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湖區的人來說,大堤是保命堤,致富堤。
洞庭湖平原上,大堤蜿蜒曲折數千公里,猶如威武的守護人,默默地履行自己的職責。
家鄉的大堤高30多米,寬5米左右。分為內堤和外堤,外堤是第一道屏障,內堤是保障。萬一外堤失守,還有內堤把關,能為搶救垸內人民生命財產贏得時間。
我的家鄉有兩個大垸,一個叫太通湖垸,是湖南的糧倉,生活著幾十萬鄉親,有內外大堤保護著。另一個叫共雙茶垸,面積和人囗少了許多,只有外堤。兩垸之間是赤磊河道,是省內重要的泄洪地。
54年那場大洪水幾乎沖垮了湖區所有大堤,大通湖垸也在其中。痛定思痛,之后,湖區開始了高標準整修大堤的會戰。
幾十萬民工日夜奮戰,趕在來年洪水到來之前,修好了大堤,并經受住了嚴竣考驗。
為了確保大堤內幾十萬人民的生命安全,平時,大堤是不允許車輛通行的。
我是在大堤邊長大的,喜歡到大堤上騎自行車,跑步。每當看到大堤內祥和寧靜的樣子,心里有說不出的開心。
而到了汛期,我的心會提到嗓子眼,異常緊張。當看到三鄉四鄰的鄉親日夜巡守在大堤上時,也就安心了許多。
對堤外滔滔的洪水,湖區人早已習以為常。由于長年泥沙淤積,洞庭湖水位逐年增高,大堤呢,也年年修,年年加高。有一年,洪水不斷上漲,一再超過緊戒水位。我十分擔心家中父母,幾乎天天電話咨詢。那時,由于洪水阻隔,我也回不去,父母也出不來。
父親一輩子在湖區,見慣不驚,他安慰我說,大堤牢固得很呢,不會垮堤的。
雖然我知道,我們那個地方的大堤是堅固的,那也不能大意啊。
不幸的是,共雙茶垸潰堤了,我急得不行,不停地打電話回去,父親對我說,沒事的,危險已經過去了。
直到三峽大壩建成了,家鄉才基本上解除了水患。為了確保湖區汛期交通暢通,政府出資先后修了四座橋,從此,不再擔心發洪水時回不去了。
有人說,既然水患解除了,大堤就不那么重要了。
實際上,每到梅雨季節,洞庭湖依然會有大的洪水,大堤仍是洞庭湖平原的守護神,一刻也不會放松警惕。
今年春天回去,忽然發現家鄉的內堤上都進行了路面改造,鋪上了瀝青。以前啊,下場雨,十分泥濘,凹凸不平,行走很困難。
站在大堤上放眼望去,春光四射,鳥語花香,沁人心脾,令人喜不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