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國最酷的女人,被窮小子寵成公主:最好的愛和婚姻,都有這個特質
點擊觀看專訪:十點x李銀河
人生3萬天,她一直在守護愛
年輕人中流傳著一句玩笑話:真愛就像鬼一樣,從來只有聽過,卻從未遇見過。生活節奏快,負面消息多,讓越來越多人不敢愛、不懂愛、也不再相信愛。李銀河在《李銀河說愛情》的書里寫道:“人生在世,只要渴望愛情,你碰上真愛的機會就還在。”其實愛情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發現它并擁有它,會讓人生更快樂和完整。所以,一心追愛的李銀河,遇見了那個一直在尋尋覓覓的王小波。李銀河大學畢業后,在國務院政研室工作,經常發表文章在《人民日報》上,已經頗有名氣。用王小波的話說,就是“她當時是全國關心政治的青年的偶像,每天寄來的讀者來信要用麻袋裝。”如果按照世俗的標準,這兩個人是絕對不可能走在一起的。有一陣子,王小波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說《綠毛水怪》,在京城的文學青年中廣為流傳。這份手稿正好傳閱到了李銀河的手上,她被書中的故事深深打動了,迫切地希望能見到作者。 與王小波初次相見后,李銀河并沒有放在心上,因為王小波長得并不好看。但是王小波卻頗為心動,他被眼前這位有才情,又個性的女孩吸引了。李銀河回憶時說:“小波這個人浪漫到骨子里,所以他才能對所有世俗所謂的條件不屑一顧,直截了當地憑直覺追求我。”王小波一直借著探討文學的借口三天兩頭往李銀河的單位跑,每次兩人都聊得酣暢淋漓,某個時機王小波順便表了白。為了追求心上人,王小波是花了心思的,寫了無數的情詩送給李銀河。五線譜是偶然來的,你也是偶然來的。不過我給你的信值得寫在五線譜里呢。但愿我和你,是一只唱不完的歌。我和你就好像兩個小孩,圍著一個神秘的果醬罐,一點一點的嘗它,看看里面有多甜。”
這樣的情話王小波說了太多,因為沒有任何人比李銀河更值得說出這些情話。身份懸殊的兩個人就這樣走到了一起,李銀河把這段戀情描述成“男版灰姑娘”的故事。愛情的起點,是發現那個最耀眼的人后,努力讓自己變亮,然后奮勇直追。很多人在愛情火苗還沒有點燃時,就先放棄了,追求真愛,恰恰成為了稀缺品。兩個人結婚之后,很少操心柴米油鹽的生活,大部分心思都在討論文學。“他們二人在自己的世界里過著極其豐富,極其高尚的精神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練就了喝風屙煙的本事。”婚后不久,李銀河打算去美國攻讀博士,王小波決心去陪讀。兩人生活靠著李銀河的獎金學過得很拮據,但并不影響他們想要去實現看世界的夢想。李銀河當餐廳服務員,王小波在后廚刷盤子,攢了錢后兩人便開始了追夢之旅。雖然旅途很辛苦,但是他們卻自得其樂,享受著沿途的風光,猶如神仙眷侶。李銀河有王小波所崇敬的思想和個性,王小波也有李銀河所愛慕的才華和浪漫。兩人雖然身份懸殊,但依然拋開世俗觀念,果斷追求真愛。李銀河在新書《活過、愛過、寫過》中說:“我們始終相愛,都把對對方的浪漫愛情保持了終身。”當兩顆自由的靈魂相撞,他們終于找到了能攜手一生,共同追尋理想生活的伴侶。多少人總是感嘆難遇真愛,但是又有多少人能放下雜念,勇敢去愛呢?其實所謂的真愛不是物質上的匹配,而是精神上的門當戶對。兩人雖然家境相當,但是一個是屈服于傳統思維的男人,另一個則是有小資產階級情調的女孩,兩個人最終分手。遇見王小波后,兩人就決定要過一種“長久的、豐富的精神生活”,未來的生活只需要有他們倆就夠了。在那個保守的年代,婚姻的目的就是為了傳宗接代,而李銀河和王小波的丁克生活絕對是特立獨行。當有人問李銀河,和王小波沒有孩子會不會后悔,李銀河說: “我和小波不是為了一個目的結婚的,而是就喜歡在一起。選擇和自由是我生活的主要原則。”其實真愛并非是相互妥協和隱忍,而是一種互通和相互成全。在美國念書時,李銀河曾翻譯了一本書叫《人類性行為》,在仔細研讀了這本書后,她就萌發了對性社會學的興趣。但是那個性壓抑的年代,性被視為骯臟的東西,是根本上不了臺面的學科。