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武俠故事都是有“套路”的,甚至可以說其中大部分的情節都已經被“公式化”,比如主角一開始都是平平無奇的存在,然而他意外得到了某些神功,接著陰差陽錯地擊敗了某些大反派,最終抱得美人歸,武俠故事不外如此,要如何在套路化的情節中寫出新意,那便十分考驗作者的想象力了。
很明顯,金庸的故事就做到了出人意料,比如《神雕俠侶》中的設定就十分大膽,如果說故事前期小龍女被尹志平(后更名“甄志丙”)欺辱的情節已足夠讓人意外,那么楊過被斷臂的情節更是意外中的意外,誰能想到金庸居然會讓身為主角的楊過被郭芙斬斷一臂。
(楊過、郭芙劇照)
這也是多數讀者不解的地方,為何金庸要如此安排?
一、天殘地缺之說
要說金庸全書最命苦的男女主角,除了蕭峰與阿朱之外,就數楊過和小龍女了。
楊過和小龍女的結局雖然是相對不錯的,但也遠遠談不上“圓滿”,就因為他們一個曾失身于尹志平,另一個則是斷了一臂。
說來可氣,那“西毒”歐陽鋒前半生作惡多端,早就該死在一眾大俠手中才對,可金庸只是讓他變得瘋癲,瘋了的他表面是成了楊過的義父,像是要被洗白了,結果又因他小肚雞腸的點穴之舉害了小龍女,讓小龍女被尹志平欺辱。
當然,若沒有當初的“尹志平事件”,楊過和小龍女怕也成不了情侶,二人始終會以師徒的身份相處,但任誰都不會愿意接受小龍女被尹志平欺辱。
(楊過、小龍女劇照)
在多數人看來,似乎是因為小龍女遭遇了劫難,所以楊過也理所應當要吃點苦頭,于是金庸安排郭芙將楊過的手臂斬斷,楊過不僅因此武功盡失,還差點沒了命,著實是慘。
這即是多數人支持的“天殘地缺之說”,說這是金庸最初的構想,但筆者查閱資料,并沒有發現什么“連載版《神雕俠侶》名為《天殘地缺》”的說法,連載版的《神雕俠侶》就是叫《神雕俠侶》,從未更名,所以這種說法自然是不成立的。
二、因愛生恨之說
郭芙斬斷楊過一臂,是因為得不到就要毀了他嗎?
當初郭靖在英雄大會上將郭芙許配給楊過的時候,你看郭芙是什么態度?
(郭芙、楊過劇照)
原著道:“郭靖哈哈一笑,接著說道:'在下意欲將小女許配給賢徒。他父母都已過世,此事須得請龍姑娘作主。乘著今日群賢畢集,喜上加喜,咱們就請兩位年高德劭的英雄作媒,訂了親事如何?’郭靖說了此言,笑嘻嘻地望著楊過與女兒,心料小龍女定會玉成美事。郭芙早已羞得滿臉通紅,將臉蛋兒藏在母親懷里,心覺不妥,卻不敢說什么。”
從這里來看,郭芙和楊過雖然有過一些誤會和摩擦,但那都只是曾經孩童時期不懂事,此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他們也難免對彼此有些好感,所以此時的郭芙并沒有對郭靖的指婚之舉顯露出抗拒的情緒,只是十分害羞,可見她已經準備好當楊過的妻子了。
可楊過卻當眾拒絕了郭靖的美意,此舉無疑是讓郭芙顏面盡失,畢竟在旁人看來,難免會覺得楊過是瞧不上郭芙才拒絕了婚約。
(郭芙劇照)
但很明顯不是,因為此時的郭芙其實并沒有真正愛上楊過,僅僅只是覺得沒面子而已,畢竟直至書末的襄陽大戰時,郭芙還糾結自己為何會如此在乎楊過,她是這么說的:“他揭露霍都的陰謀毒計,使齊哥得任丐幫幫主,為什么我反而暗暗生氣?郭芙啊郭芙,你是在妒忌自己的親妹子!他對二妹這般溫柔體貼,但從沒半分如此待我……”
所以因愛生恨之說自然也不對了。
三、一臂還一臂
從表面來看,郭芙斬斷楊過一臂最直接的原因還是楊過偷走了她的妹妹,還打了她一巴掌,所以她才在一氣之下做出了沖動之舉,不過這也僅僅只是從表面來看。
畢竟楊過是主角,放在其他的故事中,作者最多也只會讓郭芙刺楊過一劍,或者是還楊過一個巴掌,這事也就過去了,絕無必要讓主角被斬斷一條手臂。
如果非要說有什么理由的話,那只有一種解釋,就是呼應《射雕英雄傳》中的設定。
郭楊兩家的命運早在郭嘯天和楊鐵心這一代就已經交織在一起,后來他們的兒子郭靖與楊康成了結義兄弟,奈何二人背道而馳,最終楊康還可以說是因郭靖夫婦而死,當讀者在《神雕俠侶》中看到楊過和郭芙的時候,難免會認為這二人之間會有一段情緣,這才會更加戲劇化,可金庸沒這么寫,算是出乎讀者預料。
話說回來,楊過被郭芙斬斷一臂,更像是金庸故意讓楊過還郭家一條手臂,因為當年郭芙的祖先郭嘯天就曾因為救楊鐵心一家而送上了一條手臂。
(郭嘯天劇照)
郭芙斬楊過一臂時,書中是這么說的:“見他再無力氣抗御,只舉起右臂護在胸前,眼神中卻殊無半分乞憐之色,心中怒極,手上加勁,揮劍斬落。”
多數人可能被電視劇誤導,以為楊過斷的是左臂,畢竟大部分人都是以右手持兵器,但其實原著中楊過斷的是右臂。
你再看郭嘯天又有怎樣的遭遇?原著道:“郭嘯天見義弟性命危殆,忽地縱起,飛腳往段天德面門踢去。段天德吃了一驚,收刀招架。郭嘯天雖然雙手遭縛,腿上功夫仍頗了得,身子未落,左足收轉,右足飛出,正踢在段天德腰里……郭嘯天接連踢倒兩兵,終是雙手遭縛,轉動不靈,身子閃讓長矛,段天德自后趕上,手起刀落,把他一只右膀斜斜砍了下來。”
他也是斷了右臂,而且是為了救楊鐵心而斷,等于說楊過斷臂是還當年郭嘯天為楊家人斷的那條手臂,讀懂這些細節之后就會發現金庸的安排還是十分巧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