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分別反映了企業(yè)財務狀況、經營狀況以及現金流情況。如不了解這三張表,對一些財務指標可能會是霧里看花,甚至被誤導。
財務報表雖然是財務人員編的,但其實主要是給非財務人員看的。尤其是企業(yè)決策者、管理者、債權人和投資人等,如果看不懂報表,做決策就可能和盲人摸象一樣。
近年來的報表改革有走偏趨勢,把性質完全不同的項目設計在一張表上,比如制造業(yè)、金融業(yè)、資源類等,使報表顯得復雜且可讀性差,本來分類報表的匯總應很簡單。
本文為增強可讀性,從制造業(yè)角度對三張表進行了適當簡化。重點保持其框架結構和基本分類的列示,對金融及資源類的項目以及一些非關重項目進行了剔除。
企業(yè)財務人員應根據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為管理者提供簡化后的三張表。因為它們幾乎是其他所有財務分析的基礎,不是任何幾個核心財務指標就能替代的。
當然,三張表如果不簡化,看著只是更瑣碎凌亂一些,內容和結構沒有本質區(qū)別。以下就三張表的主要內容及結構、應當關注的重要信息等進行一些淺顯的探討。
一、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分為四大板塊,即左上側的流動資產和左下側的非流動資產,右上側的負債和右下側的所有者權益(也叫凈資產)。
當我們投資成立一家企業(yè)時,投入資金最終全部會變成各種非流動資產和流動資產,而投入資金中也可能有借入的。這也是為什么資產負債表兩側永遠恒等的原因。
因為投入資金=自有資金(凈資產)+負債(短期負債+長期負債)=非流動資產+流動資產。
非流動資產是指廠房、土地、設備等長期資產,流動資產是指現金、預付或應收款項、材料、產品及在產品等經營過程中資金的各種短期形態(tài)。
資產負債表應關注以下重要信息:
一是企業(yè)資產質量。
有的企業(yè)資產總額看起來很大,但也可能是資產規(guī)模的無序膨脹。如果同時伴有兩金與負債高企,并存在短融長投現象,就是一種非常不好的趨勢。
長期借款+所有者權益?非流動資產凈值如果小于零,說明企業(yè)存在短融長投問題。這種情況會增加企業(yè)資金鏈的壓力,并可能隨時出現斷裂風險。
但流動比率、速動比率這些指標并不絕對,關鍵是流動資產本身的流動性,不能是虛資產。企業(yè)流動資產的資金占用水平既反映企業(yè)的競爭能力,也反映管理水平。
比如應收賬款過高本質上反映的是企業(yè)的核心競爭能力較弱,因而議價能力較弱。
對于金額較大、占比較高或變動明顯異常的項目,企業(yè)管理者應要求財務人員進一步梳理說明,以了解內在原因,及時發(fā)現經營或管理上的隱患或漏洞。
資產負債表每一個資產負債項目理論上要求是謹慎原則的動態(tài)最新價值。也就是說一項資產在使用過程中如果貶值,報表時點應以最新公允價值反映,差額計入損益。
這也是一種重要的財務理念。也就是每一家企業(yè)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負債價值都是最新的,不會出現很值錢的資產大幅貶值以后仍然原價列示的情況。
二是企業(yè)資產負債結構。
一般來說,企業(yè)資產負債率處于30到70之間是正常的狀態(tài)。低于30%說明財務杠桿的作用沒有充分運用,高于70%則說明企業(yè)可能面臨經營困難或者資金鏈的風險。
如果非流動資產比重過高,企業(yè)固定費用會較大,固有風險較高。除非是相對壟斷地位,毛利率有和營業(yè)規(guī)模保障,否則,企業(yè)應適當降低長期資產的規(guī)模。
企業(yè)存在投資業(yè)務時,長期資產中能看到投資性房地產以及長期股權投資這些項目列示。如果金額較大,一般需要逐項打開具體分析。
三是企業(yè)潛質評價。
一些經營時間較長,且很少接受外部第三方審計的企業(yè),資產負債表的項目往往比較復雜。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好的企業(yè)資產負債表的結構和脈絡一般是很清晰的。
