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經歷骨關節炎的患者,或多或少都聽說過人工膝關節置換,雖然這種手術越來越流行,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適合。有些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或者物理療法控制住病情,另一些也可以嘗試一些注射或者微創清理手術。如果這些方法都無效,人工膝關節置換是最徹底的解決方法。然而,任何手術都有風險,人工膝關節置換也不例外。
風險有多大?人工膝關節置換的手術不涉及心腦血管系統,中樞神經系統,距離內臟器官都比較遠,雖然不算小手術,但安全性高,成功率在90-95%,住院期間的并發癥罕見。美國是較早流行這種手術的國家,2020年有超過100萬人進行了置換,總體并發癥風險在2-3%。大約
1% 的人在手術后發生感染。不到 2%
的人出現血栓。有些患者手術后感覺關節疼痛僵硬,擔心人工關節出了問題,其實這種可能性極低。只不過身體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新的膝蓋,大部分患者數月后就會緩解,而且能發現每周都在發生變化。好處是什么?骨關節炎的疼痛主要來自于膝關節中的軟骨磨損。由于人體無法再生軟骨,人工膝關節置換不再試圖“修復”,而是先移除病變部位,再用塑料和金屬代替骨骼表面,也并不是換掉整塊骨頭,更像是牙齒壞了帶個牙套。金屬和高交聯聚乙烯材料比人類骨骼更堅韌。目前的手術技術可以減少失血,幾乎避免了輸血的可能。麻醉技術能夠減少術后的疼痛。大多數患者第二天可以下地,物理治療隨即開始,加快了康復速度。術前患者可能會有一個量身定做的模板。如果是部分膝關節置換,切口會更小,恢復會更快。
手術的主要目的在于緩解疼痛,恢復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大多數患者在6-8周之后可以脫拐行走,12周后可以獨立完成大部分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說明的是,疼痛和僵硬可以緩解大半,但不會完全消失,真正恢復需要半年甚至一年以上。人工關節的壽命?目前的人工膝關節理論壽命在30年以上,大部分患者可以使用15-25年。人工關節的壽命和患者的生活,運動,工作習慣有直接關系。體重較重,運動強度大,或者從事與膝蓋有關的工作,都可能加速人工關節的磨損。
如何做決定?以下是醫生的建議,請結合自身情況進行評估。為什么要更換膝蓋?進行大部分活動時,都會帶有疼痛感。關節疼痛越來越嚴重。保守治療無效。沒有增加手術風險的健康問題。考慮過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愿意進行數周到數月的術后康復鍛煉。對生活質量有要求。為什么不更換膝蓋?仍然可以進行大部分活動。嚴重的健康問題,手術風險太大。有些保守治療方法還沒有嘗試過。覺得身體不能完成康復鍛煉。如果是中青年患者,不能接受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以及重新安裝的可能。醫學科普,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