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公眾號話題挺難的,這就像期末考試,我們即是出題老師,又要做一個答題學生。習慣于解答問題,而不是提出問題的我們,總感覺在這個方面有些吃虧。有位老先生先生曾經說,提出一個好的問題,勝過解答一個問題,提出一個好的問題,就是一種良好的洞察力,而提問也為解答問題指明了方向。
話題的優勝先放在一邊,畢竟洞察力這種事情不是一蹴而就,我們可以先找一些自己想寫,又可以寫的話題,最好是可以貼近生活,如此就可以做到言之有物,又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得到檢驗,考驗自己洞察事物的準確度。
第一次密集的制造話題是在騰訊微博剛出來的時候,每天一次原創微博的發表可以獲得積分。懷抱言之有物的想法,又要落實每天一次百字左右的話題帶思考,其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個時候正是在學校學習的時候,生活上其實就是一遍一遍的重復,以現在的觀點看,看似每天的重復,細剖起來,畢然有所不同,起碼每天新學到的知識就是一個例子。但意識這種東西,需要一個漫長過程的積累,然后才能自證是否正確。有些時候,我一天也可以想到兩三個值得說辭的話題,迅速拿手機或者小冊子記錄上,多余的話題可以給明后天留著。依靠這種笨拙而有效的方法,我創造出數百條原創微博,以積分的形式賜予“五級勞模”的稱號。
寫公眾號的時候,我依舊沿用這種生產話題的方法。兩者不同點主要表現在字數的多少,而量的區別又會有質的不同。之前是一兩句話的點評,就可以獲得一個積分。現在需要好幾個素材,才能完成一篇問題。對寫作主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如上述所說,提出一個問題是為解答問題指明方向。話題已定,需要用大量的時間去琢磨素材,再將隨時想到的素材用紙條或手機記錄,然后坐在書桌前串聯起來。腦海中素材的出現,并非是憑空出現,正如我之前為自己定下的原則,必須“言之有物”。那種無病之呻吟,情感之泛濫是我不愿意去觸碰的。一個大量生產素材的方式就是讀書,當你獲得大量文字的輸入,自然會獲得一種輸出文字的想法,而輸入文字的多少,與素材效果成正比。讀書只是獲得素材的一種成本最小,而領域最多的方法,對于個人思維的提升,效果并不是那么明顯,如果結合日常的思考,會是一個優化的組合。這也就是古人所言的“學以致用”。
話題與文章思路形成后,我就立刻開始執行,實踐證明這個思路是可行的。只是隨著時間的推進,新的問題又產生了。無法再有新的成長或者說是突破。我又開始制定新的游戲規則,之前有一個火熱的思維方法叫做“刻意練習”,目的是提高個人的技能。于是我將寫作話題與素材的編制放在一起編制,并限制在一個小時。
臨時給定一個話題,現場書寫,要是放在考試,話題的難度已經被出題老師化解,剩下一半由我完成。而現象,話題卻成為了一件最緊迫而必要的事情。我想到了那種隨機生產話題的軟件,現場出題,現場解答,但之后也是放棄了,沒有意義又無法驗證寫作內容的書寫,只是文字的積累,沒有產生價值。于是將目標投向網絡熱點話題排行榜。
排行榜第十位到第二十五位是我擇選話題的區域,不太靠近熱點,就不會被圍觀,獨立于個人的思維。選擇第二梯隊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這些話題還是可能會成為熱點,會出現在網路最前線,更有可能再次出現在我的視野,而我之前的論述與二次相遇可以做一個對比,反思自己思考的前瞻性與準確度,這會是一個好玩的游戲。
為了保證游戲的耐玩度與可持續性,我立了幾條準則,如下:
1.不可攻擊他人,只針對事件本身論述。
2.不可違反法律、道德與社會公德。
3.不可違心,不可情緒化,不可傳播負影響。
4.穩定社會,做一位有責任感的社會人。
5.一小時以內結束文章。
這篇文章可以看作我之前文章的升級版,難度、可玩性、知識廣度,都有所提升,而限制卻在加強,這才是一個創造性思維模型,讓我們走進直播現場,在游戲與現實中穿梭。
防彈咖啡
2019.11.20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