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爭時期,國民黨和共產黨的恩怨頗深,蔣介石更是將毛主席視為頭號大敵,他對于毛主席的研究,從來沒有停止過。
蔣介石與毛主席關系最“親密”的時期,就是國共合作,抗擊日本的階段了。但是抗日戰爭結束后,蔣介石又開始了針對共產黨的計劃。
1947年間,蔣介石下令猛攻延安,由于敵我實力懸殊,毛主席暫時退避,選擇了棄守延安。于是,蔣介石成功地攻下了“革命的搖籃”。
這也是蔣介石一生中,唯一來到延安的一次。在延安的日子里,他也深入了解到了毛主席的生活。而得到的結果,讓他非常吃驚。
在蔣介石到達延安前后,到底發生了一段什么故事呢?關于毛主席的生活,他又發現了什么問題?
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趕出了中國。這是中國人民的勝利,也是共產黨和國民黨的勝利。中國迎來了一片和平和景象,但是在和平之下,還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動蕩。
抗戰結束后,蔣介石向毛主席發出了邀請,希望他可以來重慶參加談判。這個消息,看似友好,卻隱藏著蔣介石的險惡用心。
蔣介石一直想主導新中國,讓國民黨成為新中國唯一的掌權人,毛主席的存在,是他霸業路上的最大障礙。
共產黨的人員,都奉勸毛主席不要前去。如果被蔣介石伺機扣下,共產黨的形勢,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毛主席也知道蔣介石的邀請,就是擺了一桌鴻門宴。可是他還是選擇了前往重慶,他想為新中國爭取一下來之不易的和平。
在臨走前,毛主席甚至做好了被軟禁的準備。他召開了一場會議,將陳云同志,彭真同志,劉少奇同志等人,全部進行了提名。
簡單來說,毛主席如果出什么問題,就會由他們來代替領導共產黨。而毛主席,則與周總理等人,坐飛機前往了重慶。
這一場談判,毛主席不能不去,他也不想給蔣介石發動戰爭的借口。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等人到達了重慶,歷史上著名的“重慶談判”時間開始了。
會議似乎召開得很圓滿,蔣介石也簽訂了“和平協議”。但實際上,他早就做好了與共產黨開戰的準備。
沒過多久,蔣介石便撕毀了與共產黨簽訂的協議。國民黨和共產黨的戰爭,也爆發了。1947年3月7日,國民黨和共產黨的談判徹底失敗。
1947年3月11日,為了給共產黨一點“教訓”。蔣介石直接下令,讓國民黨軍隊開始向延安進行轟炸,意圖摧毀共產黨的革命圣地。
蔣介石手下的大將胡宗南,率領二十萬國民黨軍,開始向延安進行攻擊。而毛主席正在延安,局勢也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就當胡宗南正準備一場“血戰”的時候,毛主席卻下達了十分意外的命令。共產黨不準備與國民黨發生戰斗,而是選擇了撤軍,放棄延安。
很多人對撤軍都無法理解,毛主席在動員大會上說:“蔣介石要的是延安,我們就給他延安。我們不要地盤,我們要消滅他的有生力量,失去了延安,我們將會拿到整個中國!”
