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按照書桌改造的時間線進行敘述,中間會穿插介紹各個階段的改造想法以及一些物品的介紹。
大三的時候,我就離開了父母,一個人住一套房子。房子的臥室原本就布置了定制的家具:床、雜物柜、桌椅、衣柜,再加上用來走動的空間,10 平方米左右的臥室,書桌的大小只有這么一點點??
改造前的桌子
正對桌子,左手邊是我的床(沒拍到),右手邊就是衣柜。當時桌面的東西還不算多:
小主機:個人組裝機,基礎參數:i7 6700、16GB、R9 380、固態 256+500GB,機械硬盤 1T。
海盜船紅軸鍵盤:型號 K65,現在海盜船京東旗艦店已經看不到這個鍵盤的身影了,當初看中櫻桃紅軸的無段落手感,以及 65 鍵設計占地小的特點才購入的。
優派 FHD 顯示器:型號 VX2457,也是個有一定年紀的顯示器了,1080p 的顯示分辨率這里就不推薦大家再去購買了。
宜家臺燈:簡索 LED 臺燈,現在各大宜家商場的書房照明區域仍在售賣這款桌面 LED 臺燈。
這套配置當時是為了處理視頻和輕度游戲而攢的,性能中規中矩。考慮到桌子比較小,特意選擇定制小機箱,不會占用桌面太多空間。鍵盤還有顯示器當時都是 因為預算不夠 看著心情來選,沒考慮太多,夠用就好。
不過可以看到,雖然東西不多,但是桌面的各種電源線、數據線已經亂如麻了,讓人看著很是心煩。礙于桌子跟隔壁的衣柜是釘在其一起,而且還是緊貼墻面的,所以能夠用來收納整理各種線材的空間幾乎為零。桌面的東西就算再怎么改變擺放的位置,都很難給人以一種「舒服」的感覺。
我的大學宿舍
大學期間,我對自己宿舍的桌面就已經做了很多改進和優化:各種物品分類擺放、各種線材整理捆扎,所以宿舍的東西雖然很多,但看上去井井有條,而且桌子本身也比較大,我甚至在自己的位置掛上了吊床。
整潔的桌面、整齊的線材
不過每次從學校宿舍回到家,看到自己的桌面,就會產生強烈的對比,讓自己覺得很不舒服:
書桌太小,幾乎沒有能夠拓展的余地。
書桌的布置沒有考慮理線需求,導致線材無處收納。
而且當時我對攝影、Xbox 游戲開始產生興趣,需要購置新的游戲機、顯示器、文件儲存設備……畢業之后,學校宿舍的設備也要搬回家里面。那時候我很苦惱,到底該怎么在現有的基礎上,去合理布置這么多設備呢?
直到某天,我看到了 B 站的一個視頻《每個創作者都應該有張木桌 | ZUOLUOTV | VLOG18》,瞬間頓悟:為什么要在那張小小的桌子上糾結布局呢?直接換成一張能夠由我安排位置的大桌子豈不美哉?
我在新桌子上面放的主要物件有什么?
兩臺主機(學校宿舍的+原本臥室的)
兩臺顯示器
Xbox One S
群暉 DS416play
其他物品,如音響、理線盒、飾品等
有多大的位置給新桌子?
測量了一下,舊桌子和衣柜轉移后,能夠留出 1.9m 寬的地方給新桌子,這么大的地方,足夠放得下上面列出的東西了。
原來的桌子怎么辦?
