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我不想做后勤兵,只想跟男同志一樣上陣殺敵!”
1950年4月某軍區醫院里,一位叫郭俊卿的女同志從床上起身向上級下跪認罪。這名女同志叫做郭俊卿,數年前,她女扮男裝化名“郭富”加入軍隊,立下赫赫戰功。直到1950年4月份,她被送進醫院才拆穿了女兒身。
“郭富”,本名郭俊卿,雖身材矮小卻立下赫赫戰功
這等英雄事跡,和民間傳唱的花木蘭何其相似!
她為何要加入軍隊,又有著怎樣的光輝故事呢?
一切都要從上世紀三十年代說起。
1931年,郭俊卿出生在遼寧省的凌源縣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她出生的這一年,9·18事變爆發,整個中國境內局勢動蕩。在這種混亂時期,人們的日子原本就不好過,而郭俊卿的家庭更加貧苦。
郭俊卿一家中住的是茅草屋,沒有牲畜、只有二畝薄田。
在當時,如果沒有牛用來耕地,農民們是十分辛苦的。再加上麥種品質并不算太優良,他們只能看老天爺的臉色吃飯。
但盡管生活艱苦,郭俊卿有一對愛她的父母,有食物總是竭盡所能地先讓郭俊卿先吃,所以生活還是很有希望的。
然而就在郭俊卿出生后不久,反叛分子就占據了包含遼寧省在內的諸多東北地區大肆征收糧稅,人民叫苦不迭。一開始,郭家人認為繳納糧稅也是一種保障,便定期繳納,沒有起過搬走的念頭。
然而在天災到來時,反叛分子卻并沒有管他們的死活。
1938年,一場山洪將郭俊卿家的茅草屋和田地全部吞沒。天災加上人禍,徹底地破壞了這個原本溫馨的家庭。當因趕集逃過一劫的郭父凝視著被山洪吞沒的家和田地時,不由得摔坐在地上放聲大哭!
他為之奮斗了一生的家也沒有了!
但即便再怎么絕望,一家人也還是要生活的。無奈之下,郭父只能帶著妻女來到內蒙古投靠遠房表哥。最終,郭父的遠房表哥收留了他們,還為郭俊卿的父親在地主家中找了一份長工的工作。
然而,他不知道他的善心,會將自己的遠房表弟送進鬼門關!
成了別人的長工,郭父自然只有被壓迫、剝削的份,每天回到家中都累得倒頭大睡,工錢卻時常缺斤短兩。
日子雖然辛苦,但能填飽肚子,一家人便已經知足……然而,噩耗卻再一次降臨在了這個家庭身上。
天空飄起雪花,時間轉瞬來到了寒冬。經過一年的辛苦打拼,郭俊卿和妹妹終于穿上了有棉絮的棉襖,歡欣鼓舞地期待著新年的到來。
然而,比新年更早到來的是父親的死訊。
郭父在砍柴的時候不幸受傷,地主非但沒有讓他休息還強迫他繼續工作。
哪知酷寒中發熱暈倒,生命危在旦夕。地主見癥狀嚴重才允許郭父回家休養,卻不愿給父親請醫生。就在郭父被送回家的當晚,便抗不過病魔,漸漸失去了意識……
郭俊卿氣不過,找到地主家中討要說法。誰知那地主竟倒打一耙,稱郭父非但沒有薪水,還欠了他一屁股債,要賣掉郭俊卿抵債……
郭俊卿這才醒悟過來,地主不過是欺負他們無權無勢罷了!她奮力掙開地主的手跑了,回到家后,她懷著悲痛埋葬了父親,便帶領一家人逃亡,來到了林西縣投奔大伯。
大伯給了郭俊卿母女一個安身之所。
自那以后,身為長女的郭俊卿便扛起了養活整個家庭的重任,她不惜扛麻袋、倒夜香。然而,那畢竟是一個舊時代,許多地方是不收女孩干活的。人家看她身嬌體弱,根本不愿意雇傭她。
郭俊卿無數次地痛恨:為什么她不是男人?
為了不被小瞧,郭俊卿在身上塞稻草,把自己整得像個虎背熊腰的男人……但即便如此,力量也依舊微小。賺來的工錢十分微薄,遠遠不夠郭俊卿養活家人。
因饑寒交加,郭俊卿的妹妹終究沒能活過那個冬天……
父親、妹妹的死亡,讓郭俊卿看清了舊社會的兇殘。她深惡痛絕,迫切地想要改變這一切。而解放軍的到來,真正地讓郭俊卿看到了推翻舊社會的希望。
她向母親說:“我要參軍!”隨后,便不顧母親的意愿離開家鄉,翻山越嶺來到駐守林西的縣支隊報名參軍。
郭俊卿(右)
此時的郭俊卿只有14歲,遠遠達不到參軍的年齡。因為家庭貧困,營養攝入不足,身體也顯得十分瘦小。
軍隊會收下她嗎?她的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名字、性別、年齡?”
