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我的知青歲月(11-12)
  
我的知青歲月(11)
■作者:游海波
  “雙搶”終于結束了。我們每個人都瘦了一圈,看著大家不停轉動凹下去的雙眼,就像深山的“猴子”一樣。黑黑的皮膚和臉龐似乎剛從非洲“旅游”回來。這段時間每天勞作十六、七個鐘頭以上,睡眠不足五、六個鐘頭,真正能睡著的時間就更少。超強度的勞動以及嚴重營養(yǎng)不良,又得不到任何的補充,把人折騰得都變了樣。
  緊張的勞作過去了,但仍然別想歇下來休息。山里的一季稻,也得抓緊耘禾,進行田間管理。山外的二季稻的管理,同樣不容忽視。
  收回來的稻谷,經(jīng)過幾天的晾曬,也準備挑到潭市橋糧食倉庫去交“公糧”以及“征購糧”。交“公糧”是幾千年農(nóng)民的慣例,不管哪朝哪代都得交“公糧”,這已經(jīng)成了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沒有任何人存在異議。農(nóng)民們都說:公糧就是給解放軍吃的,他們保衛(wèi)國家,我們應該交“公糧”。
  “公糧”是根據(jù)每個生產(chǎn)隊的人口及田地收成情況,進行測算后得出具體應交的數(shù)量。而上交的“公糧”是得不到一分錢的。“征購糧”也有具體征收數(shù)量,但國家會按每百斤幾塊錢的價格進行收購。這也許是生產(chǎn)隊唯一來錢的地方。我記得生產(chǎn)隊大概能收二十多萬斤谷子,“公糧”得交二萬多斤?!罢髻徏Z”就得十幾萬斤,其余的發(fā)口糧,留種子,就所剩無幾了。以前還可多留點糧食進行儲備。現(xiàn)在收了多少斤得報實數(shù),不能“瞞產(chǎn)”。誰敢“瞞產(chǎn)私分”那是得蹲大獄的。
  其實那時的糧食產(chǎn)量普遍不高,畝產(chǎn)能達到五、六百斤就算可以的了。有些地塊只有三百斤左右。但當年仍然提出了“畝產(chǎn)超千斤”的宏偉目標。大家都說,不知到什么時候能真正實現(xiàn)?能實現(xiàn)那就好了。
  這一段時間,我們都開始挑糧到潭市橋的糧食倉庫交糧。交糧的人很多,還得排隊過秤。谷子水分超標的不收,就是說曬得不干,糧站人員會拿穿刺工具,把籮筐中間的谷子取出來,放在儀器上檢驗,水分多了,這一批的谷子全部不收,非讓你拿圍析再在糧庫坪上爆曬一天后才行。他們收的都是“火頭谷”,一萬斤“火頭谷”,放在倉庫,過一段時間就有一萬多斤,國家是不吃虧的。
  今年的“征購糧”還特別多,這是“擴社并隊”的第一個年頭。大家對交這么多“征購糧”都不知如何是好,因為口糧數(shù)比以前縮減了,明年的“春荒”不知如何渡過?