計劃把桌子跟衣柜強行拆分,衣柜放在還有點余地的雜物間,桌子放在雜物間的窗臺上,當置物柜。
Xbox One S、群暉 DS416play
Xbox One S:我不會說我是為了玩 荒野大鏢客:救贖2 還有 光環士官長合集 才入手的。
群暉 DS416play:自從喜歡上攝影之后,儲存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因為需要儲存多種格式的照片(RAW 原片以及精修后的 JPEG 圖片),所以考慮配一臺 NAS 作為數據存儲中心。群暉的設備入門門檻較低,而且擁有圖形化的控制界面,市場反映也比較好,所以就一步到位,入了這款四盤位的 DS416play,并且購買了四塊 8TB 的西部數據紅盤組成 raid 10 硬盤陣列,一勞永逸地解決了儲存空間不夠的情況。
LG 27UK850
LG 4K 顯示器:型號 LG 27UK850,選擇這個顯示器的原因,一個是因為 4K(修圖以及視頻處理),另一個是因為它支持 Thunderbolt 3 接口,并且提供 65W 功率的電力傳輸。這樣我的 MacBook Pro 與顯示器之間僅需要連接一根線,就能夠在保證供電的同時,獲得高分辨率的顯示效果(如上圖所示??)。
Magic Trackpad 2、FILCO 87 圣手2代雙模 茶軸
Magic Trackpad 2:蘋果的觸控體驗深得人心,MacBook Pro 的觸控板體驗已經讓我扔掉了鼠標,所以當 MacBook Pro 合起來放在桌面的時候,就需要 Magic Trackpad 2 來繼承這種優秀的觸控體驗了。有意思的是,通過購買這款觸控板,我獲得了一樣珍稀物件:蘋果官方黑色 Lightning 充電線。
FILCO 87 圣手 2 代雙模(茶軸):它最吸引我的地方,是能夠快速地在四個不同的藍牙設備之間切換控制,這樣就能夠在減少「線控」的同時,保證對多個藍牙設備的鍵入控制權。而且,大 F 的鍵盤被譽為退燒產品,買了大 F 的鍵盤之后,就不需要再在機械鍵盤方面去操心了,所以我選擇了一步到位。當然最終體驗也沒有讓我失望,設備間切換確實流暢,茶軸也能夠在游戲、打字辦公之間給予我最平衡的體驗。待我購入個性化側刻鍵帽之后,就再沒有在機械鍵盤上面發過燒了。
黑胡桃實木書桌,來源:時計家居
定制實木書桌:長 1.9m、寬 0.75m、高 0.75m、木板厚 8cm。參考了上面提到的 B 站視頻,也購入了同一家淘寶店的實木書桌,并根據實際測量的數據進行定制。其中,桌子高度的設置,我原本并沒有多大留意,僅僅是參考了公司辦公室桌子的高度,就把 0.75m 這個數據報給了商家,沒曾想過會產生奇效,具體情形后文會進行說明。
以上就是此次改造主要購入的幾樣物品,其他后續購入的物品會在后文繼續介紹。
桌子的組裝、物品的布置、線材整理、其他物品購置……這部分多以動手為主 沒拍照片 ,所以就不作過多闡述了,具體的安排以及想法在下一章節「改造完成」里面跟大家分享。
全家福
Ta Da!
窄小的舊書桌以及衣柜已經被拆分轉移,空出來的空間直接擺上了我夢寐以求的大書桌,桌上擺著我需要的和喜歡的東西。
奇效
前文說到的奇效,從上圖中可以看出來:我的書桌桌面跟我的床剛剛好在同一高度,這個效果我之前沒有刻意去設計,但一切就是這么剛剛好。
在日常工作、學習的時候,床成為了我書桌最好的延展,給我一種「擁有了一大片工作區域」的感覺,我能夠隨手把一些東西甩到床上,而不必擔心這些東西摔壞或者磕碰;在晚上睡覺前,書桌也成為了床的「一部分」,我可以隨手把看完的書籍、手機、平板電腦等東西直接伸手放在桌面上,而不用麻煩自己從床上起來去放好這些東西;甚至在睡覺的時候,不老實的我會把腦袋睡到書桌上……床和書桌這兩個表面的互補延伸,讓我這個強迫癥患者感到非常舒服!
說完了奇效,接下來我就分別把沒介紹過的其他物品、通電控制分類、理線效果分別跟大家進行分享。
SONOS ONE x2
SONOS ONE:平時我喜歡在網易云、QQ音樂上面聽歌,還喜歡聽電臺(國廣 Hit FM 的聽友們大家好),如此跨平臺式的聽歌方式,HomePod 是不可能做到的了,所以最終選擇了 SONOS ONE 作為我臥室的聽歌設備。有趣的是,SONOS 系列音響是通過 WI-FI 來聯網播放流媒體的,這兩臺小音響能夠在同一 WI-FI 環境下,能夠組合成一個音響系統,給臥室的音樂播放帶來環繞音效果。這個效果催使我又買了一臺 SONOS Play 5(如下圖??),放在客廳作為流媒體音源,這樣三臺 SONOS 設備在同一 WI-FI 環境下就能結合成一個整體,讓我在出入臥室和客廳的過程中,可以享受同一首歌的熏陶。Play 5 這里就不再過多介紹了,畢竟它已經不屬于我的書桌范圍了。
SONOS Play 5
