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日本飛行員的神風特攻隊行動在爭奪菲律賓的戰役中變得眾所周知,但在1944年秋天之前,也有一些孤立的特殊攻擊事件。比如飛機已經被損壞得無法修復,他們沒有機會活著返航回到他們的基地,日本飛行員有時會試圖撞向敵艦。不過這些都是個人行為和決定,不是日本官方的軍事政策。馬尼拉尼科爾斯機場的第293海軍航空隊成員中村貞夫(Sadeo Nakamura)少尉斷言說。這些攻擊是在飛行員知道不可能返航的情況下進行的,例如,當部分結構被打掉或飛機陷入火海時。然后他們會試圖撞擊盟軍的飛機或艦艇,盡可能地打擊到敵人,而不是無用地墜毀。日本戰斗機王牌飛行員酒井三郎進一步聲稱,這種行動是一個 "不成文的慣例",所有的飛行員,無論是日本人、美國人、德國人,還是英國人,都在實行。這種行動的早期例子在軍界相當有名,盡管它們在性質上是單一的,不是一個有組織的計劃。根據淵田光夫上尉的說法,這樣的一個事件發生在中途島戰役。隨著進攻的進展,日本航母赤城號、加賀號和蒼龍號被摧毀,只有飛龍號仍在運行。指揮飛龍號航空隊的友永中校為起飛做準備。在起飛前,他的飛機的一個油箱被發現被第一次攻擊中的炮彈擊穿。然而,由于迫切需要立即采取戰術行動,所以沒有時間去修理。此外,由于有足夠的燃料進行單程飛行,他就駕駛飛機在這種狀況下起飛去參加魚雷攻擊了。他在起飛時沒有留下任何話語,但人們完全可以推測,他已經默默地下定決心要進行自殺式攻擊。沒有美國海軍的記錄顯示當天有神風特攻隊襲擊美國船只。第一次有記錄的成功的神風特攻隊攻擊是在1942年10月26日,史密斯DD378號驅逐艦在圣克魯斯戰役中被擊中。她是第61特遣艦隊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企業號CV6、南達科他號BB57、波特蘭號CA33、圣胡安號CL54、波特號DD800、康寧格姆號DD371、肖號DD373、庫欣號DD797、普雷斯頓號DD795和馬漢號DD364。08時00分,特遣艦隊正在進行機動,以使企業號能夠放飛飛機。庫欣號和史密斯號在提供反潛掩護。9點44分,雷達發現了來襲的敵機,各艦開始采取規避動作。日本魚雷轟炸機在9時44分至中午時分間斷地襲擊著這些艦艇。11時48分,艦載防空炮向一架B5N九七式艦攻開火,并擊中了它。炮火使這架九七艦攻起火了。很有可能該機的飛行員意識到他將無法返航了,于是選擇了史密斯號作為他的目標。史密斯號的行動報告詳細描述了這次攻擊:11時48分,一架燃燒著的日本魚雷機從右舷稍后的位置俯沖,擊中了2號炮塔,墜落在前甲板左舷和1號炮塔旁邊。立即出現了閃光,船的前部被籠罩在一片火焰和煙霧中,這顯然是由于日本飛機上的汽油箱爆裂造成的。機身的主要部分倒在一邊,在火焰中向左轉,并在后方沉沒。在11時49分燃燒到了艦橋。滅火工作開始了,但在11時53分發生了一次大爆炸,使甲板上的小火蔓延。這些火很快就被撲滅了。為了防止更多的彈藥被燃燒到,致使彈藥庫爆炸,前部的彈倉被注水了。該艦靠近南達科他號戰列艦,以便戰列艦能夠幫助滅火。12時12分,四枚前部魚雷被扔進海里,以防止它們爆炸,該艦開始航行,恢復其防空任務。大約在那個時候,又有20架俯沖轟炸機襲擊了特遣部隊,但史密斯號在攻擊中幸存下來,沒有進一步受損。最后一共有28人死亡,23人受傷。盡管當時美國人不知道神風特攻隊的概念,但后來的報告將這次攻擊描述為神風特攻。1943年秋天和1944年初的大約一個月里,帝國總司令部的參謀田中浩二中校調查了新幾內亞的局勢。史密斯號DD378在1942年10月26日的圣克魯斯戰役中被神風特攻擊中而爆炸。美國文件稱這是第一次神風特攻對美國船只的攻擊。