  新谷出來后,我跟隊長說,我目前還是吃糧站的供應糧,我一個勞動力,每月只有二十幾斤米,弟弟也是一樣的,根本不夠吃。我想買二百斤谷子補充一下,隊長同意了。我們家吃著新米蒸的飯,那絕對比糧站的陳年老米香多了。
  全村人都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新米的出來,正如老話說“六月新米撐破肚”,終于可以放開肚皮“開懷暢吃”了。這段時間的辛苦疲勞早就拋到“九霄云外”去了。
  天氣還是這么熱。一季稻耘完第二道禾,就等著稻子抽穗??此畣T嚴游毛得山外山里兩頭跑。
  在這豐收的日子里,游友生家迎來了一男一女兩個三十多歲的城里人,我們都想象不出他居然還有城里的親戚?都說是“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個窮得叮當響的人家哪來的遠親?鄉(xiāng)親們像看熱鬧似的,聚在他家門口一看究竟。
  游友生一年前因女兒被害身亡,殺人犯游厚宗不久已經(jīng)伏法,他們家老少夫妻四口人,還沒有完全從悲痛中走出來。眼前的這對男女,稱是他早年送人的女兒,帶著丈夫回來“認祖歸宗”。
  那時游友生家境貧寒,大女兒在六歲時送給了下弓村的一個大戶人家。這么多年過去了,一直沒有來往,也沒音訊,早就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了?,F(xiàn)在的鄉(xiāng)親們也根本不知道他還有個女兒,怎么突然就冒出個女兒來了?不但這些看熱鬧的鄉(xiāng)親們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連游友生自己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經(jīng)過接觸了解,女兒收養(yǎng)的大戶人家成份高,現(xiàn)在女婿是武漢鍋爐廠的財務主管,在那個講究家庭出身的年代,貧下中農(nóng)的成份可吃香了,是革命依靠的對象。如果女兒是地主成份的話,這么復雜的關系,社會主義的財政大權不可能由她丈夫來掌管。正好自己的親生母親是真正的貧下中農(nóng),特意從武漢趕來認親。
  游友生在解放前就一貧如洗,土改時期就被作為重點對象來進行培養(yǎng)。在一次剿匪臨行前,讓他跟工作隊一起出發(fā),還沒走多遠,就裝肚子痛去不了。終歸是怕有危險,不想去,被隊長一眼看穿,再也沒依靠他。這件事情還是他跟我們吹噓出來的“我不裝病,堅持下來,現(xiàn)在也是一個干部”。
  不管如何,貧農(nóng)成份是千真萬確的。這次女兒來認親,就是要大隊開出一張父母是貧農(nóng)的證明帶回去。這攸關他們的“政治生命”。
  這么“體面”的女婿,也屈尊到這么破爛的家里,坐在灶前幫忙燒火,還一口一個“爸,媽,兄弟,弟媳”叫得甜。
  住了幾天,也在大隊開好證明,他們帶父親及母親、“妯娌”一同前往武漢去見見世面。回來后,“妯娌”還跟大家講她平生第一次坐火車的情形:“火車里就像房子一樣坐得舒服,比我們家的房子亮堂多了。坐在火車上還聽見'豬婆’的叫聲,我想火車上怎么還養(yǎng)了'豬婆’?那不還有豬崽子?就到處找也沒找到?!?/section>
  實際上這是火車鳴笛和停下來“呼哧”的響聲,“妯娌”無知地認為是“豬婆”的叫聲。她還把在武漢城里居住的那段時間里出了不少的“洋相”也告訴大家,把這些鄉(xiāng)下人笑死了。這也是游友生家人唯一一次難得在眾人面前“出彩”的機會。
  這位認親的女兒拿著“貧農(nóng)”成份的證明跟新認的家庭熱火了一陣子后,就再也沒在游家出現(xiàn)過。據(jù)他的弟弟游長財告訴我,從此以后再也沒有了任何聯(lián)系。再說以后成份問題也不怎么講究了,繼續(xù)跟這么窮的人家扯上關系會拖累一輩子,這是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
  相比較外面的世界,我們這里還是較“閉塞”。正是有這些下放人員的到來,慢慢讓大家有所了解。其實大家連真的火車也沒見過,只是在電影里看過,能坐上火車,那確實讓人羨慕不已。
