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號當鋪》中有個人希望用自己20年的壽命換婆媳20年的和平相處。可見對于婆媳相處這個亙古難題,大家愿意付出多大的代價。從結婚到現(xiàn)在十多年了,一直和婆婆在一起。我身上值得驕傲的事情不多,婆媳關系處的好是其中一項。所有的美滿都要經歷一個過程。分享出來給大家做個參考。
目的明確
我是懷小鮮肉的時候開始跟婆婆住。我在北京工作,家是山東的,婆家是黑龍江的。我父母是醫(yī)生,有個妹妹是護士。父母妹妹都讓我回山東生寶寶,他們會照顧我。
我心里很明白,他們能照顧我生寶寶,但是以后我要工作,他們不能一直幫我看孩子。我父母年紀大了,而且自己有親孫女要看。外孫再好,他們那個年代的人,觀念里也是外的,不會背井離鄉(xiāng)來北京給我看孩子的。所以,一開始我就要試著和公公婆婆好好相處。
奔著這個明確的目標,我也是手段齊出了。但是這所有的事情加起來才形成了今天這樣大家都滿意的結果。如果不是自己的堅持,最終的結果可能會形成另外一個悲劇,所以也請大家權衡好。
婆媳過招
我那時是個24歲的小姑娘,找了個年紀相仿,家里沒錢沒背景的婆家。自己在北京沒有房子。到了婆家,看到家里還有快80歲的老奶奶。老奶奶家里好幾個孩子,但是其他人不肯給癱瘓的奶奶養(yǎng)老。她女兒們騙了老人的錢就不管老人了。老奶奶就一直住在公公婆婆家的平房里。老奶奶的女兒還經常跑來炫富,說自己買了樓過得可好了。老奶奶就說自己也想住樓。我拿出了自己的嫁妝錢加上本來公公婆婆攢了娶媳婦的錢在黑龍江當地買了樓房給他們住。
懷小鮮肉的時候,本來是可以在北京生。但是考慮到以后婆婆以后來北京看孩子,公公婆婆要分居。我決定自己和剛新婚不久的老公分開,去婆婆家生寶寶。畢竟孩子是要入人家族譜的。婆婆本身是心地善良的人,精心照顧著自己的婆婆。但是她不想和公公分開,天天派七大姑八大姨來當說客讓我生完孩子留給她,自己回北京上班。特別是旁邊鄰居家奶奶,天天來我家用非聽她不可的口氣管著我家的事。我不吭聲,因為要來這邊生孩子是和自己娘家鬧了脾氣的。老公也不在身邊。周圍沒有一個是自己人。孕婦不太好控制脾氣的,白天控制了,晚上氣的我在臥室里蹬她家的墻壁。這直接導致了小鮮肉在我肚子里受到驚嚇繞頸兩周。生的時候,醫(yī)生建議直接剖腹,我覺得順產對孩子好,堅持了一天,最后還是沒生下來,孩子是剖腹產的。罪一點也沒少受,還因為剖腹產受到了公公的埋怨。我心里那個委屈:不都是你們造成的嘛!
懷寶寶在家期間我也是盡心的討好所有人,給公公婆婆過生日、織毛衣,買他們平時不舍得買的東西。天天聽婆婆講她的故事,一個孕婦,就這樣天天看著婆婆在自己面前鼻涕一把淚一把的說自己的煩心事兒。老公臨走交代說因為我愛吃青菜,每頓飯給弄點菜。婆婆嫌東北的菜貴,天天跟親戚哭訴。我直接去銀行取了2萬給婆婆讓她買菜。雖然婆婆一直沒有花,臨回北京又塞給我了,但她心里舒服多了。
我本打算是以心換心,我能離開老公來你家生孩子,能做的都做了。最終利益面前,她還是想讓我把孩子留給她。對話一般是這樣的。
婆婆如往常一樣說著自家事:“那時候他爸爸帶兒子回老家,我想孩子想的都起不來炕了。”
我因勢利導:“媽呀,那您覺得您我要是不和自己孩子在一起是不是也挺想孩子的。”
婆婆:“我兒子一小時候就扔給婆婆了……”
實際情況是她和她婆婆是鄰居。什么留守兒童問題多呀,什么孩子也會想爸爸媽媽呀,都沒用。
講理是徹底講不通了。我:“一結婚你就催著要孩子,有了孩子你非要留著你養(yǎng)。你是一開始就計劃好,就是想搶我的孩子呀!”