當史密斯號DD378從南達科他號BB57加油時,其炮塔的損壞是顯而易見的。
據他說,那里的陸軍航空隊遭受了缺乏作戰飛機的困擾,這是由于Ki-61三式戰斗機'飛燕'的生產困難、替代飛行員的培訓以及指揮和基礎設施問題造成的。為了阻止不斷的突襲,一些日本陸軍飛行員采取了將他們的飛機撞向美國B-17和B-24飛機的辦法。軍隊使用這些特殊的攻擊方法始于1943年,一直持續到1944年春天。比如說:小野軍士,隸屬于第8航空師,被指派為保護地面部隊,他的飛機在新幾內亞MADANG北部撞上了美國的B17,導致敵機墜毀,從而完成了他保護地面部隊的任務。1944年5月下旬,第5航空團的高田少校指揮的4架戰斗機決定在BIAK南岸附近撞擊一艘敵艦并將其擊沉。據了解,四架飛機中有三架撞上了美國的驅逐艦,剩下的一架被認為失蹤。上述兩起事件由該地區的陸軍司令官通過電報正式報告給帝國總司令部和陸軍部,據說還給予了獎勵。盡管高田的飛行接近了美國驅逐艦桑普森號(DD 394),但結果并不像日本人報告的那樣成功。高田的飛行編隊由4架雙引擎的Ki-45二式復戰'屠龍'組成,由5架Ki-43一式戰'隼'護航。1944年5月27日傍晚,大約16時41分,桑普森號正在掩護比亞克島的登陸區,遭到了從東方飛來的四架單引擎戰斗機的攻擊。一架被本艦擊落,一架被岸上的防空火力擊落。幾乎在第一次攻擊的同時,第二次攻擊從東北方向的樹梢高度襲來。這次襲擊由高田帶領的四架Ki-45二式復戰'屠龍'組成。他們對海灘進行掃射并投下炸彈,但沒有擊中附近的LST坦克登陸艦。領頭的飛機,可能是高田的,被擊落并在靠近LST的地方墜毀,第二架在碼頭附近被擊落。第三架飛機經過該艦上空,來自美國驅逐艦的20毫米和40毫米防空炮火擊中了一個引擎并使其起火。受損的飛機在空中盤旋,并向桑普森號沖去,但船上的猛烈炮火打掉了一側機翼的一部分,飛機從艦橋上飛過,險些撞到。它在離驅逐艦右舷約400米的地方落水起火,火焰蔓延到正在附近巡航的SC 699號上。第四架被趕走了。在驅逐艦上,指揮官J.W.福瑞斯特爾中尉看著第三架飛機盤旋并向他的艦艇飛來。在它被幾艘船的防空火力擊中后,飛機的左翼在離左舷大約三十米的地方撞上了水。Ki-45二式復戰'屠龍'從水面上彈起,擊中了靠近水線的船只,引發了熊熊的汽油大火,籠罩了船只的中央部分,并達到了桅桿高度。18人被沖擊波吹落水或跳海,包括指揮官。混亂使人們難以確定發生了什么。索諾瑪號靠了過來,并協助救火。兩個人陣亡,包括威廉-H-哈里森(William H. Harrison),他是在飛機撞到他的20毫米防空炮臺時被殺。哈里森的尸體被發現時,他還在他的發射位置上。他的防空炮一直打光了最后一發炮彈。田中回到日本,向陸軍最高層報告了他的發現,并建議考慮使用特別攻擊行動。陸軍最高層軍官之間出現了哲學上的分歧。討論的中心是特攻戰術和中隊是否應該接受皇軍的授權,或者是否應該嚴格按照自愿原則。航空總監阿南惟幾將軍和他的副手川田龍中將都認為他們應該是嚴格自愿的。