MacBook Pro 2017、Xbox 手柄
MacBook Pro 2017:2017 年年底的時候買的,經常外出旅游、需要修圖的我,看中的是它的顏值、便攜性、系統穩定性,當時直接在京東分了 12 期,買的 13 寸 512GB 版本。
Xbox 手柄:入了微軟盒子,Xbox 手柄自然就不能缺。優秀的人體工學設計能夠讓我玩上一天的游戲都不嫌累,而且我也體驗過索尼 PS4 的手柄,手大的我實在是不能忍。黑色的手柄(套著藍色的硅膠套)是在大二的時候買的,當時用來接在電腦上玩 PC 游戲,白色的手柄是買 Xbox One S 配套的。這個「黑白組合」,在朋友來家里做客玩游戲的時候,再適合不過了。
明基 ScreeBar Plus、上下顯示器雙屏支架
明基 ScreeBar Plus:少數派以及很多數碼科技測評網站的標配桌面照明燈,這里就不再過多介紹了,想看測評的請點 這里。
上下顯示器雙屏支架:當初在考慮顯示器支架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左右布局的橫豎屏組合,不過在規劃的時候,發現桌面的東西有點多,左右布局會占用較大的空間。所以最終采用了這種上下布局的雙橫屏組合,下面的 LG 4K 屏幕作為主屏,用來修圖、游戲、觀影,上面的優派 FHD 屏幕作為副屏,用來瀏覽網頁、看行情、看直播。副屏我特意設置成一定的傾斜角度,方便坐在椅子上觀看,實際體驗下來,用來看直播、看行情的效果最好,一抬頭就能看,還可以活動自己的脊椎,避免長時間低頭。支架底部采用上下夾板的方式進行固定,夾板內側附有軟木墊子,不會對我的書桌造成損害。
RK 108 黑軸機械鍵盤、Anker 多口充電器、羅技 G100s、羅技 G502
RK 108 機械鍵盤 黑軸:這個機械鍵盤是大二的時候入的,現在已經下架,找不到購買鏈接了。目前接在大主機上,并且已經淪為 LED 氛圍燈展示工具。
Anker 多口充電器:也是很多桌面黨的標配了,USB-C 口支持 PD3.0 快充,剩余其他插口支持 QC3.0 快充,我的很多電子產品都是通過它來充電的。有時候外出旅行也會帶上它,能省下不少的充電頭呢。唯一的缺點是沒有集成插頭,只能拖一根電線來跟墻面插座連接了。
羅技 G100s:忘記啥時候購入的了,感覺已經伴隨自己很多年。左右對稱的設計,手感中規中矩,目前接在我的小主機上。
羅技 G502:一代神器,大二的時候購入,目前接在大主機上。記得當初拿它來打 CS:GO、守望先鋒,那個手感是真的好,極力推薦 FPS 類玩家購買。
宜家理線盒、大主機
宜家理線盒:某天逛宜家商場的時候買的,沒留意叫啥名字。盒子兩側有「出線口」(上圖可以看到其中一側??),電線可以從這里拉出來,多余的部分就塞到盒子里面。這個盒子本身沒有任何供電功能,僅僅是一個塑料盒子,所以我在里面又布了一個排插。這里我更推薦大家購買公牛的 插座收納盒,里面自帶排插,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大主機:個人組裝機(原學校宿舍用),i7 4790k,8GB,R9 295x2,固態硬盤 256GB,機械硬盤 3T。幾年前的配置了,但性能還過得去,畢竟前卡皇 R9 295x2 的威力還是挺猛的。因為現在已經不怎么玩 PC 游戲了,所以也就沒有再做配置更新。目前這臺機器作為老游戲回顧機,依然在發揮余熱。
一些小玩意
Apple Watch 磁力充電基座:Apple Store 購入,相信我,這個東西不值得買,當時也是頭腦發熱才買的這個東西,后來才發現網上一堆比它更便宜、更實用、更精美的替代品。
玩具車和鋼鐵俠:朋友送的,剛好放在在群暉上面陳列。鋼鐵俠后腦勺那里有個開關,打開之后,眼睛還有胸口的方舟反應堆會發光,晚上看起來有點酷。
新天鵝堡金屬立體拼圖:也是朋友送的,花了三天的時間拼起來,放在亞克力盒子里面陳列,挺精美的小玩意。
桌底便捷插座、紫米無線充電座
桌底便捷插座:很久以前從京東購入的,現在應該已經下架了。因為原來配套的 3M 膠不知道放哪去了,所以目前這個插座暫時用透明膠固定在桌子底部,后續我會另行購買 3M 膠,把它粘得好看些。這個插座能夠給部分電器(例如風筒、風扇、暖水袋、滅蚊燈等)提供電力,同時又能很好地隱藏起來,避免對桌面的布置產生影響。
紫米無線充電座:采用 QI 無線充電協議,能夠為 iPhone X 提供 7.5W 的無線快充,而且顏值不錯,磨砂底面以及玻璃正面面板都讓這個「小餅干」顯得特別精致。而且它還能給我的新一代 AirPods 充電,「一餅多充」讓我毫不猶豫地把它加入購物車。
在我的桌面,很大部分都是電子產品,都需要用電來維持它們的「生命」。我把這么多需要用電的設備分為了兩大類??
