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在問孩子要不要上幼兒園,但是每天早上送去幼兒園的時候,孩子都會哭著把父母抱在懷里。面對這樣哭鬧的孩子,家長往往是不知所措的。他們只能盡力安慰,哄,又舍不得離開。
咨詢師提醒家長,其實在這個時候,家長在把孩子交給門口的老師后,一定要安定下來,迅速離開。一般來說,大多數孩子在父母離開后會很快停止哭泣。但是父母的拖延不離開,一步一步回頭,讓孩子的依賴更重,不容易止住孩子的哭聲。
對于新入學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哭鬧是焦慮的心理表現,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孩子上學前從不離開父母,所以會對幼兒園感到不安和矛盾。一般孩子在幼兒園會哭兩三個星期左右。父母在這期間一定要堅持住,不能有一天帶著“狠心”離開,有一天帶著溫柔安慰,這樣會讓孩子的情緒更加不穩定。
有一種情況,有些家長可能不愿意孩子交給老師后長時間與孩子分離,也可能擔心孩子受到委屈,不放心孩子獨自上幼兒園,中途探望。參觀過程中,孩子們沒看到也沒關系,一旦孩子們看到后,直接影響了他們的情緒。有些孩子以為父母是來接他的,卻沒有把他帶走,最后忍不住哭了。孩子們哭,家長受苦,給老師制造麻煩。孩子們應該學會獨自面對自己的生活,現在哭只是一個過程。父母不忍心定期去看望,雖然美其名曰心疼孩子,但只會耽誤孩子學會獨立,實際上是害了孩子。
當然,“狠心”并不代表不關心孩子,而是把一切都留給老師。每天接送孩子時,家長要及時向老師了解孩子的情況,或者告訴老師孩子的喜好、性格和習慣,讓老師對孩子有所了解,幫助他們更快地適應新環境。同時請老師配合,在孩子面前說說他的進步。聽別人夸獎自己,孩子會很開心,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孩子對幼兒園的抵觸情緒。
還有,值得注意的是,回家后家長有必要關注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但不要對孩子說一些暗示性的話,比如今天你害怕嗎?不是一個人?不想回家。等等。這些話可能會下意識地讓孩子與幼兒園產生沖突,增加對家長的依賴,不利于孩子適應新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