在與總參謀部第一局局長宮崎修一少將談話后,決定不命令陸軍飛行員參與特攻訓練。此后不久,1944年7月,陸軍 "航空監察長向所有飛行學校校長發信,要求提交一份特攻志愿者名單。(在很短的時間內,軍隊就選出了50名志愿者。轟炸機飛行員在濱松和北田陸軍飛行學校受訓,戰斗機飛行員在日立和明野陸軍飛行學校受訓。接下來的一個月,又有60名志愿者被錄取參加特別攻擊訓練,該計劃開始增長。到1944年秋天,陸軍飛行員仍在接受訓練,但海軍也在考慮進行特別攻擊。該計劃是由海軍利用被要求自愿參加的普通飛行員發起的。日本的資料經常把有馬正文作為開始在菲律賓進行自殺式襲擊的靈感來源。有馬指揮著駐扎在馬尼拉的第26航空隊。1944年10月15日,他決定領導對呂宋島附近的美國航空母艦進行打擊,這對他這樣的高級軍官來說是不尋常的行動。日本報告稱,有馬將他的零式戰斗機撞上了航母富蘭克林號(Franklin CV 13),但這是不可能的。富蘭克林號和美國部隊中的其他航母在那天都沒有被神風彈擊中。日本海軍神風特攻隊的正式開始是在1944年10月19日,當時大西瀧治郎海軍陸戰隊員參觀了位于菲律賓馬巴拉卡特的第201航空隊的基地。大西剛剛被任命為第一航空艦隊的指揮官,并認識到日本在戰爭中的地位是脆弱的。他向航空隊的領導人建議,自殺式墜機是他們擊敗敵人的唯一機會。在一小時內就決定使用這種極端的攻擊方法,第201航空隊的27名成員自愿參加了這次任務。這些人并不是訓練有素的初學者,而是在航空隊中名列前茅的飛行員。畢業于海軍學院的關幸雄中尉被選為他們的隊長。大西高次郎海軍中將。
在馬巴拉卡特發生的事情是一個新的戰略,一個將計劃、組織和協調這種攻擊方法的戰略。在馬里亞納群島損失了1,500名日本飛行員之后,一項新的戰略非常及時。這么多有能力的飛行員損失后,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取代他們。在馬巴拉卡特(Mabalacat)組建的第一特攻團很快就開始行動了。他們由四個小組組成,分別是朝日、敷島、大和、山櫻。1944年10月21日,該團開始在大海上進行不成功的飛行,搜尋美國船只。1944年10月25日早晨,大約7點30分,來自朝日和大和小組的6架A6M零式艦戰和他們的4架護航機在薩馬島附近發現了托馬斯-斯普拉格中校的護衛航母群。大約在同一時間,以永今夕帶領敷島小組的5架裝滿炸彈的A6M零式艦戰和4架護航機離開了馬巴拉卡特,并在10時45分發現了由克利夫頓-斯普拉格指揮的另一個航母編隊。他們的攻擊很成功,一艘航母被擊沉,其他幾艘航母受損。隨著這些攻擊在菲律賓的成功,大西的戰略得到了驗證。從此以后,在任何行動中都會認真考慮使用特攻隊。使用神風特攻隊的飛機是一個可行的選擇。它已被證明是最有效的攻擊方法,對美國船只的命中率很高。在菲律賓戰役期間飛行的650次自殺任務中,近27%被認為是成功的。它良好的速度和機動性使它比在沖繩執行任務的許多過時的機型更有優勢。此外,第一批神風特攻隊的飛行員都是具有重要飛行技能的老兵。這將與沖繩戰役中使用的神風特攻隊飛行員形成鮮明對比,他們中的許多人只有基本的飛行訓練。人們可能會質疑日本人如何期望通過使用這種戰術來贏得戰爭。當美軍入侵沖繩時,對日本人來說,顯然勝利的可能性已經消失了,本土島嶼成為美軍登陸的目標只是時間問題。日本最高統帥部希望通過將其年輕的飛行員送入必死之境來達到什么目的?