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推進農村承包土地“三權分置”和農業標準地改革,近日,省農業農村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工作的通知》。
具體內容,隨小布一起了解~
要遵循依法、自愿、有償原則,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流轉土地經營權,不得改變承包方與發包方的承包關系。
要堅持農村土地農民集體所有,發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中的管理服務作用,保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承包農戶、土地經營權人的合法權益。
要優先用于糧食生產,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不得破壞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業生態環境,不得改變土地農業用途。
土地經營權流轉規模應當與城鎮化進程和農村勞動力轉移規模相適應,與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與農業標準地改革相適應。
農村土地屬農民集體所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有組織、引導、服務、協調、監督本集體土地經營權流轉的職責。
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國有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資產經營公司等合作,推進農村土地經營權按照農業標準地改革要求進行優化配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取的土地經營權流轉設施使用費和管理服務費,除用于農田基本建設或其他公益支出外,鼓勵探索流轉增值收益農戶分享機制,讓廣大農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
委托流轉是指承包方委托發包方、中介組織或者他人流轉土地經營權的一種流轉形式。委托流轉應當簽訂書面委托協議,明確權利義務。
鼓勵受托方與國有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資產經營公司合作,鼓勵在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公開發布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信息,以農業標準地形式實現農村土地資源優化配置,并將相關指標納入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或相關承諾協議予以約束。
要嚴格落實流轉合同備案管理制度,維護相關各方合法權益。注重防范改變用途、層層轉租、到期不能續租破壞農業生產力、跨承包期流轉缺乏保障等風險,建立健全相應的監管、指導、協調、服務機制。對擅自改變土地農業用途、棄耕拋荒、破壞土地生態環境等行為,要強化監管執法,依規核減農業補貼,依法解除、終止合同,依法賠償。
各地要切實加強土地承包數據管理,落實農村土地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日常管理力量配備,抓實確權登記頒證掃尾工作,抓好承包地補充調查測繪、變更情況實時更新。要探索承包合同、流轉合同網簽管理機制,推動構建農村土地承包管理“一件事”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