常開用電類:這類電子產品需要處于長時間通電狀態,非特殊情況是不會切斷他們的電源的。
常關用電類:這類電子產品平時的電源處于斷開狀態,需要用到它們的時候才接通電源。
用電分類
這樣一來,布局起來的思路就很清晰了。首先通過兩個排插,把這兩類電子產品的電源線聚合起來,然后在墻面插座上,安置一個「一轉二」分控插座,把聚合兩類電子產品的排插分別接到「一轉二」分控插座上,最終效果就是能夠通過「一轉二」插座上的分控開關,分別控制兩大類電子產品的電源了。
「一轉二」分控插座
當各種設備買回來之后,我的書桌也經歷過一兩天的「凌亂期」,主要是各種各樣的電源線、數據線缺乏有效整理,在桌子邊緣亂成一團。
經過對線材的梳理,把凌亂的線材梳理出以下幾類??
設備電源線
網絡數據線
視頻數據線(如下圖所示??)
視頻連接圖示
設備電源線、網絡數據線都比較好弄,如果不夠長,直接上網買延長線進行延長就好。最讓我頭疼的是各種視頻數據線,又粗又硬 嘿嘿 很難整理,又不敢過度彎曲怕弄壞線材,而且視頻數據線不能隨意延長,否則有一定幾率出現視頻信號不穩定、畫質降低的情況。
最終經過對原裝視頻數據線材的測量和粗略布置后,決定采用以下方案??
LG 4k 顯示器 —— Thunderbolt 3 數據線 —— MacBook Pro
LG 4k 顯示器 —— 雙頭 DP 數據線 —— 小主機
LG 4k 顯示器 —— HDMI to miniDP 數據線 —— 大主機
LG 4k 顯示器 —— 雙頭 HDMI 數據線 —— Xbox One S
優派 FHD 顯示器 —— 雙頭 HDMI 數據線 —— 小主機
優派 FHD 顯示器 —— VGA to miniDP 數據線 —— 大主機
這樣的配線方案也是作出了很大的妥協后才確定下來的,如果不是因為數據線材長度、傳輸畫質影響 還有費用 的原因,我應該能夠選擇更高規格的線材進行布置。
宜家理線槽、宜家理線盒
待配線方案確定后,就進入布線、理線環節了,我分別把常開用電類和常關用電類的線材,使用兩個排插在不同的地方進行聚合。
常開用電類:使用普通排插,在宜家理線槽進行聚合。
常關用電類:使用防電涌排插,在宜家理線盒進行聚合。
PS:這個理線槽事通過螺絲鉆孔進行固定的,這也是這么多物件里面,唯一對我書桌造成物理傷害的。鉆固定螺絲孔的時候很心疼,但是為了整潔,忍過來了。
夾線扣
夾線扣:類似扎帶一樣的設計,但又具備解鎖機構,能夠隨意地開合,方便取出、收納線材,而且最大收納口徑很大,能夠同時納入多根線材。夾線扣底座附有泡沫膠,可以輕易地粘貼在光滑表面上。
對于在聚合區域之外的線材,我選擇使用上面介紹的夾線扣進行整理、收納。當時我一口氣買了 30 個這樣的夾線扣,把書桌靠墻的兩側粘了個遍,再把桌子邊緣附近的線材全部收納到夾線扣里面。有了夾線扣,就像給線材設置了「公路」,所有的線都必須在夾線扣里面穿過,再到達指定的位置,看上去就很舒服了??
線材「公路」
顯示器支架上面的數據線、電源線,我選擇使用支架配套的數據線整理夾和鐵絲進行線材收納、固定,效果也是很不錯的??
數據線整理夾、鐵絲
最終,我的臥室書桌由過去的小、亂、雜,變成了現在的寬敞、整潔、舒適。以前坐在書桌前,我根本沒有去工作、去思考、去創造的動力,如今我愿意一整天都耗在書桌前,去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務,去把我的奇思妙想變成現實。這前前后后確實花費了不少的??,但是我覺得,只要自己覺得舒服、自己喜歡這樣,那么這就值得。
更何況,這樣的布置,應該不會讓人覺得很難看吧?
PS:附上一張本人某個周末的書桌生活記錄圖??
我的周末
這是我的第一次投稿,在此感謝大家的閱讀,希望我的布置思路能夠給大家帶來一定的啟發,也希望大家的生活能夠越來越精致,越來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