當面對災難性的損失時,他們沒有什么選擇。在戰爭結束時美國人進行的一次采訪中,第十航空艦隊的井口理平上尉討論了該計劃的目標。井口在菲律賓的神風特攻隊計劃開始時就在場。他斷言,日本人從未期望用這種方法贏得戰爭。然而,有可能的是為其停戰創造可接受的條件。如果美國人在特別攻擊部隊中遭受不可接受的損失,那么他們可能會愿意以對日本人更有利的條件結束戰爭。在沖繩戰役中擔任第三十二軍情報部聯絡參謀長的金直道中校指出了采用神風特攻隊戰術的四個原因。2.自殺式攻擊更有效,因為飛機的沖擊力與炸彈的沖擊力相加,此外,爆炸的汽油會引起火災--此外,達到適當的角度會比正常的轟炸有更大的速度和準確性。3.自殺式襲擊為地面部隊和廣大日本民眾提供了精神鼓舞。4.自殺式攻擊是當時唯一確定和可靠的攻擊類型,這種攻擊(因為他們必須這樣做)的人員由于燃料短缺,培訓受到限制。宣傳價值當然也是一種考慮。海軍總參謀部宣傳科科長志摩勝男(Katsuo Shima)上尉制定了一項計劃,旨在說服盟國,日本人寧可民族自殺也不投降。特攻隊被作為盟軍可以期待的一個例子。此外,日本的新聞來源撰寫了關于神風特攻隊飛行員的英雄主義和成功的引人注目的故事。在他們的絕望中,日本人對一種能夠結束美國威脅的武器的渴望超過了他們的常識。關于神風特攻隊早期成功的夸張報道刺激了進一步發展神風特攻隊概念的動力。后方的民工被鼓勵在他們的日常工作中效仿神風特攻隊的犧牲精神。如果人們可以心甘情愿地為國家而犧牲,那么肯定可以期望國內的工人也能做出巨大的犧牲。承諾做出最終犧牲的飛行員也可以期待得到回報。幾乎從菲律賓的神風特攻隊運動一開始,飛行員就得到了死后的晉升。起初,這些只是一個級別的晉升,但很快,兩級晉升就成為常態。神風特攻隊經歷中的一個奇特現象是在神風特攻隊的隊伍中出現了少量的朝鮮人。Luce號驅逐艦上的船員們在擊落一名韓國飛行員的飛機后,救上了他。他表示,他是一個農民,被征召入伍,被迫成為一名神風特攻隊飛行員。日本人從1938年開始接受朝鮮人服兵役,并在1944年4月開始征召他們。據一些資料顯示,有11名朝鮮人最終成為了神風特攻隊的成員。其中包括金山菲上尉、德慶賢中尉和樸頓芬一等軍士,他們都在靖國神社豎立了牌位。為了取得對抗美國入侵沖繩的最大成功,日本陸軍和海軍必須合作。盡管兩個部門都起草了聯合行動的計劃,但陸軍的計劃被采納。前帝國總司令部作戰參謀杉田一二上校后來聲稱,"海軍在1945年1月制定《帝國陸海軍作戰計劃大綱》時采取了極其消極和冷漠的態度。新的作戰計劃是在陸軍的熱情建議下,經海軍同意才制定的"。天鵝行動的規劃也是如此。在此期間擔任海軍總參謀部計劃科長的大前俊和上尉后來報告說。當時海軍空中力量的實際狀況(特別是從訓練的角度來看),很遺憾地不允許海軍參加預計在3月或4月進行的沖繩空戰。海軍普遍希望避免迄今為止訓練人員的逐漸減員,并且不希望在5月左右參與沖繩和其他戰線的行動,更不希望參與本土的行動,因為到那時它將積累足夠的戰斗力。盡管日本軍方的兩個部門都致力于在沖繩合作對付美國人,但計劃遇到了問題。陸軍要攻擊的目標是運輸船隊和運兵船。這些船只更容易被擊中,飛行員在執行任務時需要的訓練也更少。相比之下,海軍的目標是航母特遣艦隊,它們更難攻擊,需要更高的飛行技巧。日本海軍的計劃要求進行額外的特別攻擊訓練。據海軍總參謀部負責空中作戰的前官員吉森-寺井(Yoshimori Terai)中校說:"從一開始,空中準備工作(特別攻擊飛機)預計要到5月底才能完成。