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經常表現出悲觀情緒的時候,身邊的人就會減少與TA的接觸,因為從心底里,每個人都希望身邊的一切都是積極陽光的。對于那些經常悲觀厭的人,TA也希望自己是一個積極向上的人,但是內心的能量不夠,所以更容易被負面情緒壓抑。那么,如何才能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呢?
首先,要時刻肯定自己。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在大人的肯定和鼓勵下長大,那么孩子成年后就會自信、堅強。相反,如果一個孩子是在大人的否定和打擊中成長起來的,那么這個孩子在成年后可能是自卑和脆弱的。人們經常用自己的想法和認知去評價一個人,比如“你做的是錯的”、“你不能這樣想”等。這些話可能是為了幫助別人。但是,當你用否定的表達方式去談論別人的時候,別人往往會覺得“你不懂我,算了,我不和你說話”。
其次,負面表達往往會傳遞負面信息,即使意圖是好的。例如,眾所周知的“激將法”意在激勵和鞭策他人繼續努力,但它不是“萬能”的方法。最起碼,內心軟弱的人受不了。消極悲觀的態度往往是因為接收了太多的負面信息造成的。因此,我們應該學會使用更多的積極表達。比如多說“表揚”“鼓勵”“表揚”“鼓勵”等詞語。這些都是積極的表達。
最后,凡事往好的方面想。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并不是要否認一件事情“負面”的存在。但要看到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因為對于那些容易產生消極悲觀情緒的人來說,這些人往往會不自覺地忽略積極的一面。比如失戀確實會給人帶來痛苦和悲傷,這很正常。但是,我們也應該相信,有了戀愛的經驗,總結經驗之后,就能更好地經營下一段感情。這是我們希望看到和相信的。只要我們有這種信念,積極樂觀的心態就會一直伴隨著我們,所有消極的事情只會有暫時的影響,不會一直影響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