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普遍現象,也是令家長和老師頭疼的問題。目前,中學生存在許多心理障礙,其中青少年厭學是最常見、最危險的心理障礙。很多家長都一味地逼迫孩子學習,但效果往往微乎其微。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會反抗父母的權威。當孩子的逆反心理遇到父母的權威時,往往會產生火花,這對于解決孩子厭學的問題并無幫助。
家長和老師要從孩子的心理層面找出青少年厭學的原因。那么,青春期孩子厭學的心理原因是什么呢?咨詢師指出青少年厭學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由于青春期的孩子身心發育不成熟,加上學校和家長的壓力過大,會給孩子帶來一些情緒和行為上的變化。在當今嚴峻的應試教育下成長起來的青年學生,自由空間少,導致他們無法溝通,壓抑內心的困難,導致性格內向,注意力偏差,導致厭學。
2.學生本身因為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進步或學習方法不當、考試失敗的挫敗感而厭學。
3.青春期性心理沖突。人們發現有些孩子的厭學與青春期有關。女生月經初潮,男生第一次遺精,由于神經和內分泌的作用,警覺性增加,潛在的“不被發現”和“不知所措”的心理壓力被厭學情緒暫緩。
4.抑郁癥是青春期一個突出的心理問題。許多孩子有消極和自殺的想法。孩子對未來悲觀絕望,有自卑感。現在的家長和老師都不太關注孩子氣質的變化,導致孩子很少交流,心理沖突極端,抑郁自殺,更別提厭學了。
5.在極度焦慮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強迫癥。如果你非要思考,非要做一件事,你知道沒必要思考,但你控制不了自己,想擺脫也擺脫不了。有時候,做事情沒有自己的主見,就像被思想控制了一樣。頭暈,迷茫,這種強迫癥會依附于我的學習。
以上是心理咨詢師整理的一些知識,所以家長和老師要對孩子的厭學現象給予足夠的重視,注意方法的選擇。家長和老師首先要找出孩子厭學的心理原因,然后對癥下藥,逐步減輕孩子的厭學情緒,消除厭學對孩子身心健康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