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7 No.59-
圖片 | 地排車 文字/刻印 | 車獻水
編輯 | 店小二
“
六月是蓮花盛開的季節,“畢競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是南宋詩人楊萬里描寫稱頌六月西湖蓮花盛開的美麗景象。
”
蓮是一種生長于淺水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叫荷葉,圓形,長出水面。花叫蓮花(或叫荷花),白色或粉紅色,有香味。地下莖叫藕,有的地方叫蓮藕。果實叫蓮蓬,種子叫蓮子。花、藕、蓮子均可食用。一道炸荷花、糖醋藕或粉蒸藕、炸藕盒、米粥蓮子羹,均是人們喜歡的美食和營養食品。
蓮,有的地方叫荷、芙蓉、芙蕖、菡萏等不同的名稱。這些名稱在各種字詞典和辭海中均有記述。
荷:植物名,亦稱蓮,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根莖最初細瘦如指,稱為蔤(蓮鞭)。蔤上有節,節再生蔤,節向下生須根,向上抽葉和花梗。夏秋生長末期,蓮鞭先端數節入土后膨大成藕,翌春萌生新株。夏天開花,淡紅色或白色,單瓣或復瓣。花謝后,形成蓮蓬,內生多顆堅果,俗稱蓮子。性喜溫暖濕潤。原產中國中部或南部淺水池塘中,泊栽種植較多,藕可食用,或制成藕粉,蓮子為滋補品。藕節、蓮子和荷葉均可入藥。花可供觀賞。
芙蓉:蓮(荷)的別稱,《離騷》:“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王逸注:“芙蓉,蓮華也。”也用來比喻女子的美貌。
芙蕖也作芙渠,扶渠,即荷花。《詩·鄭風·山有扶蘇》隰有荷花。鄭玄箋:未開曰菡萏,已發曰芙蕖。曹植《洛神賦》“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綠波。”
菡萏:荷花的別稱。《爾雅釋草》:“荷、芙蕖……,其華菡萏。”
蓮花的嬌艷和出淤泥而不染的純潔,被人們組成成語,廣為傳頌,如出水芙蓉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等就被廣為流傳。
出水芙蓉:是比喻荷花從水中長出,象芙蓉一樣美麗。多比喻人們做的詩文清新不俗,語句美麗,或者比喻女子長得清秀俊美,一般多形容女子清麗秀美。(宋)王洋《明妃曲》中就有這樣的句子:“大明宮內宴乎韓,出水芙蓉鑒里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是比喻雖然生長在復雜的環境中,但沒有受到影響。也就是說蓮藕雖然生長在淤泥中,卻沒有被污染,而能保持著自身的純潔不受污染。此語出自北宋文人周敦頤的《愛蓮說》,原文為: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