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市行吟花佐酒 玉盤烹飪海生煙
中詩協(一、二群)創作部(總第七期)
總編:黃 莽(山水悟道)
主編:楊俊卿
執行主編: 張見秋 雪 琪
副主編:穆福全 史慧芳 縷風 張俊全 王鳳兒 郭云濤 馮祖華 陳冬標
制作 : 雪 琪 卿 卿
律 詩 話 重 陽
壬寅重陽有感
黃莽
因何居在家,嘆我大中華。
久困疫情里,常看皓月斜。
讀書思社稷,干謁望天涯。
流盡三年淚,誰為生計嗟。
壬寅重陽感吟
卿卿
遙望青山念菊黃,疾風冷雨未聞香。
盈盈嫩蕊為誰放?緩緩空階獨自張。
魔疫霜沉秋月靜,寒潮席卷柳枝涼。
何時麗日藍天碧?舜宇堯天笑臉揚。
重陽有感
郭云濤
斗移星轉又重陽,聚友登高賞素光。
黃菊嬌妍晨覆露,紅楓靚麗晚迎霜。
多杯醇釀賓朋醉,數把茱萸翠葉香。
人到暮年逢盛世,和吟尋韻撰詩章。
九九重陽憶少年
史慧芳
點點繁星月又偏,空寥街巷寂無煙。
泛黃舊照尋兒趣,留影新屏訴昔年。
少小言歡存友誼,平生共勉話佳篇。
明秋此季家鄉聚,遍插茱萸醉里眠。
今又重陽
張俊全(內蒙古)
湖光秋影又重陽,翠竹迎風雁正忙。
摯友相邀登岳望,親朋共賞葉飄黃。
悠悠歲月朝天路,漠漠滄桑醉酒鄉。
續水提壺思舊客,童年趣事笑聲狂。
秋菊吟
無塵居士
秋來喜看菊搖黃,默送殘荷笑待霜。
樂繼芳菲張秀色,愿消寂寥弄嬌妝。
西風不減閨心靜,寒露憑添艷魄香。
絢麗年華誰與共,歸鴻情急競云翔。
愜意重陽
無塵居士
茱萸丹桂共行嚢,健步攀登一路香。
幾樹鶯歌迎白發,滿懷故事話重陽。
風塵過眼心無俗,寒露周天菊更黃。
綠水青山人自在,凝神筆墨做文章。
圖 王寬秀
重陽山行
王建群(山東)
紅葉尋幽載酒行,不辭老驥縱豪情。
清秋駘蕩舒胸臆,朗日溫和見遠宏。
莫效易安黃菊嘆,可追棄疾白鷗盟。
茅廬問友楓林后,野鳥山花共送迎。
重陽節感懷
弓長(河南偃師)
細雨連綿菊色黃,楓紅稻熟又重陽。
登高一攬群山小,眺遠深知落日荒。
半曲新歌酬別緒,三杯濁酒慰愁腸。
癡心欲托南飛雁,寄我相思到故鄉。
重陽節有感
陳勇
秋深沐月涼,日暮降清霜。
陌上殘花萎,林中朽葉僵。
雙眸曾苦澀,一笑過重陽。
豁達人生靚,辛勤歲月祥。
壬寅重陽思 今撫昔偶寄
馬錫斌
偶在人前話不該,浮生如是下平臺。
匆匆空夢馮唐老,落落莫名王佐才。
會向奈何憑過往,信然得失沒塵埃。
而今若問乘涼事,此樹應知一代栽。
重陽抒意
鄧寒威(湖南長沙)
九九登高歷有章,巔峰極目意飛揚。
茱萸遍插幽香遠,菊酒堆杯詩韻長。
歸岸漁舟歌逐浪,離家短笛曲懷鄉。
楓林獨解秋霜意,紅舞重陽慶吉祥。
重陽節
徐衛
玉露金風眼底收,展懷未必上層樓。
盡燃香燭哀思遠,遍插茱萸癡念柔。
把盞還須心寄月,放歌定要菊簪頭。
青山不老人常在,九九歸真萬象遒。
圖 王寬秀
重九有寄
孫發亭(青島)
一年一度又重陽,逸興攀山覽景光。
楓葉經霜染紅潤,秋華吐艷散清香。
感吟子美登高句,難和淵明采菊章。
歲過古稀心未老,每逢九日縱疏狂。
壬寅重陽
黃玉峰(荊州松滋)
未消流火又重陽,難嗅東籬菊酒香。
抬眼行云皴水墨,搖枝飛葉撒箋黃。
楓紅常醉漫山暖,雁獨猶悲幾度傷。
一勺諂羹沖麥片,閑聊品味敬高堂。
秋光自不負重陽
俞華瑞