雖然我們希望通過第二次行動(攻擊烏里希基地)來推遲美國人對沖繩的推進,但由于他們的失敗,我們被迫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面對沖繩行動"。軍隊的情況也沒有好轉。隨著行動的失敗和美軍向沖繩的加速推進,陸軍也陷入了時間陷阱。據參與 "天鵝 "計劃的日本海軍軍官說,"陸軍的準備工作甚至比海軍的準備工作還要落后"。盡管如此,各部門之間的合作是必要的。1945年3月1日的海軍第540號指令詳細說明了這種合作的程度。以陸軍和海軍的聯合空中力量的展示來消滅預計入侵東海和附近地區的敵人,同時加強國土直接防御。為了執行上述行動,將重視特種攻擊力量的集結和使用。a.東海及周邊地區(臺灣島、南沙群島、中國東南、九州和朝鮮)的空中行動。陸軍-海軍航空兵將立即部署在中國東海及附近地區,并摧毀敵方入侵部隊。海軍航空兵的主要目標將是敵方航母特遣艦隊,而陸軍航空兵的主要目標是敵方運輸船隊。然而,陸軍將盡可能地配合對敵方航母特遣艦隊的攻擊。1945年3月20日由大川喜朗海軍上將發布的第513號海軍指令,闡明了 "天鵝行動 "的目標。它的首要任務是摧毀一直在攻擊日本的美國航母特遣艦隊。這將通過大量使用神風特攻隊飛機、自殺艇、載人魚雷和小型潛艇來完成。一個次要的目標是在沖繩和周邊地區行動的美國登陸艦隊。特別重要的是沖繩的空軍基地。如果它們落入美國人手中,本島的安全將進一步受到威脅。海軍航空兵的選拔過程是非常嚴格的。在經歷了新兵訓練的殘酷紀律,包括士官的多次毆打后,新海員被分配到一艘船或一個單位。那里的毆打一直持續到個人成為一名士官,然后條件才稍有改善。脫離普通海員的行列是通過申請專家學校并通過入學考試。在20世紀30年代末,這就是成為飛行員的程序。在海軍學院入學的學生也受到嚴厲的體罰,但不像給予士兵的那樣殘酷。位于東京東北80公里處的土浦是海軍飛行學校的所在地。在那里,經過挑選的日本帝國海軍學員接受了嚴格的飛行訓練課程。著名的日本海軍王牌飛行員酒井三郎報告說,當他在1939年接受飛行員訓練時,1500名申請人中只有70人被錄取。那些被選中的人是海軍學院的畢業生、入伍的士官和新兵的混合體。那里的訓練甚至比基礎訓練和其他專業學校更加殘酷。每天都要進行摔跤、游泳、爬桿、單手懸空10分鐘以上、體操、跳板跳水和其他形式的體育鍛煉,以提高平衡性、協調性和精神。在任何時候都可能被開除,酒井報告說,在他最初的70名學員中,只有25人從10個月的課程中畢業。這些人成為極有天賦和能力的飛行員。一旦他們的訓練結束,海軍飛行員經常被稱為 "海鷗"(Umi no Arawashi)或海鷹。這個標簽是霞浦海軍飛行學校的山木上尉首先使用的。另一個用于飛行員培訓的基地是三重海軍航空站。今村重夫報告說,1943年9月,有5000人被海軍航空預備隊錄取。在這個數字中,一半被送到土浦,一半被送到三重進行基本訓練。在三重之后,今村去了伊蘇米海軍航空中心,在 "柳樹 "中級教練機上訓練,這是一種織物覆蓋的雙翼飛機。鈴木幸久在百里原空軍基地接受了特別攻擊訓練,他在執行特攻任務的飛機上進行訓練。這些是中島B5N2魚雷轟炸機。燃料供應不足,訓練時間嚴重受限。鈴木的理由是,這并不重要,因為飛行是單程的。起飛并能駕駛飛機就足夠了。在百里原的時候,鈴木和他的軍校軍官飛行員同伴經歷了訓練程序中常見的那種殘酷的紀律。