婆婆當然矢口否認,但是明顯軟了下來。
我:“這樣吧,您不用去。讓您兒子把工作辭了,專門在家看孩子。”
兒媳婦的前程無所謂,兒子的前程可不能耽誤。她終于沒話說了。我趁熱打鐵,趕緊讓老公安排回京事宜。來了北京就好辦了。
大家都是心地善良的人
婆婆來了北京。公公還在家那邊照顧老奶奶。每次婆婆給公公打電話,公公完全沒有埋怨的意思。反而言語之間滿懷對我的感謝:“要不是兒媳婦給買樓,又要工作,回家還要燒炕,根本忙不過來。”
老公也是個助攻達人。他總覺得一邊是親媳婦,一邊是親媽,話可以隨便說。經常出口傷人。我自己忍著,還在老公和婆婆之間調停。婆婆心里有了委屈都找我訴說。我和婆婆經常一起在小區(qū)一起看孩子,很多人都以為這是親母女。知道的都夸這媳婦好,婆婆心里也很歡喜。
婆婆來這邊,用錢就不方便了。我就弄了一個盒子。婆婆用錢就從這里面拿,看錢不多了,我就往里面放,從不需要婆婆開口。
后來,我們買房子。因為都是我們兩個年輕人自己拿錢。錢也不多。老公就想買個不帶樓梯的板樓。我堅持買帶電梯的。我說婆婆腿腳不好,現(xiàn)在能走動,二十多年后呢?老公說那公公婆婆就回老家生活了。我還為這事兒跟老公吵了一架。我的觀點是老人年紀大了肯定愿意和兒女在一起的。人家嘴上說愿意回老家那是怕給兒女添麻煩,怕兒女嫌棄。老公這個直男癌晚期,完全沒有考慮老人的用心。我想如果上帝在我人生的前半段去拿炸雞吃了,回來看到這個情況,還以為我一口一個爸媽說的是我生身父母呢。
一起生活的人,總有理念是不同的。好好相處的原則是婆婆做飯堅決不挑食,婆婆的親戚好好接待。只有育兒理念上不妥協(xié)。但是婆婆怎樣帶,我不能管。人家也改不了。小鮮肉2歲之前,我上班的時候他就一直不太開心。因為婆婆喜歡訴苦,小鮮肉也不放過。所以2歲多的時候,我就把小鮮肉送到了私人托兒所。有其他的小伙伴一起,他也開心了,也不挑食了。
公公婆婆為了我們的家做了巨大的犧牲,我心里也感恩戴德,決心給他們養(yǎng)老。但是實際上,現(xiàn)在也一直是在享受他們帶來的福利。
孩子大了不用帶了,婆婆沒事喜歡撿廢品賣錢。我之前的時候自己喝的瓶子還會帶回家給婆婆,以表示只要她開心就好,我都支持。這幾年我也不帶了。只是專門給她買了地下儲藏室,讓她放。
公公來的第一年,重新給我們裝修了房子。因為房子是我們自己花錢買的,他們沒有出錢。剛買房子時,我們也沒怎么裝修。公公心里一直愧疚。公公做飯做得好,之前人家都說他應該自己開飯館。他也很高興顯露廚藝,經常在家里擺宴席。現(xiàn)在,他在樓下小飯館當主廚,拿著退休金還另外有份不錯的收入。
如今,家里不用我操心,給了我好好工作提供了好的條件。這都要感謝公公婆婆。公公婆婆也同樣對我心里充滿著感激。十幾年了,我們的相處更多是自然的親情。
總結
想修成正果,必然要經過一段彼此妥協(xié)又堅忍的時光。這是一段隧道,走過了前面全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