極少有人會愿意自己的伴侶去研究“性”,無論是思想還是面子,都很難讓人接受。但是唯有王小波,他一直支持敬重李銀河的研究,就像當初李銀河全力支持他寫作一樣。對于李銀河的研究,王小波不僅是第一讀者,他甚至還經常幫助李銀河去調查資料。為了鼎力協助太太的工作,王小波毫不顧忌周圍的雜聲,與李銀河合著了一本書《他們的世界—中國男同性戀群落透視》。王小波在書《另一種文化》里說道:念書時,曾有女同學故意裝作不明白“太監”的意思,班里的其他學生也跟著應和表示不懂,只有李銀河一個人紅著臉跟大家解釋了什么是“太監”。王小波很是欣賞李銀河對性的態度和坦蕩,在他眼里,李銀河一直在推動著時代的進步。他在李銀河的影響下,筆下的文字越來越犀利,表達的觀點越來越震撼。李銀河有了他的支持,后來出版了一本為女性說話的書《中國女性的感情與性》,在那個對“性”集體緘默的年代,這本書為許多女人打開了一扇窗。一直以來,面對李銀河的研究,總是被人詬罵和誤解,但是她依然沒有停下心中的那份執念。王小波站在她身邊說:“我的勇氣和你的勇氣加起來,對付這個世界總夠了吧?”所有的困難一起面對,一生都有共同的追求和渴望,這是真正的靈魂伴侶。人生得一知己足以,這個知己恰好是自己的伴侶,這是怎樣的幸福。李銀河對愛的要求,以及對兩性關系平等的探尋,源于她的家庭。李銀河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彼此關系和諧,互相尊重,也給李銀河做了很好的榜樣。那時父母每天都會收聽新聞,然后進行長時間的議論和交流,而李銀河總能聽出他們觀點的和諧一致。李銀河家還有一件“另類”的事,她的兩個姐姐跟著父親姓,而她和哥哥竟然跟著母親姓。即使是到現在,這樣的起名方式也是違背了傳宗接代的觀念。但是對于李銀河,她看到的卻是父親對女性的尊重和整個家庭的和睦平等。在這樣的家教背景下,李銀河決定用一生去嘗試打破世俗觀念,找回愛最初的模樣。她的家庭給了她幸福和溫暖,但是也讓她看到了60、70年代其他家庭的區別。那時的人一直都壓抑著愛和性的欲望,這讓她百思不解,也產生了研究兩性的興趣。從美國留學歸來之后,李銀河成為了中國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家,她絲毫不顧及備受爭議的身份,狂熱地投入到工作中。她和團隊一起做了“青春期戀愛”、“獨身”、“婚前性行為規范”、“婚外戀”等適用于不同領域人群的10項研究,每一個研究成果都會引起社會極大關注。回國后,她也陸續出版了《中國女性的感情與性》、《性學心得》《李銀河說愛情》等10余本關于愛情和兩性的著作,致力于幫助和改善性壓抑的女性和家庭。“愛情從來是超凡脫俗的,它根本不管什么階級階層,貧富貴賤,也不管美丑年齡,甚至是性別都變得無足輕重。一樁愛情只要是發生了,它就絕對是美的,伴以所有感人至深的細節。”
第二類人雖然知道愛的美好,卻沒有愛的能力,不知道該如何去愛一個人;第三類人即懂得愛,也有愛的能力,卻一直沒有尋找到靈魂伴侶,一生無法享受美好的愛情;第四類則是最幸運的人,懂愛,也遇到了真愛,彼此相伴一生。她的愿景就是傳播愛的理念,讓所有人都能學會愛、懂得愛并能享受愛帶來的幸福和滿足,愛才是人生最高級的滋補品。李銀河的思想影響了近億中國人,他們懂得了愛情、性愛和家庭的意義和重要性,人生也在慢慢發生改變。不僅如此她也為比如同性戀、虐戀的少數群體努力科普和發聲,為他們也爭取到愛和自由的權利。李銀河對愛和性研究了40多年,她一直在宣揚真愛不分年齡、階層、金錢甚至是性別,只要兩個自由靈魂之間產生平等的愛,這便是最好的愛情。李銀河始終堅信真愛的存在,她愿傾盡所有來研究婚姻和愛。她更希望所有人都能像她一樣能勇敢去愛,努力尋找那個可以陪伴探索世界的人。“有一天我想你也會到我這個年紀,逝水流年,這么多年的歲月里留下來的最珍貴的東西是什么呢?說到底,我想,還是愛情。”作者:斯蒂芬妖,金融圈的文藝少女,筆走天下,嚴肅生活!公眾號:Stephen妖有約。本文為十點視頻原創。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