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的后代篡奪曹魏政權,最后卻慘遭滅族,司馬家得罪了誰?
喜歡歷史的人一定知道,司馬懿是三國時期曹魏的謀士,他靠著自己的隱忍、權謀、狠毒、還有長命,成為了三國里面最后的贏家。
司馬懿在曹魏時期,一直被皇帝猜忌,他雖然有大才,但是又不敢太過于顯露,只能是夾著尾巴做人。
可是在司馬懿死去十多年后,他的孫子司馬炎將曹魏的皇帝曹奐廢掉,然后自己做了皇帝,并改國號為“晉”,司馬懿隱忍了一輩子,終于在他孫子輩手里揚眉吐氣了。
可是讓司馬炎沒有想到的是,他建立的晉朝,在他死后才二十多年,就發生了戰亂,最后司馬家還慘遭滅族,司馬家究竟是得罪了什么人,最后才落得如此下場?
公元239年,已經60歲的司馬懿,恐怕連自己都沒有想到,他隱忍了一輩子,這么一大把年紀了,竟然還能迎來出頭之日!
公元239年1月22日,魏明帝曹叡急召司馬懿入宮,司馬懿趕到皇宮后,已經生命垂危的曹叡,拉著司馬懿與大將軍曹爽的手,囑咐兩人共同輔佐還只有8歲的太子曹芳,曹叡將后事交待完后,于當天駕崩。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一定知道,司馬懿從加入曹魏政權開始,就一直被曹操猜忌。
曹操去世前,就對曹丕說過:司馬懿不是那種甘為人臣的人,你一定要提防著他。
但是曹丕并沒有謹記父親的教誨,他繼承曹操的地位后,把司馬懿當成自己的心腹看待,司馬懿也是在曹丕的庇護之下,逐漸掌握了實權。
曹丕死后,曹叡繼承了曹丕的皇位,雖然曹叡對司馬懿有所顧忌,但是面對蜀漢諸葛亮的北伐,只有司馬懿能抵擋住諸葛亮的進攻,于是司馬懿在曹叡時期,依然能受到重用。
可是魏明帝曹叡死后,情況就發生了變化,原來跟著曹操打江山的那批人才都已經凋零,太子曹芳還只有8歲,唯一能制衡司馬懿的人,就只剩下了曹爽。
司馬懿和曹爽成為輔政大臣后,曹爽還是能夠壓制住司馬懿的,奈何司馬懿會裝。他在曹爽面前裝病,讓曹爽獨攬了朝政大權,但姜還是老的辣,曹爽還在自以為是的時候,卻不知道司馬懿正在密謀取他的性命。
公元249年2月5日,曹爽帶著皇帝曹芳,還有他的眾多兄弟,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
由于司馬懿裝病,讓曹爽放松了警惕,他帶著他的幾個兄弟一同出了洛陽城,然后就給了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的機會。
司馬懿先是找到了與曹爽不合的郭太后,然后以郭太后的名義,將曹爽罷黜,并且還控制住了洛陽城內的禁軍和城防。
本來曹爽手里還有皇帝,并且大司農桓范與大將軍魯芝都逃出洛陽,跑去高平陵與曹爽會合了。
司馬懿只是控制住了洛陽而已,但是曹爽還可以用皇帝的名義召集天下兵馬討伐司馬懿,大司農桓范也表示自己能夠用自己的印章調運糧草,其實只要曹爽來個絕地反擊,還是有很大勝算的。
司馬懿也害怕曹爽在外面用皇帝的名義召集兵馬反撲,于是他先后派了幾批人去誘降曹爽。
在司馬懿的誘降下,曹爽這個蠢貨真的上當了,他以為司馬懿只是想剝奪他們的兵權而已,然后就向司馬懿投降了。
曹爽向司馬懿投降后不久,司馬懿就給曹爽兄弟安排了一個謀反的罪名,然后將曹爽兄弟屠滅了三族人,因為受到曹爽的牽連,曹氏宗族一下就被司馬懿殺死了七千多人。
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接替曹爽,在朝廷中獨攬大權。
雖然只過了兩年,司馬懿就去世了,但是曹氏宗族被殺掉那么多人后,再加上皇帝的年齡小,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依然能夠把持朝政。
因為不滿司馬家族的控制,魏帝曹芳準備聯合朝中大臣夏侯玄、李豐等人發動政變,將司馬師罷黜,然后改立夏侯玄為大將軍。
