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有問題就去找心理咨詢師,就像身體有病就去醫院看病一樣。但由于人們對心理咨詢的一般知識了解不多,甚至利用看身體疾病的習慣去看心理咨詢師,影響了咨詢效果。所以去咨詢之前最好是先了解一些咨詢常識。下面是心理咨詢前需要準備的五個方面:
第一,來訪者要有心理咨詢的欲望。
心理咨詢是建立在語言交流的基礎上的,是建立在來訪者對咨詢師的信任和意愿上的。如果來訪者沒有交流的欲望或者被親戚朋友引到這里,就不會勉強說出真實的自己,咨詢效果就會受到影響。
第二,來訪者不必擔心談話內容的暴露。
心理咨詢師的工作原則之一就是為來訪者保密。由于這種擔心,一些來訪者在咨詢時往往會隱瞞一些問題,不利于咨詢師的診斷和幫助。
第三,來訪者有自救意識。
心理咨詢除了心理咨詢師的啟發、指導和幫助,還需要來訪者的積極配合。有些來訪者沒有這個意識,不執行咨詢師咨詢后布置的任務。比如恐懼癥患者的治療,就是先練習放松,再進行系統的脫敏治療。這是一個連貫的程序。有些來訪者在家不練習,總想找咨詢師尋求一種簡單的治療方法或藥物,終會導致咨詢半途而廢。
第四,來訪者不要急于追求效果,欲速則不達。
心理問題和疾病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可能是多種原因造成的。比如人際交往障礙,有些來訪者的障礙是因為性格內向,口吃,害怕被別人嘲笑,拒絕與人交流造成的。咨詢時,首先要打破這個循環鏈,讓來訪者改變對口吃的認識,消除緊張和焦慮,學會與人溝通的方法和技巧。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不是短時間能做到的。還有一些心理問題或疾病需要相關人員同時參與咨詢,比如孩子的問題,父母參與,夫妻參與婚姻問題。
五、理解咨詢的時間限定
一次咨詢過程大約持續60分鐘。如果耗時較長,包含的內容較多,則不便于來訪者清晰地理解和接受主要問題的核心部分。但在咨詢中,有時咨詢師和來訪者聊得很投機,連續聊幾個小時也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