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指出“腎虛者,其督脈必虛,是以腰疼。治斯證者,當用補腎之劑,而引以入督之品”。由此可見,調理督脈是治療腰痛的主要手段。
什么是督脈疾???
中醫將脊柱疼痛,不敢挺直腰桿為主要臨床表現,考慮為督脈病。
督脈病可分虛實,虛證可見督脈陽虛、督脈陰虛、督脈精血空虛等,實證可見風寒、寒濕、痰濕、瘀血等邪阻滯督脈。中醫認為,治療督脈疾病,重在通調督脈氣血,無論虛實之證,不離“通”字一法。
患者,男,35歲,因頸、腰部疼痛半月前來就診,自訴頸腰部正中疼痛,抬頭、挺胸、直腰時疼痛加重,腰背部怕冷,喜暖,在熱敷后疼痛緩解,查體頸椎6~7、腰椎4~5、腰5至骶1椎間隙壓痛明顯,周圍肌肉無壓痛。詳問病史,患者為食品加工廠工人,因長期站立工作導致反復腰痛,常在工作后發作,休息后疼痛緩解。
綜合考慮,診斷患者為肝腎不足,寒濕堵塞督脈,出現督脈堵塞與虧虛,從而出現脊柱疼痛。在治療上當以通補督脈為主,患者服用有通絡散寒、活血化瘀作用的腰痛寧,每晚睡前服用,7日后復診,頸部和腰部疼痛好轉,繼續服用一周,頸部和腰部疼痛消失。
解析:患者服用的中成藥為明朝宮廷通絡名方九分散優化而成。督脈堵塞常因風寒濕三邪引起,故方中使用有搜剔功能的土鱉蟲、全蝎、僵蠶等蟲類藥,潛入督脈縫隙深處散寒濕,又以通絡功效較強的馬錢子通利關節,以川牛膝補肝腎,蒼術健脾利濕,全面治療腰痛。
腰痛別忘記補督脈!
督脈堵塞和腎虛往往伴隨督脈虧虛,因此,也應該重視補督脈。補督脈不同于補腎,督脈陰陽氣血虛與腎的陰陽氣血虛有區別,所使用的藥物也不同。
督脈之陽雖源于腎陽,但督脈陽虛又與腎陽虛有別。督脈陽虛必有背、腰、尾椎部位怕冷、疼痛,部位以正中為主。腎陽虛主要是腰以下畏寒,雖可見腰涼,但部位以兩側為主。
督脈陰虛與腎陰虛的癥狀也有不同,陰虛陽盛則生內熱,所以不管是督脈陰虛還是腎陰虛,都會盜汗、心煩不寐、小便澀痛、大便干等癥狀。不同的是督脈陰虛發生的疼痛會集中在督脈循經之處,如患者會有脖子、背、腰、骶等處有疼痛酸楚、灼熱、潮熱的感受,腎陰虛則疼痛范圍更廣。
督脈精血虧虛與腎精虧虛也有明顯區別。督脈精血有賴于腎中精血之助。督脈是人體奇經八脈之一,主要循行于腰背后正中線上,而當督脈內經氣阻滯、不通則痛,可見頭重、喜歡垂頭彎腰、頭暈眼花,以及脖子、后背、腰部酸軟無力,脊柱彎曲不能伸直等癥,還可有腰膝酸軟、骨瘦如柴、健忘、癡呆等癥狀。督脈精血虧虛與腎精不足之別在于此證必有督脈循行處病變,也就是說有癥狀的部位一定在脊柱上。
在臨床上,腰痛患者十有八九督脈陽虛,督脈虛證法宜通補、宜溫養,在中藥中,唯有血肉有情之品的動物藥能夠進入督脈,溫養精血,草木皆屬無情之物,難以充養督脈精血。
中醫認為,鹿角生于頭頂,屬至陽之品,善通督脈。鹿角之品補中有通、調達氣機,最合督脈。督脈陽虛的朋友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服用一些鹿角制品補督脈。
文中配圖部分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