“郭富!男,16歲!”
負責報名的人上下打量著郭俊卿,放下了記錄用的筆,嘆了口氣:“小兄弟,你這身體素質達不到要求呀。”
一聽這話,郭俊卿瞬間急了:“我還年輕!還會長的!”
“那你便等長大再來。”
見招兵的人不招她,郭俊卿瞬間紅了眼圈。她狠狠地擦了擦眼淚,轉身就走。
然而,她卻沒有放棄加入部隊。
沒過多久,部隊便因為任務要調離林西縣。軍隊收拾行李離開時,郭俊卿便一直跟在部隊后面,就這樣寸步不離地跟了好幾天。部隊的領導見她有如此毅力,只好破例收下她,讓她在部隊里擔任警衛員一職。
如愿進了部隊后,郭俊卿激動不已,連說不能辜負領導的信任。之后她的表現,果然也做到了這一點。她在訓練時專注積極,日常生活里也十分照顧戰友:戰友累了,她便主動幫戰友扛背包、扛槍。
她和戰友同吃、同住。
同時,郭俊卿也深知隱瞞身份的重要性。她認為,自己得到的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的“女扮男裝”,等自己的女兒身份暴露后,她的從軍夢就將化為虛影——就像那些發現她是女孩,就將她趕走的監工一樣。
因此她平時非常謹慎。洗澡、上廁所這一類較為隱私的事情都要避開其他人,睡覺時更是警惕不已:從不脫衣服,會將刺刀放在枕頭下,讓后把槍橫自己在戰友之間。
這樣的行為,無疑使戰友們無法理解。
戰友們合計了下,都覺得郭富這小子不對勁,平時總是扭扭捏捏得放不開。有一個戰友便提議,幫助她融入軍隊。
于是戰友們便熱熱鬧鬧地和郭俊卿鬧著玩,首先由一名戰友大大咧咧地摟住了郭俊卿的肩膀,誰知還沒等其他人說話,郭俊卿便臉色一黑,推了戰友一把。下一刻,只聽“刷”的一聲,一枚刺刀擋在了戰友身前。
戰友們都嚇到了,誰也沒想到只是開個玩笑,郭俊卿為什么會生這么大的氣。
郭俊卿也知道自己做得過了頭,但為了維護自己的隱私,只能冷著臉走了。自那以后,大家再也不提這茬了。
郭俊卿深知自己在體能方面比不上男同志,因此對自己的要求十分嚴格。除了部隊要求的訓練以外,郭俊卿還會給自己“加訓”。
實際上,在當了一段時間的警備員后,組織為體型嬌小的郭俊卿分配了一項新工作——通信員。通信員的任務很簡單,就是將信送到各個軍營,這無疑需要用到馬術。
而郭俊卿,就被安排學習馬術。一開始,郭俊卿和戰馬沒有絲毫默契,但架不住她“練不死,就往死里練”的訓練信條。很快,她在通訊兵中脫穎而出。
朱老總和郭俊卿(左)
因此,在入伍后的第二年,一項重要的任務便落到了郭俊卿的肩膀上。
1946年,國內全面內戰爆發,國民黨反動派勾結當地賊匪,向熱河展開進攻。郭俊卿所在的部隊因人數太少,幾度落入下風。為了守護勝利的果實,上級要求郭俊卿前往白音木圖,將一封求援密函送到,將國民黨反動派和賊匪一舉拿下。
當郭俊卿從上級手中接過信件時,她便知道這封信代表著什么——上級將一項責任交到了她的雙肩。
她絲毫不敢懈怠。
于是在寒冬冷厲的夜風中,郭俊卿跨上馬背,緊握著韁繩。經過一夜的快馬加鞭,終于將信函送到。但因長途跋涉回程時馬兒不幸累死,郭俊卿便卸下馬鞍,一路艱難地走回軍營。
在回到軍營后,戰爭早已勝利。經過戰友的描述,郭俊卿才知縣支隊接到密函后竟連夜出發,將國民黨和賊匪打了個措手不及!