惠山楓樹換新裝,寒色籬邊菊傲霜。
天意尤其憐晚節,秋光自不負重陽。
共留蹤跡諳知己,皆道梁溪是故鄉。
攜手茅峰青澀憶,聞風陣陣桂花香。
壬寅重陽感懷
邱國政(田野)
家家綠鴨上池塘,檻外西風入夜涼。
遠望楓紅霜氣重,相思鬢白雁聲長。
登高又響王維句,對月爭傳杜老章。
酒滿清樽浮亂緒,誰能替我解愁腸。
秋韻
巴喬
淡月清暉小徑旁,映簾萋草掩河塘。
階前晚菊迷歸鳥,陌上丹楓掛薄霜。
夜色闌珊人乘興,秋波蕩漾韻留香。
疏星落葉添涼意,臥枕幽思入夢鄉。
重陽遣懷
陳麟(廣州)
萬里晴空雁陣翔,中秋度過又重陽。
登高總覺松林綠,問道方知草地黃。
采摘茱萸驅毒臭,搬來菊酒溢清香。
東籬月下吟詩句,樂享天倫福壽長。
圖 王寬秀
今又重陽
李世俊
悄至今逢又重陽,登高賞景晚秋蒼。
朝來白露千絲雨,暮降青霜萬葉黃。
埂上茱萸留冷艷,籬邊紫菊溢寒香。
相扶結伴豪情壯,健體平安福壽長。
壬寅重陽抒懷
李紅彬(南京)
國慶度重陽,紅旗獵獵揚。
瓊樓燈火亮,玉宇月輝長。
歡笑迎豐歲,歌聲唱小康。
登山舒遠眺,如見太平鄉。
回文律 ·重陽情杯(新韻)
黃大釗(四川遂寧)
重九樂天樂九重,風清送爽送清風。
我回親友親回我,功練虎年虎練功。
信托機傳機托信,雍和世睦世和雍。
詠吟家國家吟詠,翁老不閑不老翁。
重陽節前登高(新韻)
寒江孤篷
風正蕭蕭菊正黃,不覺節令近重陽。
登高自覲云千朵,落座誰同酒一觴?
難向征鴻詢驛信,唯擷楓葉入詩囊。
獨行未見蛺蝶戲,任爾秋思化雨涼。
詠重陽
邱國政(田野)
野嶺茱萸色似丹,玲瓏剔透綴山巒。
時逢望遠何為樂,欲就登高可共歡。
節至重陽兄有待,心悲九月弟難安。
今朝識得相思苦,酒兌鄉愁一口干。
壬寅重陽(新韻)
景國量
九日寒潮越,菊叢競放花。
蘭墀待移舍,竹徑補扎笆。
洗盞沏茶坐,把機刷信察。
登高今日少,群里會詩家。
壬寅重陽
李守鏢(香港)
歲月辭青又再陽,茱萸遍野豈常荒。
登高遠眺藤花紫,滿目悲歌菊蕊黃。
孤雁暮云千島景,萬峰浮磬半溪霜。
莫愁落絮秋風晚,但愿殘霞詩句狂。
重陽
笪先明
憑高來一醉,懷遠在重陽。
風色相思老,蟲聲去路長。
清心松更翠,回首桂猶香。
但見霜楓赤,不知露菊黃。
晚秋吟
張元興
一夜寒風刺骨涼,殘荷敗葉滿池塘。
山城夕暮楓沾露,陌野清晨霧染霜。
隔岸輕揚蘆絮白,繞堤細賞菊花黃。
垂竿盡享消閑味,伏案攤箋賦雅章。
秋賞紅楓
張元興
想必金秋不愿回,清霜點點菊頻開。
長風萬里歸鴻雁,大陌千山喚赤梅。
楓葉如丹飛焰火,落英似絮掩塵埃。
誰言十月芳菲盡,遍野紅氈蓋地來。
書 張元興
詩話重陽
王小艷(湖北)
今日重陽逢國慶,親山近水好時光。
清霜古道晨昏寂,野釀新樽喜樂揚。
靖節東籬呼美酒,輞川別業置瓊漿。
登高祈福人長壽,采佩茱萸授衣香。
重陽節(新韻)
鄭宇綿
重陽野外去登山,水碧楓紅秋色觀。
云際歸鴻寒影遠,心頭明月故鄉圓。
屢經風雨人無憾,歷盡滄桑鬢已斑。
放眼紛紛天下事,世間何處有桃園。
重陽節有懷
虎嘯龍吟
人世浮沉類轉蓬,秋聲蕭瑟又西風。
重陽敬老親何待,萬丈豪情枉自雄。
歷盡滄桑心淡泊,縱觀青史義窮通。
南飛歸雁唳惆悵,滿腹丹忱表寸衷。
秋分畫山水
段秀君
伏案揮毫潑墨香,丹青渲染色飛揚。
山巒起伏蜿蜒遠,丘壑松濤張力強。