  說實話,我們村還是比較窮的。住的房屋都是過去留下來的老屋,幾十年來沒有誰家建過新房。最老的房子“大夫第”也快有三百年的歷史了,這里是我們隊人口最集中的地方。當時大家的思想是能吃飽飯、不超支、手上有幾個“活錢”、過上太平的日子就心滿意足了。都說是“窮則思變”,可到底怎么變,一時還真沒辦法。家家戶戶可以養(yǎng)豬,那時提倡“一畝一豬”。要養(yǎng)到121斤,才達到“預購”標準。那起碼得養(yǎng)上一年才成。另外養(yǎng)些雞下蛋,也可撿些油鹽錢。
  如果誰家的孩子“說親”,那得給女方彩禮錢160元,也是不小的數(shù)目,還得做20套新衣裳,如果達不到數(shù)量,可以用錢進行折算,媳婦才會進門。這比“三年困難時期”進步了不少,那時定親的定禮只要20斤“葛粉”就成。
  葛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莖蔓生,上有黃色細毛,根肥大,叫葛根,可制淀粉?!案鸱邸笔怯酶鸶コ煞酆?,用清水過濾沉淀后,再曬干而成。當年是餓得難過,滿山遍野的人去挖葛根,有20斤“葛粉”炒熟后用開水調成糊狀用來充饑,那確實可抵擋不少時日。
  上房的游二俚媳婦進門又不一樣,正趕上開展“移風易俗”的運動,一切從簡,嚴禁大操大辦婚事,從娘家扛一把鋤頭走到婆家,象征著要做革命的生產(chǎn)伴侶。如果是手戴“桃柴箍”(手表)有工作的城里人來鄉(xiāng)下“說親”,這家女方那可是面上有光,真的是“喜上眉梢”,一切都可商量。
  那時還是“媒妁之言”,基本上是大人作主。看男方的長相起碼要對得起觀眾,人要肯干不偷懶,家中大人無負擔,家道稍微殷實就行,至于房子有住不講究,家具就是“三彎床”,一種過去的老床,床眉上三道彎,以及簡單的梳妝臺而己。
  家中一切事務都歸大人作主。媳婦就得服婆婆管束,等到大人年齡大了,才會正式“交權”。
  其實“交權”也就分分鐘的事情,有存款交存款,有錢交錢。農(nóng)村的老人到了快六十歲,都會主動進行“權力交接”,讓兒子有個“主事”的適應過程,趁著“老子”還能動彈及腦子清醒,實現(xiàn)“軟作陸”。彭才生就是這種想法,他家道殷實,把所有的錢和值錢的東西,都交給兒子彭貴龍。兒子接手,從中抽出二百元錢返還父親“零用”,一家人皆大歡喜。有些不孝順的“照單全收”,一分也不漏出。還有些人家無錢可交,只是交“權”?!皺嗔σ平弧钡母篙厒兌歼€得“俯首甘為孺子?!保粘3龉旯し?,只是無需管事。從此以后,“多年的媳婦熬成婆”才有了“自主權”,家中的一切規(guī)劃由兒輩們操勞。全家人都為能過上幸福生活,齊心協(xié)力,省吃儉用共同努力。
(未完待續(xù))@原文刊載于《721礦游子》第289期
我的知青歲月(12)
■作者:游海波
  這一段時間,農(nóng)活不太緊張,我抽了一天時間去縣里的“內務組”,問問我和弟弟的下放費怎么還沒來?其他“知青”都已經(jīng)領到手了。我們這里的“內務組”相當于現(xiàn)在的政府辦公室,也算是當年的“知青辦”。他們解釋說:我倆的下放費跨了地區(qū),要由省里進行調撥,時間會長一些,讓我耐心等待(實際上沒多久就領到了下放費)。
  正在這時,走進一個干部模樣的中年婦女,將介紹信給了凃組長。并說:“我是貴州省公安廳的,請問'九都游家’在哪里?我要找游天池這個人?!笨蛇@里的人都不知道哪里是“九都游家”?這是很早以前的一種叫法。那時是用“都”來區(qū)分較大村莊的位置,我也是聽老人說我們游家為“九都”,還有其他地方叫“八都”??粗@位女干部著急的樣子,我說:“我知道九都游家在哪里?我就下放在九都游家,是在去鷹潭的路上,屬紅旗公社管轄。從縣城過去大概二十里路程。游天池就下放在游家村。”我跟這位女干部作了詳細介紹。估計她第二天就會坐車去游家村找游天池。
  我的事辦完了,也就走出了政府大院。沿著西街一路的石板道路向東走去,過了十字街口再往前走上二百多米,上個坡就是“太平橋”了。
