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路,走不走得穩,主要看親人;走不走得遠,主要看朋友。
這世上最容易的事兒,就是以”為你好“的名義,開解他人。可很多人認為的“好”,是自己認知觀念里的“好”, 不一定對他人就一定適合。念叨著”為你好“的話千百遍,不如做一件真正”對你好“的事兒。親友找我們傾訴,需要的更多是寬慰,是支持他已經內心有決定但尋求支撐的心思。所以,生活中太過于”好為人師“可要不得,尤其是戀愛結婚這種大事上。某件事,別人沒那么多心思,但我們可能會覺得他心思不純。一句話,一頓飯,一件禮物,就可能會引發無數的猜想。凡事想得太多,思慮得太多,計較得太多,累的終究還是自己。人與人相處,很多事情都是自然反應,很多事情真的是純粹簡單。人無完人,更何況自己不也是經常考慮不周嗎?自己不也是很多時候身不由己做了些違心的事兒嗎?自己不是也有一時鬼迷心竅犯糊涂的時候嗎?人是善惡的綜合體,善人,偶爾也可能會因種種原因冒出惡的念頭,不要輕易去試探人性。狗急跳墻,兔急咬人,在遇到特殊情況下,再好的朋友,也有可能因為利益而舍棄你。平時待人以真誠,但也不能百分百把自己全部的底線都交代給別人。不要對旁人過于苛求,我們自己,本身也有一大堆缺點和不足。家人、朋友幾十年如一日待我們如故,不是我們完美無缺,而是他們的包容、不計較,才讓這份情誼得以長長久久地維系下去。就像童年時期,一顆糖就能換來半天的開心,長大后,一套房也未必能換來發自內心的笑。人越成熟越發現,讓我們難以忘懷的,可能并不是什么人生大事件,反而是某件小事里的感動,某個瞬間的釋懷放松。年輕時,我們看重的那一點利益,多年后再回想,其實不值一提。
我們會發現,那些錯過的沒能及時珍惜沒能去做的,甚至因為一點利益而造成親人、朋友之間隔閡的,都會成為余生念念不忘的憾事。
我們或許可以為這些憾事找到很多理由,可終究,還是過不了內心的那一關。
歲歲年年,那些小事,反而愈發地讓人懷念起來。
生老病死,各種挫折甚至劫難,可能我們也會陸陸續續地經歷。有人難著難著心如死灰,磋磨了脾性,眼里沒了光,心里沒有了希望,日子沒了盼頭,余生也就得過且過地將就下去了。而有的人,即便經過了生活千百遍的風雨洗禮,依然還堅定著好好活下去的念頭。只要人還在,就有翻盤的希望。向前看,過去的就讓它過去,不管是好的壞的,不要總是回頭看,不要總是念叨過往的恩恩怨怨。向前看,腳步往前邁,才會有新的生活,新的故事,新的希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