點綴皴擦流澗水,涂鴉留白布蒼茫。
花草林蔭崗上走,朱紅霞嶺翠夾黃。
絕 句 添 菊 香
重陽(新韻)
李新強(河南)
重陽獨飲老瀘州,琴管嬌歌賦上樓。
樽盞醉嘻穿月桂,古稀皓首也風流。
山村秋韻
弓長(河南偃師)
竹翠楓紅菊色黃,農家小院又飄香。
山村最喜城來客,曲徑方塘似故鄉。
絕句三首深秋
春妮
菊花斜插夕陽頭,霜染楓紅扮九州。
最是豐年好光景,滿倉五谷醉深秋。
離懷畫扇棄高樓,寒雨過江漫九州。
揮汗今朝如炎夏,風云不定在深秋。
登高望遠漸生愁,重隔云山不見州。
落葉紛紛知我意,思鄉游子在深秋。
重陽抒懷(通韻)
李劍友
每歲茱萸聚玉堂,高歌把酒喜呈祥。
今秋疫孽突襲猛,微信邀酌百斗觴。
重陽頌
淡若晨風
菊放楓紅桂子香,秋來風爽見重陽。
尊師敬老千年始,華夏文明萬古長。
今日重陽
陶 林
西風重九菊催黃,禹甸流金桂吐香。
遠眺狼煙翻滾處,俄烏也應享秋陽。
書 畫 張元興
今又重陽有感抒懷(新韻)
劉風(韋國峰)/廣西
秋天景秀明,菊蕊氣香英。
九九登山處,重陽敬老情。
迎重陽
蘭馨(河南)
重陽時節賦新詩,丹桂飄香墨客知。
眺望登高眸美景,親朋好友贈相思。
壬寅重陽感寄
柳茂恒
大千世界廣無涯,何況如今腳力差。
何不居家開電視,熒屏啟動看中華。
重陽寄懷
崔壽槐(江蘇)
倚闌忽覺晚秋寒,借得重陽集聚歡。
坐看云舒天國遠,安然自樂笑蒼鸞。
詠重陽 佳節倍思親
劉奇龍(江西南昌)
國慶佳期重九九,登高眺望彩旗揚。
金秋碩果多佳景,兩岸離家一個娘。
重陽
胡永平
還是重陽不簡單,暑天延續至頭端。
似乎節氣難題亂,但愿真能治反彈。
詞 闕 賦 秋 章
南鄉子 ·重陽
縷風 沈陽
拂霓裳· 重陽登靈山
張忠堅
翠樓吟· 重陽
張忠堅
鷓鴣天·迎重陽
野菊花
采桑子·重陽
郭欲侖(遼寧)
水調歌頭· 重陽節
鄭宇綿
釆桑子·重陽(李清照體)
杜昌海
滿江紅· 重陽
丁德民
菩薩蠻·重陽節登五泉山
王敬平(甘肅)
鷓鴣天·度重陽
崔壽槐(江蘇)
注:谷里:①年輕參軍時宿營地多為山谷里;②老年時常來往于南京江寧的谷里。
浣溪沙?秋意重陽
俞華瑞
南歌子·又是重陽
孫崇秋(吉林白山)
鷓鴣天·重陽賒景入詩寄妻
何克林
釵頭鳳·江南望月感吟
隴上耕夫(何克林)
相思引.·重陽節隨吟(袁去華體)
徐榮峰
采桑子·重陽(通韻)
李劍友
浣溪沙·壬寅重九感賦
孫發亭(青島)
清平樂·又逢重九
孫發亭(山東)
書 黃莽
采桑子·重陽節抒懷
黃振發
破陣子·重陽感懷
張紅偉
釆桑子·重陽
尹同寶 (北京)
鵲橋仙·重陽賞楓(新韻)
武明全
采桑子·重陽
官繼鴻
鷓鴣天·喜慶重陽
蘭馨(河南)
江城子·重陽抒懷
喻忠國安徽
西江月·壬寅重陽掃墓
斯云
注:因疫情影響,慣例的清明掃墓,只能改在重陽進行。
書 黃莽
圖 任茹意
備注:詩詞皆有作者提供,文責自負。
公益平臺 共同維護
道同者和 不喜勿噴
中詩協官網
站 長:山水悟道(黃莽)
副站長:冰雪芹(羅雪)、狂野孤狼(鄭萬才)、冰絲繞指柔(何素芳)、渡航(吳成立)、大雅(姚育萍)、易水長虹(李軍)、蘭舟夜雨(李正國)、淡若云煙(王步琴)
責任編輯:江夢琪 法律顧問:趙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