  太平橋始建于唐乾符年間,舊為浮橋。這座在南宋嘉定年(1212年一1219年)修建的石墩橋,立疊石十三墩,架屋六十四楹,當時名為“萬壽橋”。后來多次被毀又重建。元代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募建,改名太平橋。到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太平橋遂改名“留衣橋”,給后人留下了一段佳話。據(jù)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建昌府志》記載: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山東的樂安人隨藏珠任建昌知府。他廉清嚴厲,生活儉樸,既廉潔又有能力,勤政愛民,親自審理訴訟,郡民稱頌他為“百年來所僅見也”。任職不到一年,政聲卓著。離任的那一天,郡人拉道挽留,隨知府于是在太平橋解下衣裳給郡人留著記念。到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太平橋遂改名“留衣橋”??谷諔?zhàn)爭時期的1942年6月上旬,為阻止日軍的侵略步伐,將西段二、三拱炸毀。1949年5月10日,解放軍在太平橋東頭與守敵展開激戰(zhàn),最后攻克南城。解放后,太平橋經(jīng)過修整。如今橋下還是碧波蕩漾,我在橋上待了一會,離開了這座見證無數(shù)歷史事件的古橋。
  后來,我在街上轉了轉。隨便吃了點東西,走到北街,在城門口幫鄉(xiāng)親們買了點水酒藥,順便自己買了幾雙草鞋,省得干活打赤腳燙得難受。這座北城門還保留完好,寬度可供兩輛汽車同時通過,高度也有一丈六尺左右。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過的高大城門,以前在興國縣見到的城門小很多。南城縣是“西漢古邑”,在漢高祖五年,曾轄今南城、南豐、黎川、廣昌、資溪、臨川、崇仁、宜黃、樂安等縣及東鄉(xiāng)縣一部分。
  看著太陽西斜,開始步行回家,走到太平橋時,太陽就要落山了。回家的隊伍浩浩蕩蕩,挑籮擔的、扛東西的,還有空手走路的,占據(jù)了整個公路,足有一百多米長。當年交通不發(fā)達,一整天也難得見二、三輛汽車通過,特別是下午以后,更別想見到汽車的影子。鄉(xiāng)下人來城里都是步行,跟我同行的是反帝村的一個村民,一路說著話,倒也不覺得寂莫,過了湖東村已經(jīng)走了一半路,天完全黑下來了。很多是就近的村民,回家的隊伍越走越小。我們靠著微弱的亮光往家趕。
  第二天,我以為那位女干部找游天池會有什么重大事情,可是一切依然如故,什么事情也沒發(fā)生。貴州省公安廳派人找游天池到底為什么?這是我心中的一個謎團。
  游天池這個人大概四十多歲,個子較高,人長得瘦,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穿著新蓑衣,意氣風發(fā)的去出工,整天都高高興興的,好像心甘情愿在農(nóng)村長期干下去,跟一般的下放干部完全不同。我真看不出他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
  他下放來游家,是因為他的老家就在這里,還把在貴州園林所工作的老婆和孩子一并帶來。老婆被縣里安排在并不對口的城郊“萬年養(yǎng)豬場”上班,因為這里沒有園林所。孩子跟母親在一起,游天池實際上就是一個人在游家吃住和勞動。他“寧愿吃江西的大米,也不吃貴州的玉米”。這其中到底有什么隱情?我們不得而知。
  幾十年后,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和跟游天池在同一個隊而且跟他關系極好的游良保談及游天池的事情,才得以把迷底解開。游良保說:“游天池不是下放來的,他是自己走回來的,根本就沒有安排他下放。當時組織上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在檔案中查到'九都游家’派人前來查找,勸他回去?!彪y怪我見到的那位女干部不知九都游家在哪里?
  游良保還說:“天池是師級干部?!蔽夜烙嬎诠矎d應該是個不小的干部。游良保還說:“他自行車騎得特快,不然他早就沒命了。一個勞改釋放犯,是在他手上抓獲判刑的,出來后到處找他報仇。用大棒往騎車的天池頭上砸去,游天池騎得快,還是把后面的自行車架子砸爛了,人僥幸躲過了一劫。后來,他就帶著全家回到游家?!蔽母锍跗谀莻€時候,“公、檢、法”已經(jīng)被砸爛了。
