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宸
來源:藍媒匯
四個男人,媒體從業者,都到了拿保溫杯養生的年齡,聚在一起對談新媒體的內容生產。
8月24日下午,藍媒匯沙龍,望京納什空間總部。時評人盛大林,《在北京,有20000萬人假裝在生活》作者張五毛,網絡紅人十年砍柴,以及藍媒匯創始人韓輝,和臺下幾十名特邀嘉賓共論“如何打出一顆擊中2000萬人的心靈子彈!”這一內容話題。
四位新媒體從業者,沒有愧對手拿保溫杯養生的年齡,從標題選取、內容撰寫到運營技巧,以及時下撰文慣用套路等,分享的經驗之談,干貨滿滿。
張五毛:爆款文可遇不可求,要善用標題的鉤子
“這是我第一次出臺。寫完《在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爆款文章之后,一些媒體邀請我去上節目,包括《奇葩說》《演說家》等等,都沒去。因為我既不是奇葩,也不是演說家,只是一個小小的自媒體人。”帶著明顯書生氣的張五毛說,是十年砍柴、盛大林的參加,讓他決定把第一次“出臺”獻給藍媒匯。“我算是看他們的評論長大的,他們的文章對我是有影響的。”
穿著白襯衣,稍微有點緊張靦腆的張五毛透露,《在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一文,其實是后臺粉絲“逼”出來的。“粉絲一直問我,什么時候更新,在這種狀況下,結果在那天下午用很短的時間寫完了這篇文章,完全沒想到會獲得這么大的轉發。”
不得不說,這篇文章戳中了很多北漂者的內心,當然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甚至被網友質疑這是一篇策劃出來的文章。對此張五毛反問:自己要真有這能耐的話,怎么會等到今天才去策劃?早在幾年前策劃出來豈不是更好?張五毛同時坦承,這篇文章因為是倉促而就,的確在一些地方是有瑕疵的。
這篇爆款文章在閱讀量達到710多萬時被平臺刪除。在張五毛看來,文章被刪,從某一角度來說,也算是對他的一種保護,畢竟這條稿子還是有一些爭議的。
很快,他的另一篇《我那些從不買單的公務員同學》文章再次刷爆朋友圈,最新的閱讀量已近千萬,僅粉絲就漲了30萬。
張五毛說,第二篇文章的爆款,更是讓他始料未及,他認為原有的粉絲里,公務員人數并不多。所以,當時他估計能過10萬加就不錯了,后來能達到這個量級,很大程度上可能得益于其他一些賬號的轉發,特別是一些大的政務賬號轉發帶來的引流。
在如何才能生產出爆款文、有沒有可以借鑒的技巧時,他認為,爆款文雖可遇而不可求,但還是有一些技巧的。
“一篇爆款文章的產生,在于標題、選題、文筆三個點或者其中任意兩個點的結合。只要有兩個以上,那么產生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了。”張五毛用兩個關鍵詞一個鉤子的理論,對標題的擬定進行剖析。他以“我那些從不買單的公務員同學”標題為例,稱這個標題里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買單,一個是公務員,鉤子是“從不”。如果把標題改成:“我那些公務員同學的故事”就會弱很多。而選題和文筆的好壞,則只能通過自己的從業經驗來增進。
對于做自媒體要不要玩標題黨的問題,張五毛的觀點是:標題黨還是要玩。他說,標題黨不是自媒體特有的,傳統媒體也需要標題黨,標題“可以斷章取義 ,但不能斷章曲義 ,可以夸張不可以無中生有 ,可以玩文字,不可以玩人”。
在“如何平衡內容和商業的關系”這一主持人問題時,張五毛坦言,到現在為止,他一直在拒接廣告而不是接不到廣告,因為發一篇廣告,你得發三篇好文章來補償。
張五毛透露,他在第一次發廣告時擔心粉絲會取關,但發完廣告后發現取關的不超過五人。為什么會取得這樣的效果了?張五毛認為在海量的新粉絲進來之后,作者需要和用戶進行溝通和聊天,需要去運營。他還堅持認為,廣告插在文章前面最好,插在后面給人一個感覺:寫的文章都是為了廣告。
十年砍柴:撰文最大的套路就是真實和真情
十年砍柴作為知名的知名專欄作家、文化評論家和知名網紅人,開口就表示很慚愧,自己落伍了。雖然年紀比張五毛虛長幾歲,但在做公號這事上,自己還是小學生,要加強這方面的學習。
十年砍柴坦言,這一路走過來,無論是從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角度來講,內容為王的地位始終是不變的,只有好的內容才能吸引好的流量,得流量者得市場。
在如何生產爆款文這同一問題時,十年砍柴表示,現在寫文章的技巧非常多,但是爆款文卻不是輕易就有。如果一篇文章最終傳到幾百萬、幾千萬的時候,那絕對是一篇深入肉體,影響靈魂的文章,這種文章內容必須是真實和富有真情的。
“現在的傳播方式也有很多,像古代的時候,孔子周游列國去傳播自己的主張,希望諸國君王施以仁政,他的這種傳播方式在現在已經沒有了。”十年砍柴稱,一篇有真實且有真情,再加上好的傳播方式,就離爆款文不遠。在這其中,合適的契機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對于“內容和商業怎么平衡”的問題,十年砍柴給出的答案是,軟文一樣要用心去寫,要把廣告商和讀者放在心中,兩邊進行平衡。他還透露,自己最開始公號做廣告時,竟然有粉絲鼓勵自己去接廣告,因為只有自己真正活下來,才能給粉絲提供最好的內容。
盛大林:“冰點”選題,或許更有機會成爆款文
最近,知名時評人盛大林以新媒體聯盟總編輯的身份,重新回到了新媒體行業。在近二十年里,他為報紙雜志、門戶網站寫下了大量的時評文章。
盛大林坦承,如今新媒體寫作跟他們當年傳統媒體寫作,還是有很大不一樣的,兩者寫作不是一個概念,傳播方式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盛大林談及張五毛最近兩篇爆款文章時認為,這兩個話題其實并不是熱點,產生具有強大超威力的爆款文不能靠蹭熱點,恰恰要找冰點。這種類型的文章雖然不是熱點,但是觸及到了大多數人心靈深處。但是這個冰點的尋找需要自己去感知和領悟,需要對生活的觀察和洞察。
“為什么說熱點很難產生現象級的爆款文章?”盛大林進一步解釋稱,關注熱點的人多了,意味著寫的人也就多了,因此容易分散受眾注意力。一個話題雖然很熱,但是大家都去寫,他很難成為流量主。“比如前段時間劉國梁的事情,這件事的熱度遠遠超過五毛先生所寫的話題,但是沒有產生百萬級的爆款,相關的文章有數萬篇,由于大家都在關注,這就很難產生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