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和“社牛”是最近網絡上非常流行的一組比較詞。這些話大多發生在年輕一代身上。他們通過“社恐”和“社牛”的對比,傳達了年輕人在處理人際關系和社交手段上的一些社交焦慮。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熟練使用網絡上的各種交友軟件,面對面交流的時間越來越少。表情包代替了表情,文字代替了語言。
越來越多的人害怕社交,覺得社交很麻煩。他們寧愿呆在家里躲起來,而不是和朋友見面聊天,認為他們的舒適區更放松。
有些人認為自己性格內向,所以不喜歡社交,但其實你是社恐,害怕社交。是社交恐懼嗎?
1.害怕在公共場合說話。社交恐懼癥患者在不熟悉的人面前通常會少說話。他們害怕說話,害怕表達自己的情緒。為了避免這個問題,他們更喜歡獨自坐在角落里。
2.非常抗拒與外界和他人接觸。有社交恐懼的人通常更喜歡呆在家里,抵制外出,非常排斥與外界的接觸。相比外部環境,家里的環境更能讓他們感到輕松。
3.有社交恐懼的人不會主動與人交流。當別人主動和他們交流時,他們也會無所適從,害怕犯錯,害怕被別人注意到。整個人的狀態顯得很克制。
但在聚會上,當他們看到其他人談得熱火朝天時,他們會因為插不上話而感到尷尬和失落。并且渴望熟人主動交流。大部分都是傳聞中令人討厭的“話題終結者”,從不主動找話題與人交流。
4.當遇到熟人時會抗拒打招呼,會感到尷尬或拘束,所以在路上遇到熟人時,會下意識地避開他們。或者假裝沒看見等對方主動打招呼。
5.社交恐懼的人一般是討好型人格,習慣性的討好別人,不敢表現出不滿,沒有辦法大方的傾訴自己的訴求。總是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擔心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不夠好,擔心被人討厭,往往會因為這種擔心而陷入長期的焦慮。
情感總結:社交恐懼只是你需要更多的勇氣去面對這個世界。一旦走出來,就會涅槃重生,比別人更成熟,更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