毛主席的豪邁鼓舞了很多人,延安的撤軍計劃也開始進行了。而胡宗南將大軍準備就緒以后,卻最終撲空了。雖然說,國民黨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延安,他們卻一點收獲也沒有。
而胡宗南,甚至將勝利的報告都寫好了,聚集了二十幾萬大軍的結果,就是中了毛主席的空城計。胡宗南糾結了很久,還是決定要“謊報戰功”。
戰報送到了蔣介石的手上,也讓這位國民黨的領導人產生了誤判。他以為,胡宗南真的取得了大勝,將共產黨打得大敗而逃。
對于這位老對手失敗,蔣介簡直是欣喜萬分。他在重視毛主席的同時,也懷揣著輕視的心情。因為在蔣介石的心里,毛主席是農民出身,甚至連他手下的軍官都比不上。
而國民黨最大的敵人,恰恰就是這位在群眾中走出來的偉人。攻克共產黨的革命圣地后,蔣介石迫不及待想要去延安看看,他也想了解一下,毛主席到底是什么樣的一個人。
胡宗南聽說蔣介石要來延安,頓時也緊張了起來。因為延安的戰局,他是再清楚不過的了。他根本沒有打敗共產黨,只是撿了一塊他們讓出的地盤。
胡宗南和蔣介石
而且在胡宗南的眼里,延安實在是太貧困了。這里的生活條件,以及經濟基礎,都沒有辦法和國民黨的重城相比。
為此,胡宗南十分細心地準備了招待物品,他怕蔣介石不喜歡,還特意派人從遠處調來了大批的物資,來供給蔣介石巡查時的生活需求。
為了裝作國民黨大勝的樣子,胡宗南還找人裝起俘虜,只是為了將戲演得更全面一些。胡宗南準備得很充分,只剩下等待蔣介石的到來了。
1947年8月7日,蔣介石乘坐飛機前往延安,這是他第一次來到延安。
蔣介石來到延安的想法有很多,他想了解毛主席的生活,只是一方面,他也想借此機會來鼓舞士氣,同時再打擊一下共產黨的民心。
國民黨也是中國的軍隊,并不像日本侵略者,對于國民黨接管延安,當地群眾并沒有什么反響。
何況毛主席在離開時,也向群眾囑咐了很多,國民黨是想和共產黨爭鋒,并不是想殘害中國人民。
雖然戰爭的影響很大,但人民并沒有因此背井離鄉,這也算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國民黨到來以后,群眾還是老樣子地在生活著。
過了幾個小時,飛機便抵達了延安,蔣介石下了飛機以后,便在胡宗南的接待下,引導進延安城中。這次延安之旅,讓蔣介石吃驚的地方很多,也給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城中休息了一天,蔣介石對胡宗南也進行了嘉獎。到了第二日,蔣介石便開始游歷在延安城中。首先,他便拜訪了共產黨培養人才的地方,也就是“抗大學校”。
這座學校,也被國民黨稱為敵軍的“黃埔軍校”。但實際上,這座學校和蔣介石想的完全不一樣。
學校的基礎設施,實在是太破舊了,雖然學校的環境很干凈,但是從黑板到座椅板凳,都顯得十分殘破。
就是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共產黨竟然能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而在條件上十分優越的“黃埔軍校”,卻遠遠比不上“抗大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
蔣介石對這一切都十分疑惑,他向周圍的人,問出心中的想法。可沒有一個人,能解釋這個問題。
而蔣介石看到的,也只是一個空蕩蕩的學校,他還遠遠不知道,學校中的學生,在平時又在過著什么樣的生活。
學生們不僅學習環境差,連生活條件也特別地艱苦。他們不僅要種地生活,還要去做工作,蓋房子。因為毛主席對他們說,這也是一種學習。
而國民黨學校出來的學生,是不可能做這種事情的,他們基本上都具備著顯赫的背景,更是心高氣傲,絕不會放下身段去做什么農活。
抗大的學校帶給蔣介石的吃驚,引起了他深刻的反思。離開學校以后,蔣介石一行人,又來到了田地之間。他看見不少農民都在積極地耕種著,一切都顯得欣欣向榮。
延安地區的農業很發達,共產黨就是憑借著生產力量,也供養了一批又一批的軍隊。在抗戰時期,國民黨對共產黨的壓迫依然存在,在困難的時候,共產黨的將士們甚至都吃不上飯。
為了解決這種問題,毛主席便帶領著一批又一批的人,進行開荒種地。種出來的糧食,養活了很多人。蔣介石實在是想不明白,共產黨究竟是怎么做到這種事的。
為了解除心中的疑惑,蔣介石不停地詢問身邊的人。可是周圍的軍官們,并沒有說出什么能解除他疑問的答案。
蔣介石在田邊巡查時,正好發現有一位路過的農民。他和顏悅色地將農民叫過來,想和他簡單地聊幾句。
農民看見一群穿著嶄新軍裝的人,還顯得有些緊張。蔣介石安慰了他幾句,便直接問他,生活中見沒見過毛主席。
一聽到毛主席的名字,農民頓時眉飛色舞地說:“見過,見過,我們還一起種過地呢。”
聽到農民說毛主席還會種地,蔣介石又傻眼了,他怎么也沒有想過,身為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竟然會跟著農民一起種地。
對于農民的答復,蔣介石是半信半疑的。他也懷疑農民是在“吹牛”,因為他實在是不敢相信,毛主席會跟著農民一起種地。
再繼續的尋訪中,蔣介石又來到了一處棗園。他看到棗園正有人,便又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上前詢問農民,平時會不會看見毛主席。
農民的回答,讓蔣介石有些失望。農民表示,他不僅見過毛主席,還經常看到他來吃棗子。蔣介石又問了一句:“他會給你們錢嗎?”
