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秀娟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中小學生身心健康教育的建議》(第447號)收悉?,F答復如下:
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教育部等22部委《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教育部《關于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教基一〔2014〕4號)精神,省教育廳印發了《關于在全省中小學開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要求·大實踐”系列教育活動的通知》(陜教基一〔2015〕7號),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公民意識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網絡文明教育”五大主題,安排部署全省中小學系列德育教育和實踐活動,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已形成有效育人工作機制。近幾年全省中小學身心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強化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近年來,省教育廳按照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要求,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在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各中小學校關注學生身心健康,尊重學生個性發展,促進學生快樂成長,為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成為提升學校教育質量、構建學校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在中小學、校外教育活動中心開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開展認識自我、尊重生命、學會學習、人際交往、情緒調適、升學擇業、人生規劃以及適應社會生活等方面教育,引導學生增強調控心理、自主自助、應對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積極的心態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近幾年,省教育廳在全省樹立了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有11所中小學校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
二、加強心理健康輔導。省教育廳要求各中小學校圍繞相關的心理教育主題,通過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游戲輔導、才藝展示、互動體驗和知識講座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正確認知自我,有效釋放學習和生活壓力。各中小學校心理健康輔導教師通過悄悄話信箱、個體心理咨詢、小組心理輔導、班級團體心理輔導、網上咨詢、書信咨詢、電話咨詢、舉辦心理健康小報等多種形式,使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導常態化、多元化、科學化。同時,中小學校為每個學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精細化管理,強化心理疏導工作,及時了解并排除學生的情緒障礙。
三、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作用。省教育廳下發《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標準》,通過《綜合實踐》和《體育與健康》等課程,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心理健康知識普及教育,強化中小學生心理疏導工作,針對危機學生,實行重點危機預警。目前,全省中小學均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設置了心理咨詢室,有條件的學校建成了高標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而且每所學校配備了1-2名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將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有效滲透到日常教學和學生輔導工作中。
四、開展綜合社會實踐等校外教育活動。省教育廳積極與省級宣傳、文化、新聞出版廣電等部門合作,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提供優秀影視文化作品,逐步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充分利用革命紀念館、文化館、科技館、圖書館、體育館等公共資源經常性地開展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的綜合教育實踐、研學旅行活動,培養中小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集體的健康心態。
五、建立家校協同育人長效工作機制。省教育廳要求全省中小學校建立家長委員會,定期邀請家長參與學校日常管理,倡導家長與學校加強溝通,提倡學校定期舉辦家庭教育講座、家長大講堂,家庭教育巡講等,為家長普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常識,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尊重孩子、關愛孩子。中小學校通過家訪、電話、建立家校聯系QQ群等方式及時與家長溝通,取得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支持與配合,及時掌握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等情況,建立家校協同育人有效工作機制。
感謝您對我省教育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2018年4月28日
(聯系人:李燕妮,電話:029-88668895)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