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在徐州主辦,就是因為陶有強師兄在徐州。我和有強相識多年,早在十幾年前在北京中醫藥大學讀書期間就認識了。
每次和他一起并肩走在校園里,就會遇到絡繹不絕的和他打招呼的師弟師妹們。有強的人脈強大是有原因的,源自于他的人格魅力,對經方的熱愛,自信的微笑,和對師弟師妹們的幫助,有強碩士期間攻讀的是金匱專業,晨起的時候,站在宿舍的陽臺上,就能看到有強帶著一幫師弟師妹們站在操場上圍著圈,進行晨讀背誦傷寒金匱條文。
我們的結識也是緣自于一次學習活動討論中,淵博的知識儲備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隨后我們也一同跟隨馮世綸老師跟診學習,在周六上午跟診結束后,臨近一點的學校的食堂,買上一盤花生米,然后大家坐在一起吃飯聊天討論,逐漸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
還記得第一次的胡希恕經方學術系列的活動“半表半里”專題會就是在有強的組織策劃下在北京中醫藥大學舉辦的,當時的年輕人,如今轉眼間步入中年。
2009年碩士畢業后,我們有了不同的工作,2010年要申報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胡希恕名家研究室,我們又重新聚在了一起,一起做胡希恕經方傳承工作。期間有強更多的參與了師承班的組織、全國經方論壇的籌備工作,這么多年,在馮老的帶領下,胡希恕經方醫學已經成為一面旗幟,其中有強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汗水。馮老外出學術報告,有強陪同照顧,更多的有了一分親情在里面。
有強在碩士畢業的時候,本想回到江蘇,去扎根基層,就像陶行知一樣,知行合一。卻因為胡希恕經方傳承,需要他留在北京。這么多年來的辛苦付出,我們都看在眼里。
終于在2018年的全國經方論壇工作結束之后,離開北京返回徐州,在徐州東站附近,創辦了診所“經方國醫館”,在大半年的籌辦過程中,馮老和我們都格外關注,都在說,有強你的診所什么時候開業呢?到時候我們一起組團去。但有強做人做事都很低調,連個開業儀式都不辦,祝賀禮金也不收。就這樣悄悄的,在春節前非正式的營業了。
回想起有強離開北京回到徐州大半年了,我也沒能一次去看過他,工作雖然很忙,卻依然惦記著。終于在上周周末,擠出了半天時間,坐高鐵去徐州看看他。
打車來到診所,看到的是低調的診所門面,進入診所后幾盆綠植映入眼簾。有強在診室里面看診,鮑艷輝在樓上忙碌著,我一個人靜靜的坐在書架旁等候,隨手看了一會有強的書。
對于他的學術和臨床水平,我們是認可的,對于他做事,我們都嫌慢,之所以慢,就在于此吧。源自于他內心的認真和負責任的態度。
有強在里間看診,和之前一樣,依然從容不迫,一絲不茍,望聞問切,處方用藥斟酌再三,看病很慢,卻很認真,半天也看不了十個八個患者。
在徐州,從下車到上車只待了3個多小時,有強請我喝了一碗熱氣騰騰的徐州羊肉湯,送我上車,而我親眼看到了有強的診所,看到了門診登記本上的記錄,三四百的就診登記,看到復診率很高的時候,就放心了,療效才是硬道理。相信診所的患者量很快就會上來。
今天是馮世綸經方醫學傳承班師生見面會,緊接著又是一周的馮世綸經方傳承班。有強已經回到徐州,胡老、馮老的學術傳承依然在堅守,依然在身體力行的努力做著,依然忙碌著。
今天我不能前往徐州參會,說聲抱歉,祝愿有強的經方診所越做越好,就像他所如愿的一樣,做一名好醫生,但愿世間人無病,何妨架上藥生塵。相信有了有強的身體力行,胡希恕經方醫學勢必在徐州大地上扎根,枝繁葉茂,在此,也向徐州地區推薦這么一位好的經方中醫——陶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