農民不停地點頭,他告訴蔣介石,每一次毛主席吃棗子,都是給錢。我們即使不要,他也會硬給我們。
到這個時候,蔣介石已經漸漸相信,毛主席是真的和群眾打成了一片。這對于國民黨來說,是無法想象的。
不僅如此,蔣介石還聽說,共產黨的很多領導,都會在固定時間幫助農民們干活。同樣被國民黨視為頭號大敵的周總理,還在工作中,獲得過“勞動模范”的稱號。
延安地區的一切事情,都在沖擊著蔣介石的神經。他不僅沒有為打下延安而開心,反而開始為國民黨的未來而擔憂。逛了一會,蔣介石便提出,要去毛主席住過的地方看看。
等到了指定地點以后,蔣介石又是一臉的不可思議。他實在無法相信,毛主席竟然在一個破舊的窯洞中生活。
蔣介石走進窯洞,看著黑漆漆的環境,破舊的窗戶和土炕,處處都留著生活的痕跡。
蔣介石在屋內,還看見了一些毛主席的書法。這也讓他確定,國民黨的最大敵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與他對抗的。
回想起國民黨的富貴生活,再看看共產黨的艱苦條件。蔣介石似乎是找到了,為什么無法消滅共產黨原因,這支扎根于群眾的隊伍,實在是太可怕了。
這一天的行程,完全出乎蔣介石的想象。他原本的喜悅心情,也隨著對毛主席的深入了解,消失得一干二凈。這一天,他更改了所有的行程計劃,在當天就返回了重慶。
蔣介石也發覺了胡宗南的謊言,他沒有進行拆穿。蔣介石認為,對胡宗南進行懲罰,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畢竟他還要在延安地區,與共產黨進行著戰斗。
回到了重慶的蔣介石,一瞬間蒼老了很多。這是他第一次前往延安,也是人生中唯一的一次。雖然蔣介石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但是他與共產黨爭鋒的決心,還是沒有改變。
蔣介石離開了延安,但是胡宗南還在當地。正如毛主席所預料的一般,胡宗南的軍隊,完全被牽制住了。
共產黨先后在50天內,發動了多次的戰爭,幾乎是接連大捷,胡宗南的軍隊,被殲滅了一萬多人。
在兵力占據優勢的情況下,他們依然不是共產黨的對手。他們完全失去了方向,只是在陜北高原一陣亂打。
而共產黨的軍隊,也將被動防御的趨勢,轉變為向國民黨進攻的趨勢。國民黨和共產黨在戰爭的大局上,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胡宗南被打得接連敗退,西北野戰軍于1948年4月21日,成功奪回了延安。但是這種戰局,也不過是國民黨軍潰敗的開始,最終,共產黨還是勝利了。
在晚年中,蔣介石說過這樣一段話:“雖然我失敗了,但是我并不恨共產黨,因為國民黨,已經失去了信仰……”
參考資料:
1. 蔣介石唯一一次到延安:被毛澤東所住的窯洞震驚{中國新聞網}
2. 蔣介石秘訪延安“登門取經”[J].晚報文萃,2016(1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