  游天池在農(nóng)村干到1973年,貴州省公安廳直接開小車到游家村來接他回去。再說老婆也堅決要回貴州老家,他沒辦法只好同意,東西全部由火車托運。后來安排在貴州省監(jiān)獄任監(jiān)獄長。找他報仇的勞改釋放犯,又關在他的監(jiān)獄服刑。人生的路就是這么艱難曲折,好人總會有好報,壞人總是沒有好下場。
  山里的一季稻也開始抽穗,野豬很快就會過來光顧,如不采取防護措施,那將顆粒無收。這里歷來的做法就是進行驅趕,我們叫“狩野豬”。在農(nóng)田的邊上,用三根木頭搭成三角架,成為錐形,周圍用茅草圍住,只留一個二尺多長及一尺多寬的口子,人可以鉆進去就行。里面可供兩人躺著那么大,地上墊上稻草作為睡覺的床。在這“天當房,地當床”的日子里,要狩到谷子成熟及收割完為止。
  生產(chǎn)隊會安排每兩人一組,田堘塅、麻田、蛇形嶺共有五、六個狩點,沒過幾天就會輪到一次去“狩野豬”。一般是吃了晚飯,太陽還沒落山就得出發(fā),到第二天天亮后才可離開。大家都會帶好柴刀,一是防身,二是砍柴,每次狩完野豬都會擔一擔硬柴回家。
  這天輪到我和彭貴龍一組去田堘塅“狩野豬”。這里雖然不是一季稻田,但地處山邊,還是時有成群的野豬下山來搗亂,也需要前來守護。獵戶曾經(jīng)在這山上打到一只三百多斤的野豬,拿到近處的程坊村來賣肉。光豬頭就有二十四斤重,我看到豬皮有一公分厚,就拿柴刀在豬頭上砍了一刀,竟然沒留下一點痕跡,反而把刀彈回來了。我花上四角錢買了一斤野豬肉,像牛肉一樣都是瘦肉,吃了這種肉,晚上渾身就像針刺一樣難受,可能野味太燥火。
  我去“狩野豬”,由于在家耽誤了時間,太陽已經(jīng)落山很久了我們才出發(fā)。我們叫彭貴龍為“龍俚”,他是武裝基干民兵,他說帶槍去,我說你想帶就帶吧。他挎著半自動步槍快走到窩點時,已經(jīng)完全看不見。我想試試他膽子到底有多大,故意走在后面,然后躲起來,看他有什么反映?他發(fā)現(xiàn)我不見了,就急著叫我,我沒吱聲,后來他帶著哭腔喊“海波,快出來!你別嚇我!”其實我就在他身邊幾米處。他見到我出來,趕快鉆進窩棚,搶占里面的位置,不敢睡在門口??磥磉@個年輕人的膽子真不大。
  在這個荒郊野外,田野旁的山邊,孤零零的一個窩棚,又沒有月光的晚上,四周真的是萬籟俱寂,唯一的響聲就是耳旁山蚊子不停的嗡嗡聲,攪得你不停地拍打。還得不時地注意田里的動靜,大聲吆喝幾句“喲嗬”,來驅趕野豬,一次起碼得不停地喊上好幾分鐘才行。整個晚上得吆喝七、八次上十次。如果田里的稻子被野豬糟踏了,那你可得吃不了兜著走,會被隊長罵得狗血噴頭。這可是全隊人的糧食,沒有人不盡心盡責。
  整個晚上別想停歇,有時一聲野獸的叫聲,真的讓你毛骨悚然,精神高度集中,一晚上非搞得你精疲力盡不可。凌晨四點多鐘,天快蒙蒙亮,就得準備起來,抓緊時間砍一擔柴火。天完全大亮了,才可擔著柴火興匆匆地回家去。
 ?。ㄎ赐甏m(xù))@原文刊載于《721礦游子》第290期

作者簡歷:游海波,江西南城人,與共和國同歲。是“老三屆”高中生,曾下鄉(xiāng)當過“知青”。也曾在三線建設的核工業(yè)721礦流過汗。后回地方運輸部門和交通稽征及高速公路路政執(zhí)法部門工作。從小熱愛文學,喜歡寫作,先后在各種媒體發(fā)表過多篇文章并獲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含淚借糧
鄧友援: 送 公 糧
五年知青路成份阻擋了一切可能
太平橋
改造硔橋[醉太平]
【攻略】浙西大峽谷自助游攻略篇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虎林市| 平定县| 宣武区| 克什克腾旗| 曲沃县| 体育| 临高县| 连平县| 栾川县| 石城县| 安平县| 双柏县| 阆中市| 肇州县| 邵阳县| 河西区| 栖霞市| 九龙城区| 中江县| 苏尼特左旗| 临安市| 防城港市| 长治县| 瓦房店市| 安陆市| 张家口市| 闻喜县| 法库县| 孝义市| 满洲里市| 临沭县| 西宁市| 外汇| 叙永县| 平阳县| 永福县| 太康县| 柘荣县| 顺义区| 神农架林区| 金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