由于司馬師提前知道了政變的消息,司馬師將參與政變的大臣全都滅了族,然后還廢黜了魏帝曹芳。
曹芳被廢黜后,司馬師又將13歲的曹髦立為皇帝。
司馬師去世后,他的弟弟司馬昭又開始把持朝政,司馬昭與司馬懿和司馬師比起來,他的野心更大,他不再局限于只做一個輔助小皇帝的大將軍,以至于當時流傳著,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么一句話。
因為曹髦不甘受到司馬昭的控制,他在公元260年的時候,帶領著為數不多的軍隊向司馬昭發動了反擊,但是由于勢單力薄,曹髦在大街上,被司馬昭的手下直接刺死。
曹髦被殺死后,司馬家算是徹底的控制了曹魏政權。
司馬昭在曹髦死后,又立了曹操的孫子曹奐為皇帝,然后自己被拜為相國,并且還進封為晉公、在公元264年的時候,又進封為王。
司馬昭此時的地位就于當年曹操在漢獻帝的手上進位魏王相似。
公元265年的時候,司馬昭死了,他的兒子司馬炎繼承了自己的地位,然后司馬炎又學當年曹丕一樣,廢除了魏帝曹奐,然后建立了晉朝。
司馬炎在建立晉朝后,他知道自己能從曹魏手上奪權,是因為曹氏宗族的勢力不強,才讓司馬家族有可趁之機。
司馬炎為了防止以后有人用同樣的方法篡奪司馬氏的政權,于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大封宗室王,只要全天下都有司馬家族的人,然后他們手里又有兵馬和實權,就沒有人能從司馬家族手上篡位了。
司馬炎雖然封了很多王鞏固司馬家族的政權,但是他卻做了一件愚蠢的事情,導致后來司馬家族自相殘殺。
司馬炎因為喜歡自己的孫子司馬遹,他想著將來司馬遹能繼承司馬家的皇位,但是司馬遹的父親司馬衷偏偏又是一個傻子。
司馬炎為了將皇位傳到孫子的手上,于是就將皇位傳給了傻子兒子司馬衷。
司馬炎為了讓司馬衷的皇位能做的穩一點,他還托孤了兩個輔政大臣,一個是國丈楊駿、另個位是汝南王司馬亮。
因為楊駿是太子的外公,然后自己又沒有兒子,雖然他的才能是差了一點,但是他并不會威脅到司馬家的皇位,所以司馬炎才對他放心。
然后再加上一個司馬亮,這樣一個外戚勢力,再加上司馬家的宗族勢力,可以起來互相牽制的作用。
但是讓司馬炎怎么也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老丈人雖然沒有兒子,但是他卻也有極強的權力欲望。
在司馬炎死后,楊駿就讓自己的女兒,也就是楊太后,寫了一封詔書,將兩個輔政大臣,換成了楊駿一人輔佐皇帝。
然后司馬亮又是一個不愛爭的人,他并沒有與楊駿進行對抗,而是離開了權力中心,跑去許昌過起了逍遙日子。
雖然司馬亮不爭,但是傻子皇帝司馬衷的皇后賈南風卻是一個對權力有欲望的人。
賈南風為了獲得權力,她找到了楚王司馬瑋做自己的盟友。
然后司馬瑋就帶兵進京殺了楊駿,楊駿被殺之后,本來司馬瑋的功勞最大,但是賈南風故意將功勞記在汝南王司馬亮的頭上。
司馬瑋一看,好家伙!自己忙活了一陣,好處全讓別人得了,心里自然是不服氣,然后司馬瑋就將司馬亮除掉了。
司馬亮被殺,正是賈南風想看到的,于賈南風又利用皇帝司馬衷的名義,除掉了司馬瑋。
然后賈南風就成了西晉的實際掌權人。
賈南風控制朝政大權后,相安無事了八年,但是賈南風一想到太子司馬遹不是自己的兒子,要是司馬遹以后成為皇帝了,那自己豈不是做不了太后了,于是賈南風誣陷太子寫文章要晉惠帝司馬衷退位,將太子司馬遹囚禁了起來,并要處死他。
當時掌握皇宮禁軍的是趙王司馬倫,司馬倫想推翻賈南風,但是又害怕太子司馬遹復位后,不會重用自己,于是司馬倫就故意勸賈南風將太子司馬遹盡早殺害。
然后賈南風就真的殺害了太子,太子司馬遹被殺后,司馬倫又偽造詔書,以殺害太子的名義,鏟除了賈南風及其黨羽。
司馬倫掌握朝政大權后,他直接廢除了傻子皇帝司馬衷,然后自己做了皇帝。
司馬倫雖然做了皇帝,但是他得位不正,再加上并沒有治國的能力,司馬家的其他王爺一看,司馬倫既然能夠做皇帝,為什么我就做不得?
