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無服務?千萬不要不當回事,說不定你的銀行賬號已經受到了安全威脅!今天下午,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一起“補卡截碼”案,案外人持假身份證在聯通上海分公司補辦了原告朱先生的手機卡,5分鐘內竊取其招商銀行內近20萬元現金,朱先生將聯通和招商銀行一起告上法庭,要求兩被告賠償其相應損失。
2016年1月6日下午兩點半左右,朱先生發現自己的手機提示無服務,正在開會的他并未太在意,確認手機沒問題,朱先生下班后前往聯通營業廳補辦手機卡。然而辦好卡通過手機短信,朱先生懷疑自己的手機卡被他人補辦過,立馬報警。
后經聯通客服確認,當天下午14時31分左右,確實有人持其“身份證”在營業廳補辦了朱先生的手機卡。得知這一信息后,警惕性極高的朱先生立馬確認自己的各個銀行賬戶,發現其招商銀行理財賬戶內損失近20萬,銀行系統顯示,6日下午14時34分至36分,案發賬戶通過銀行手機APP,通過手機動態驗證碼,分四筆將相關錢款轉出至一農行卡賬戶。雖然朱先生電話農行要求掛失相關農行卡賬號,但第二天公安部門介入調查時,卡上的錢款還是被轉移了。14時31分辦卡,14時36分朱先生賬戶內的錢款被轉移,短短的5分鐘,近20萬的損失,究竟應該由誰承擔責任?
事實上,案發前一天朱先生招商銀行的理財賬戶就已經有了“異動”。朱先生事后查詢得知,1月5日,他招行賬戶進行了價值25萬的某理財產品贖回行為,而對于這一行為,他并未收到銀行的任何消息提醒。“如果我前一天知道的話,說不定就能阻止這件事的發生?!?/span>
朱先生將手機運營商聯通上海分公司以及案發銀行招商銀行上海安亭支行告上法庭,要求兩被告賠償其相應損失。
朱先生稱,聯通公司在案外人持假身份證進行手機號補辦時,以身份證“消磁”為由,對其進行了形式審查,然而,從備案的資料看,案外人所持身份證的地址、頭像照片、有效期限等信息均與朱先生開卡時所持身份證有出入,且身份證并無“消磁”一說,故其認為聯通公司并未盡審查義務。
銀行方面,朱先生認為,每日轉賬20萬的限額明顯偏高,直接造成了其損失金額大;理財產品贖回沒有短信提醒,以至于他未能及時發現資金異常;同時,案發時,銀行APP對于新登錄設備并無任何核實的流程設置,案外人明顯對銀行的流程非常熟悉,敢直接進行相關操作,而不擔心被發現,故朱先生認為,招行作為用戶存款的保管者、金融服務機構,為消費者設置的保管存在漏洞,流程存在瑕疵,這和其損失直接相關。
對于朱先生的指控,被告聯通上海分公司稱,原告和聯通只存在通信服務關系,并無任何金融存款關系,故不應承擔相應賠償責任,且本案涉及刑事犯罪,應移送公安偵查。被告招商銀行則認為,銀行方面客觀上不存在侵權行為,主觀上不存在侵權過錯,原告的賠償主張于法無據。
案件審理過程中,銀行多次聲明,對于轉賬限額、密碼設置等相關的風險,銀行已經起到了告知和提醒的作用,已盡到了告知的義務。另外,聯通公司稱,朱先生的招行賬戶1月5日就已進行了相關的理財產品贖回操作,此時案外人尚未去營業廳辦理手機卡,這足以說明,朱先生的銀行賬號密碼此前已經泄露,至于密碼緣何會泄露,需要朱先生給出明確的答復。
由于朱先生不愿調解,本案將擇日進行宣判。
結語騰訊大申網的網友福利來啦!上海城市定向賽大申線免費名額發放中,歡迎關注公眾號全民來賽(shlaisai)報名。此外,在騰訊新聞上海頻道,挑出任何稿件中的任何錯誤,都可以截圖發至大申君微信:dashenw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