固定資產中的不動產、無形資產中土地使用權面積和知識產權等,可能是企業(yè)一種隱藏的潛力。但商譽的本質是收購溢價,被收購企業(yè)名不符實時,可能成為風險因素。
二、利潤表
利潤表整體上比較好理解,結構比較清晰,成本費用性質標記的也很清楚,特殊調整項目也是按性質一一列示,所以可能是三張表中最容易讀懂的。
利潤表可以發(fā)現以下重要信息:
一是觀察企業(yè)毛利率的變化情況。
一般來說,毛利率大于40%說明企業(yè)的業(yè)務有核心競爭力, 40%到20%之間是屬于充分競爭的區(qū)域。如果毛利率小于20%,則是存在明顯的過度競爭現象。
二是觀察幾項主要費用變動情況。
利潤表一般至少有兩期的數據,管理者也可以要求財務人員增加列示的期間,并計算變動比例。這樣就很容易看清楚各項費用的變動趨勢及幅度。
如果某項費用的變動趨勢及幅度出現異常,管理者就應該責令進一步分析具體原因并采取相應控制措施。
三是了解一些非經營行為對企業(yè)利潤的影響。
企業(yè)的投資收益、持有資產或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變動等,都會對企業(yè)利潤形成直接影響。管理者了解這些數據,就會對總體經營情況更加心中有數。
三、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分為三大部分,分別詳細列示了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流出情況、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入流出情況以及籌資活動的現金流入流出情況。
最重要的數據應是經營凈現金流,它反映了企業(yè)的真實造血功能。經營現金流不一定能形成利潤,但利潤如果沒有現金流支撐幾乎沒什么意義。
有一個指標叫做利潤的現金含量(等于經營現金凈流量/凈利潤),平常不太引起關注,但它一般應大于1才是正?,F象。
如果經營凈現金流量出現下降甚至成為負數,就應進一步分析到底是營業(yè)收入規(guī)模或質量下降的原因,還是采購端的資金占用量加大的原因,并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
管理者了解企業(yè)現金流量表的主要內容,就可以知道企業(yè)日?,F金收支的基本情況和主要結構,也有助于在資金困難時妥善統籌相關支出內容。
籌資活動是指企業(yè)為正常經營或項目投資借入資金、歸還資金、計算利息等的活動。投資活動則主要包括固定資產投資以及股權類投資活動。
一般在正常經營狀態(tài)下,企業(yè)所需的流動資金水平相對穩(wěn)定。因此,現金流量表中籌資和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出現大額列示時,一般都會與項目運作有關。
四、總體邏輯關系
三張表每一個項目也像一個線頭,當我們想了解更細一些的情況時,只要把線頭往上扯扯,就能發(fā)現企業(yè)這個項目的所有基本情況。當然這需要借助于財務人員的幫助。
現行會計準則是以資產負債表為核心的。利潤表相當于是為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的變動情況提供了一個補充說明,現金流量表相當于是貨幣資金增減情況的補充說明。
經營企業(yè)就像經營資產負債表,經營過程中表中幾乎所有項目都在動態(tài)變化。一年的經營結束以后,經營成果就會像變戲法似的沉積在資產負債表的未分配利潤中。
如果盈利,未分配利潤就會增加。如果虧損,未分配利潤就會減少。而且盈利必然帶來資產的增加或者負債的減少,虧損必然帶來資產的減少或負債的增加。
專業(yè)人士可以在企業(yè)經營性現金凈流量和凈利潤之間,通過特定程序和公式雙向還原。非專業(yè)人士不需要了解這個過程,知道報表之間內在關聯邏輯很嚴密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