有一次,在一天平庸的練習之后,學員飛行員們被排成幾排。在首席飛行教官表達了他對訓練的失望之后,他離開了,他的四個助手接手了。他們對學員們進行了數分鐘的訓斥,并穿過隊伍,對每個人的臉打了幾拳。那些踉蹌或跌倒的人被打得更厲害,不是臉上挨了一拳,就是被棍子打。這是日常訓練的典型結束方式。鈴木報告說,在他早先的訓練中,他曾看到一個受訓者被毆打致死,他的臉被打了很多拳。顯然,這在整個海軍中是很常見的。另一名日本海軍飛行員,飛行總指揮岡部光希(Konichi Okabe),于1943年開始訓練。他在土浦接受了三個月的飛行前訓練,之后他又去了雅塔貝接受初級飛行訓練。在八田邊的五個月后,他去名古屋接受俯沖轟炸機飛行員的訓練。在名古屋訓練三個月后,他成為一名助理飛行教官。三個月的助理飛行教官工作使他有資格成為正式教官,他一直在那里工作到1945年。1945年3月1日,他被調到駐扎在名古屋的第1攻擊飛行隊。3月16日,該部隊轉移到大分,進行針對船舶目標的練習。一個月后,他的D4Y彗星艦爆在從卡諾亞出發執行神風特攻隊任務后在沖繩上空被擊落。影響任何戰斗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戰斗人員的訓練。就日本陸軍和海軍空軍而言,隨著戰爭的進行,訓練開始下降。在與美國開戰之初,日本人擁有一批訓練有素的飛行員。在加入作戰部隊之前,海軍飛行員平均完成了650小時的飛行時間,陸軍飛行員完成了500小時。這種密集的訓練,加上獨特的錄取要求,除了最有天賦的候選人之外,其他的都被淘汰了。這樣一個嚴格的和有選擇的過程,加上在中國的戰斗經驗,意味著日本戰斗機飛行員在戰爭開始時與他們的對手相當或更勝一籌。除了飛行員的訓練經驗外,A6M零式戰斗機對其對手的優勢也很明顯。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日本飛行員在戰爭的早期階段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日本人的一個問題是,他們沒有在早期增加飛行員招募和培訓計劃,沒有認識到他們有經驗的飛行員是多么寶貴。當他們在戰爭的頭一年半里失去了很大比例的飛行員時,他們不得不爭分奪秒地訓練替代者。這些人駕駛的飛機沒有什么保護性武器,如果他們被擊落,他們不太可能獲救。日本的海空救援系統很差。第二個問題取決于新飛機的生產和發展。由于相信零式艦戰的優越性,海軍規劃人員不斷要求對該飛機進行改進和改造,而不是推動更新的設計。當優越的戰斗機設計被開發出來時,在戰爭中已經太晚了,無法以扭轉戰局所需的數量來生產它們。他們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可用的航空汽油數量的減少,使學生飛行員難以積累磨練他們的飛行技能所需的時間。曾經日本飛行員擁有同等數量的飛行經驗,到戰爭結束時,大多數日本神風特攻隊的飛行員在空中飛行的時間不到一百小時。今村重夫報告說,到他畢業時,他的小組在D3A九九式艦爆和A5M九六式艦戰上只記錄了70個飛行小時。這與美國飛行員形成鮮明對比,他們平均有600個小時,使空戰成為非常片面的一邊倒的戰事。在戰爭結束后的審訊中,寺井吉森中校表示:直到1940年12月,日本海軍航空隊的訓練計劃包括以下幾個階段。