然后你方唱罷,我方又登場,直到公元307年1月,晉惠帝司馬衷死后,東海王司馬越輔佐晉懷帝司馬熾繼位,八王之亂才結束。
八王之亂雖然結束了,但是八王之亂打了16年,導致天下大亂,周邊的少數民族開始崛起,他們都想要自己打天下做皇帝。
公元311年5月,司馬越帶領大軍去討伐石勒。
然而司馬越離開京城不久,晉懷帝司馬熾就安排了人在半路截殺司馬越。
司馬越得知司馬熾要殺害自己后,直接悲憤而亡。
由于西晉的討伐大軍在失去統率司馬越后,沒有了統一的指揮,然后被石勒帶領大軍追上來,全部給消滅了。
公元311年,西晉的都城洛陽被前趙攻破,晉懷帝司馬熾也成了俘虜,史稱永嘉之禍。
公元313年,司馬熾被前趙皇帝劉聰殺害,司馬熾死后兩個月,秦王司馬鄴在長安即位,他就是晉愍帝。
不過由于八王之亂導致西晉王朝的國庫空虛、兵力不足,即使有了新皇帝,一樣無法阻擋胡人的進攻。
就在晉愍帝即位4年后,長安又被攻破,晉愍帝司馬鄴又被殺害。
公元317年,從司馬炎建立晉朝,到西晉滅亡,只相隔了51年的時間。
由于八王之亂,和胡人的入侵,司馬家族幾乎是慘遭滅門,在北方的中原大地上,成了胡人對漢人的屠宰場。
胡人入侵后,他們才不管你是不是皇室成員,只要能搶的東西,他們全部都是搶了再說。
胡人所到之地,幾乎是尸橫遍野,他們將男人全部殺害,然后將女孩子全部擄走。
被胡人擄走的女孩子,晚上會遭到胡人的侵犯,白天的時候又被遭到宰殺,然后充作胡人的軍糧。
根據歷史記載,從西晉滅亡,到冉閔滅羯趙,中原地區的漢人死去了上千萬人,幾乎到了亡國滅種的地步。
因為西晉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外族消滅的國家,也是第一個皇室幾乎遭到全殲的國家,西晉的歷史名聲并不好,而統治西晉王朝的司馬家族,更是被人們所唾棄,特別是飽受了磨難的中原百姓。
就在五胡亂華的時候,北方許多百姓紛紛渡江江下。
瑯琊王司馬睿也在鎮東司馬王導的建議下,渡江至建鄴,并于公元318年,在西晉滅亡后,在建鄴登基稱帝,建立東晉。
因為司馬睿在皇族中的聲望并不夠,為了得到南北方士族的支持,司馬睿重用了王導,在王導的支持下,司馬睿獲得了南北方士族的支持,因為司馬睿對王導十分信任,于是就將王導封為宰相,兩人共同執掌朝政,“王與馬,共天下 ”的格局形成。
東晉剛建立的時候,國內的各大勢力能夠相互制衡,還維持了一段時間的太平盛世。
可是到了后面,東晉的官僚集團又開始學西晉的奢侈之風,整個官場開始腐化墮落。
到了晉孝武帝司馬曜時,司馬家族為了維持皇族的奢侈生活,開始對士族進行打壓,然后還加大了對百姓的剝削。
當皇族和士族的平衡局面不在后,雙方就又開始了爭斗,再加上百姓生活的負擔越來越重,社會又開始變得不穩定。
等到晉孝武帝司馬曜去世后,東晉就爆發了孫恩、盧循起義和桓玄之亂。
等到孫恩、盧循起義和桓玄之亂被平定后,寒門出身的劉裕又成了東晉的掌權人。
公元419年的時候,劉裕為了自己做皇帝,他將晉安帝司馬德宗、和廢帝司馬德文殺害,為了以絕后患,他還下令將司馬家族全部屠盡。
然后劉宋王朝就替代了司馬家族建立的晉朝,司馬家族的輝煌時刻也從此落幕。
當初司馬懿、司馬昭等人殺害曹氏宗族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想到過,將來有一天,自己的后代也會被人屠戮?
晉朝在中國歷史上是許多人不愿提及的一個朝代。
首先是晉朝本身就是得位不正,這與中國人的正統思想有很大的反差。
司馬家族從曹魏手上奪得了政權,最后又失去了政權,給人們的感覺,就是天道有輪回,仿佛這就是司馬家族一開始就注定的命運。
再就是司馬家族奪得皇位后,并不為天下百姓著想,當權者只想著自己過好日子,卻讓百姓過上了苦日子。
因為司馬家族的混戰,給胡人制造了入侵中原的機會,讓百姓生活的更加苦難了,所以天下的人并不關心晉朝的存亡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