就是委托郭俊卿的上級,也曾料到她竟能提前完成任務。得知我方傷亡甚微后,立刻給郭俊卿記了一功。
自此以后,郭俊卿的馬術也算是在上級心中“掛了號”,每次有緊急任務都會找到郭俊卿。而郭俊卿也從未辜負上級的期望,一人一馬勇闖戰線,從未畏懼過。
她還因此受到過首長的贊揚。
以郭俊卿為原型的電影
漸漸地,我軍也從各處繳獲了電臺,送信兵這一職位漸漸不被需要。在部隊整編后,郭俊卿被編入了步兵營,成為了一名步兵戰士。
她跟隨解放軍四處奔走,為了全國民眾謀幸福的時候,郭俊卿還懷著“報仇”的想法。也想過那個逼死父親的惡霸地主,想要親手將他從高高在上的位置上掀下來,為父親報仇!
然而,1948年的一個夏天,母親寄來的一封信卻讓郭俊卿熱淚盈眶。
母親稱逼死父親的地主已經被政府鎮壓,鋃鐺入獄。母親還在信中表示,希望郭俊卿能夠回到家鄉,像一個普通女孩那樣成婚。但看完信件后,郭俊卿卻沒有這么做。她對戰友們說,
“是解放軍,是共產黨給我報了仇!我想去前線打仗,只有這樣才能報答黨的恩情!”
到了戰場上,郭俊卿果然勇猛無比,沒過多久她就升級成為了班長,在她帶領下的4班,還曾被評為“戰斗模范班”,之后,她又因指揮有功升職為連隊文書、機槍連副指導員。
然而,郭俊卿的累累戰功,確是拼了命才換來的。1948年9月的遼沈戰役中,郭俊卿帶領的團負責阻擊。
炮彈的轟鳴聲如雷貫耳,四面冒出濃煙和火藥味。在這種極為惡劣的環境下,面對11個師的重火力圍攻,郭俊卿戰斗三天三夜,堅決不下戰線,堅持到了兄弟部隊前來支援。
1949年2月,郭俊卿所在部隊被編入第四野戰軍,進行全國解放革命戰爭。
當部隊行至渡江時,因沒有橋梁,部隊只能選擇淌水渡河。
此時的郭俊卿不巧來了月事,可怎能因自己一人耽誤解放大事?她不但沒有喊一聲苦、叫一聲累。還背上了一名傷員,忍著痛苦趟過了至腰深的刺骨河水。因為部隊內傷員太多,她還來回了好幾趟。
正是這次遭遇,使她子宮進入了陰寒之氣,最終喪失了生育能力。
1950年5月,因疼痛難忍,郭俊卿終于病倒……
醫生來到后,對她進行檢查的時候,才發現這位戰士竟然沒有男性特征,而且還患了嚴重的婦科疾病!因此,才發現了郭俊卿一直以來隱瞞的身份。
在軍區領導前來探望時,郭俊卿忍著痛苦下床祈求領導原諒。卻不想領導非但沒有責怪郭俊卿,還夸贊她是“巾幗英雄”!
自那以后,郭俊卿恢復了女軍人的身份,還隨軍作戰,一生共立下特等功勛1次、大功3次、小功4次。她還曾受到毛主席的夸贊,中央軍委授予她“全國女戰斗英雄”、“現代花木蘭”等榮譽稱號。
然而,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這名“現代花木蘭”最終選擇了孤身終老。
趙興元
曾經,郭俊卿曾經對戰斗英雄趙興元產生過好感,但,郭俊卿最終選擇了單方面結束這段感情——因為她早就因為曾經的婦科疾病切除了子宮,不能給任何人一個完整的家庭!
之后,郭俊卿的老排長曾表示不介意,并向她求婚,也被郭俊卿拒絕了。因為,她不想耽誤任何一個戰友……
在戰爭結束后,郭俊卿應組織安排的服裝廠擔任廠長,隨后又到民政局擔任局長。她曾經領養過一個女兒,對待女兒十分愛護,然而她為人正直,從不會拿職位為女兒謀福利,兩人的關系還因此一度僵硬。
1981年,郭俊卿退休了,她在江蘇常州定居。然而,曾經留下的舊疾無時不刻地折磨著這位可敬的老兵,沒過多長時間,她便因病重被送進了醫院。
1983年9月23日凌晨,郭俊卿在南京病逝。
她死后,大家發現,這位可敬的老兵的全部資產只有80元錢。
即便是身處高位,她也真正地做到了無負今日、無負民望、無負國家。這樣的兩袖清風,無疑讓人感動不已!
正是因為有無數個像郭俊卿這樣的愛國者,前赴后繼無畏地投身戰爭,才會有我們今日的幸福與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