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聯迎春 ///
文 | 王晶
攝影 | Lila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一道年根兒,總能想起王安石的這首詩。其中的“桃符”,指的就是春聯。
| 桃符與春聯
早在周代,人們會在春節時將兩個長方形的桃木板懸掛在大門兩旁,以驅邪避兇。《后漢書·禮儀志》記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板上書“神荼”、“郁壘”二神。正月初一,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桃木可以辟邪,傳說因為神荼、郁壘二神在一棵大桃樹下檢閱鬼怪,如果有惡鬼危害人間,就用葦索綁起來喂虎。人們便以桃木板畫上神荼、郁壘來驅避鬼邪。我小時候,還見過家里人三十晚上上山采桃木枝回來,粗大如拐杖,上面系一個紅布條,放在老人的房間。
后來書神、畫神的桃木板逐漸演變成了春聯和門神。現在可考的最早的“春聯”是敦煌藏經洞遺書中記載的唐代劉丘子寫的“三陽始布,四序初開”。而像我們今天一樣于春節懸掛春聯的行為,最早是五代時期西蜀后主孟昶。《蜀梼杌》載:“蜀未亡之前一年歲除日,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符板于寢門,以其詞非工,昶命筆自題云:‘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年年有余,四季如春,大概是古人最浪漫的祝福了。
到宋代春聯仍稱為桃符,但載體已經由桃板改為紙張。“春聯”這個詞出現在明代。趙翼《陔余從考》引明末清初陳尚古《簪云樓雜說》:“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始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春聯》載:“春聯者,即桃符也。自入臘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書寫春聯,以圖潤筆,祭灶之后,則漸次黏掛,千門萬戶,煥然一新。”除了春聯,還人們還會寫“福”字貼在門上,臥室門邊貼上“抬頭見喜”,畜欄貼“六畜興旺”,谷倉貼上“五谷豐登”等春條,祈求新年好運。
| 語言之美
小時候寫字,每年都會去寫春聯,寫的最多的一副就是“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仔細回味,大俗之中又有大美。寫的時候用剪紙的萬年紅,裁成春聯的尺寸,裁完了紙手指都是紅的,等寫完一上午,整個手掌都是紅的。現在的春聯紙非常有設計感了,紅紙灑金,還有龍鳳團紋、云紋、靈芝紋、海藻紋、梅紋等。更講究的一副一副卷好裝在特制的小紙盒里出售,寫好了再卷整齊裝在小盒子里送人,儀式感里滿是情誼。
在書里見過一副春聯很有意思,上聯是“二三四五”,下聯是“六七八九”,橫批“缺一(衣)少十(食)”。窮苦人家的無奈,春節也只能自嘲作樂。
春聯是對聯的一種,自然要符合對聯的通則,包括字句對等、詞性對品、結構對應、節奏對拍、平仄對立、語意相關。還要緊扣“春”的主題,可以加入上一年和下一年的生肖,比如今年的春聯,見過一副“雞鳴天上登仙境,犬入云中喚寶山”,雞、犬代表了生肖的更替,暗示了新春,雞鳴、犬喚語意上相關,鳴對入、天上對云中、登對喚、仙境對寶山,聲律上,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大致是對立的,只有第三個字沒有對立,這在春聯中是允許的,不用像《唐伯虎點秋香》里的對穿腸,不到噴血不罷休。春聯重在寓意,朗朗上口,上聯和下聯的最后一個字是仄-平即可。
說到生肖,春聯中用“雙關”來表達屬相的也很有趣,比如“花開春富貴,竹報歲平安”這幅對聯是豬年的春聯,其中竹諧音豬,既將生肖藏入聯中,又因竹的文雅意象而顯得別致。
春聯中經常出現花、鳥、樹木或典故等,自古我們國家就善于托物言志,借助物象的寓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西方人同樣也有“萬物有靈”的觀念意識,只是表達方式不一樣。
劉勰《文心雕龍·麗辭》中說道:“造化賦形,支體必雙;神理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辭,運載百慮,高下相須,自然成對。”對聯易得,意境難求。小時候背《聲律啟蒙》,云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背熟了甚至小孩也能對對子,但意境就不一樣了,決定于一個人的讀書、歷世、氣格。
| 筆墨之美
古時文人都自己書寫春聯,內容和自己的身份、興趣、抱負匹配,不像現在,大家都去超市買印刷好的,雖然也有幾十種可以選擇,但意思基本都是求平安富貴的,加上字體都是字庫的,敦厚有余、變化不足,更談不上書法審美了。
“傳家有道唯忠厚,處事無奇但率真。”傳統讀書人家在春聯中會表達家風和態度,比如“忠厚傳家久,讀書濟世長”,“修厥德自求多福,慎乃儉微懷永固”,“文逢泰運,耕遇豐年”等等。
王文治春聯作品
清代“淡墨探花”王文治善詩文,袁枚贊其詩“細筋入骨,高唱凌云”,他寫的春聯大多淡泊心志,脫塵去俗。比如“墨池蘸雨春波碧,茶榻繙書曉日紅”;“活計敲詩讀畫,生機養竹栽花”;“楊柳畫橋深淺水,桃花春岸往來船”;“花穿石隙當窗艷,春和書聲隔院幽”等等,真可謂春聯界的一股清流。
與文人書房中的書齋聯不一樣,因春聯掛在門外,給大眾看,所以書體不宜草書、篆書,行書、隸書、楷書都可以,大多數人都可識別。但如果聯中書法能給人美的享受,可以忽略這一點,人們欣賞之余,自然會學著認讀草字、篆字,還是對書法的一種傳揚呢。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雖然不寫春聯,但新春與書法相關的活動卻很隆重。比如自平成七年(1995年)開始,日本漢字檢定協會在年底向民眾征集一個最能代表日本一年年度態度的漢字,由貫主森清范于12月12日前后,在京都清水寺使用斗筆書寫。每年1月2日全國舉辦‘書き初め’活動,大人孩子聚在一起使用毛筆書寫新一年的愿望與想說的話(這一活動源自宮廷書寫詩歌的形式,江戶時代以后在民間盛行)。新春2日至9日,還有由朝日新聞社主辦日本書道界最重要的展覽活動。
| 擇佳聯 選吉時
二十四寫大字,二十九貼倒酉(福字)……春聯張貼的時間各地不同,有地方小年就開始貼,有的地方是臘月二十九,大多數地區是除夕當天張貼,起得越早福氣越多,三十兒早上早早地打漿糊,貼春聯,迎春納福。
過去房子是院落,有正房、東西廂房,要貼的春聯很多,各個講究也不同。一般按照大門、正房、廂房來貼,正房、廂房中的不同房間也要選擇適合的春聯貼好。大門的春聯一般是迎春祈福為主,正房的廳堂則多是表現家訓的春聯。臥室、老人房間、書房,都應有專門的春聯。
一般來說,春聯都是紅色的,但如果三年內有白事,則不貼春聯,或者貼黃色、綠色、白色的楹聯,內容如“天下皆春色,吾門獨素風”,“雨滋杏蕊流紅淚,雪壓松梢帶素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