1. 在3型教練機或90型水上飛機教練機上進行30小時的初級或基本訓練。在完成后,候選人去:2. 使用90型陸地訓練器和93型教練機進行中級訓練。40小時后,受訓人員轉入:3. 高級戰斗訓練,使用過時的戰斗機。在候選人被分配到A6M零式艦戰、A5M九六式艦戰、B5N九七式艦攻、D3A九九式艦爆、A6M2 -N二式水戰、F1M零式水觀和G3M九六式陸攻之前,需要有30小時的飛行時間:4. 行動單位。如果被選入艦載航空隊,人員在離開作戰單位前還需接受50小時的訓練。1940年12月,初級和中級訓練被合并,但兩者的總飛行時間減少了10小時。... 1944年春天,海軍總參謀部停止了 "跳過 "高級戰斗訓練的做法,并恢復了所有受訓人員的訓練,原因是:(1)作戰損失過大;(2)在較新的戰斗機型上進行較長時間的訓練比在分配給高級戰斗訓練單位的不太現代的飛機上進行訓練消耗更多的航空汽油;(3)戰術單位當時開始使用新機型,如N1K -J 紫電改 局戰、B6N天山艦攻、D4Y彗星艦爆、C6N彩云艦偵和P1Y銀河,除了有經驗的飛行員,其他人都無法駕駛。1943年夏天和秋天,第一航空隊正在組織,其總司令取消了高級訓練,因為他想監督他的新飛行員進行高級戰斗訓練。這種做法持續了大約一年,由于上述原因被取消了。顯然,在訓練課程中存在一些差異。一名被俘的日本海軍飛行員聲稱,他的第一次飛行訓練是在G3M九六式陸攻上進行的,他的訓練時間比平時長。美國軍事情報采訪人員推測,這可能是作為一種實驗。訓練時間的減少在熟練飛行員的層次結構中留下了巨大的缺口。通常情況下,那些擁有許多小時飛行時間的人將被賦予培訓其他人的任務,并擔任飛行教官。到沖繩戰役的時候,這些飛行員已經供不應求。許多剛剛完成自己的飛行訓練的學生被按下了教官的任務。雖然有經驗的飛行員可能會做得很好,但這些新教官發現自己的學生數量大約是前輩們的兩倍。在沖繩戰役中招募的一些學生年僅14歲。還有一些擁有更多飛行時間的飛行員因為太有價值而無法在神風特攻隊項目中消耗,被留在基地。在那里他們可以訓練其他人,并在必要時協助保衛日本本土。燃料的短缺急劇減少了受訓飛行員在空中練習的時間。在訓練中,人們可能會發現他的飛機的發動機是用低辛烷值的汽油或汽油和酒精的混合物作為燃料,這不允許發動機持續運行。隨著對神風特攻隊飛行員需求的增加,一些基本的科目,如導航被從課程中刪除。神風特攻隊的飛機可以由一名有經驗的飛行員駕駛的一架飛機引導到目標區域。簡而言之,隨著沖繩戰役的深入,在沖繩執行任務的飛行員變得越來越不象那些在太平洋其他地區與美國人作戰的飛行員那樣熟練。如果在神風特攻隊任務中使用更好的飛行員,那將是為了提供護航戰斗機的保護和報告攻擊的結果。由于駕駛神風特攻隊飛機的飛行員相對缺乏經驗,不久后美國人就認識到他們不是日本飛行員中最好的。根據LCS(L)115的指揮官A.P.Glienke中尉的說法。自殺式飛行員似乎不是有經驗的飛行者,他們可能從來沒有以自殺式俯沖的速度,從30度以上的角度操作飛機的經驗。他們傾向于小角度俯沖,如果俯沖過頭,則依靠向前推桿來撞向目標。日本帝國陸軍航空隊的訓練程序并不亞于之前對海軍的描述。一般來說,新兵被訓練的軍士長折磨得比那些注定要成為軍官的人更慘。1944年,15歲的桑原康夫贏得了日本全國滑翔機錦標賽,他很快就被陸軍征召參加其入伍飛行員計劃。