的地方。
警察突擊檢查,和店里人聯合作戰,把哈里德偷偷藏起來。
之后又找人給他做了假身份證,好幫他暫時安頓下來。
哈哈,做假證這個事兒也是很國際化的。
不得不說,餐館這段簡直是片中最好玩的地方。
有個員工提前預支工資,老板說讓他不要跟其他人提起這件事。
剛一出門,就悄悄暗示其他員工......
老板前腳剛給哈里德生活費,緊接著又覺得自己給多了,抽回一張,說這是稅。
幾個人瞅著生意冷淡,一合計把餐廳改成了日式料理店。
做壽司時,大把大把往上抹芥末,也是有夠生猛。
因為導演對數字電影非常抵觸,所以《希望的另一面》是用膠片拍攝,據說拍攝現場只安裝了100瓦的燈泡。
卻意外使影片帶著一種簡潔、復古的感覺。
配上演員生動的表情,基本上隨便一截,就很有油畫的感覺。
加之音樂、啤酒元素的融合,更加淡化了戰亂帶來的悲慘面。
哈里德心煩的時候,拉著朋友去喝啤酒,流浪的時候,聽路邊歌手演唱,甚至在夜晚為大家彈琴。
片中有句對白說:人們時運不濟的時候愛喝酒,日子好過時更愛喝。
毫無疑問,酒和音樂,是遠離家鄉的人派遣孤獨,最喜歡的一種方式。
今年年初,特朗普簽署“禁穆令”,禁止難民和西亞北非七國公民入境,甚至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推銷員》導演阿斯哈·法哈蒂也因為禁穆令拒絕出席頒獎禮。
比戰爭造成的創傷,其實更令人心寒的,是失去家園之后,仍然找不到一處溫情的所在。
印象很深的一幕,是哈里德和朋友交談的一幕場景。
哈里德說朋友看起來很樂觀,朋友說,悲傷的人會首當其沖被送回去,正是我的鄙俗讓我免于一難。
越是離亂的時期,越是能淬煉出人們最剛硬的一面。
絕望的下一秒,就是希望在揚帆起航。
聽說評論區撩影哥的,都找到了對象,
撩完別忘點z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