在廣島空軍基地的三個月基本訓練期間,他和其他新兵不斷受到負責他們的軍士的毆打和折磨。他們的待遇是如此殘酷,以至于在他在廣島的三個月結束時,有九個新兵自殺了。在廣島的基礎訓練是三個月的地獄訓練,其中穿插著軍事科目。在此之后,新兵們進入為期六個月的中級訓練。這個中級訓練的前三個月充滿了對航空學和其他與飛行有關的軍事科目的學習。在下半年,學生們有了第一次飛行經驗,在立川Ki-9雙翼飛機上訓練。在駕駛雙翼飛機三個月后,他們轉到單座戰斗機教練機,最后轉到中島Ki-43隼鷹戰斗機上訓練。并非所有的訓練都很順利。那些在戰爭后期經歷該計劃的人有時會發現它被打斷了。長冢龍二(Ryuji Nagatsuka)在訓練中成為日本陸軍航空隊的一名軍官,1944年9月他正處于訓練的第二階段,當時燃料短缺,飛行被暫停了10天。用煤油和酒精的混合物代替,全班又度過了幾個月。訓練周期被縮短了一個月,學生飛行員被派往前線,在雙引擎的Ki-45二式復戰'屠龍'中完成他們的下一階段訓練計劃。在那里的一個半月后,他們又被送回大筑,在中島Ki-27九七式戰斗機中進行進一步的戰斗機訓練。在最后階段,他們還在鹿原的熊谷飛行學校駕駛先進的中島Ki-43戰斗機。一般來說,為特攻隊訓練的飛行員必須學習各種技能。陸軍是第一個將訓練時間投入到神風特攻隊戰術的。然而,陸軍和海軍都使用類似的方法。根據布魯內蒂上校(Col.N. Brunetti)的一份題為 "日本空軍 "的報告。志愿自殺飛行員所經歷的訓練類型證明了日本飛行員所具備的出色的機動技能。最復雜的練習包括擊中一個由飛機牽引的充滿空氣的橡膠氣球。飛行員必須在雜技動作的最后階段擊中氣球。裝備有炸彈的戰斗機經常被用于神風特攻隊的攻擊,但這對許多輕型戰斗機來說是一種不尋常的配置。戰斗機飛行員不得不用掛載在機身上的重物進行練習,以適應攜帶炸彈時需要的額外起飛滑跑距離。在一些基地,飛機下面掛著一根木頭來模擬炸彈。長冢聲稱,中島Ki-43戰斗機和類似型號的戰斗機有兩種攻擊方式,一種是從高空俯沖,一種是從水面上低空攻擊。從5000米到6000米的高空接近,使神風飛行員能夠利用云層作掩護。然后他們以45度到55度的角度俯沖向他們的目標。一旦致力于俯沖,就沒有回頭路可走,也沒有犯錯的余地。低空接近使飛機能夠躲避雷達,以及艦艇上較大口徑的火炮的射擊,這些火炮無法充分壓制以擊中它們。日本陸軍航空隊的飛行員訓練在1945年4月突然停止了。對訓練場的持續轟炸和掃射使它難以取得任何成果。九州島上的陸生原是最大的神風特攻隊飛行員訓練中心;然而,它在被美國轟炸機襲擊的基地名單中名列前茅。此外,飛行員的短缺使得有必要利用許多教官來執行戰斗任務。燃料短缺問題繼續困擾著航空基地。由于通往該地區的鐵路線被炸毀,像芝蘭這樣的機場很難得到供應。7月恢復了有限的訓練,但已經太晚了,對戰爭努力沒有任何作用。飛行員的質量繼續下降。為了獲得必要數量的飛行員新兵,需要降低錄取標準。此外,畢業的標準也被放寬了。擔任本州岐阜的51訓練飛行師參謀長的林俊二上校說,受訓飛行員的失敗率只有10%,然而,在畢業的人中,大約20%的人準備不足。盡管他們有弱點,但還是允許他們畢業,因為日本非常需要飛行員。三菱97式戰斗機在1930年代是一種前線戰斗機。到了菲律賓戰役的時候,它主要被用作教練機。在沖繩,它也被用于神風特攻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