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刷爆社交網絡的奶茶店,
奧秘究竟何在?
排隊七個小時、黃牛加價百分之250%轉賣,這不是在搶王菲的演唱會門票,更不是在搶春運火車票,只是在買一杯奶茶。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一杯“普通”的奶茶。
先上圖,再解釋
排隊買奶茶的人
打著太陽傘也得買
排成一條龍
排了4個小時終于喝到了
怎么樣,看完上面的圖片,是不是很想品嘗一下,鑒定下味道是否與圖片相符呢?
不過,如果你人在帝都,那么,對不起,你只能和邦哥一樣看看圖片就算了。
因為人家還沒有來帝都,不是沒能力,而是還 不 想 來。(好任性)
5年專注,深挖二三線城市
2012年,廣東江門九中街開了一間小小的叫做皇茶的店,當時負責奶茶店的只有創始人聶云宸一人。從店面裝修、菜單設計、產品的調制以及配送,產品單價在 20~30 塊之間。聶云宸回憶稱,生意不好的時候,每天只能賣出幾杯。
經過5年的發展,喜茶如今已經開了50多家門店,平均每天賣出2000多杯。其中廣深兩地的門面店,平均單店單月的營業額超過了100萬元。
據悉,最火的深圳海岸城店,90平米的店面,月營業額可以達到150萬到170萬元之間,這樣算下來,喜茶每個月的營業額超過了5千萬。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火遍了珠三角之后,喜茶在17年的春節過后打入了上海,喜茶上海店剛一開張,每天上百人排隊的場面就刷爆了社交網絡。
20-30元一杯的奶茶被炒到七八十元,黃牛、代購活躍的消息傳出,更有人說店員都當起了黃牛。
數據顯示,喜茶在上海單店目前每天賣出近4000杯,日營業額達8萬元。
上海人民廣場來福士大廳排隊盛況
從三線城市起步,逐步打入一線城市,對于當初市場的選擇,喜茶的創始人聶云宸說:
我們也不是有意選擇這樣一條路,只不過我們開始的起步就在江門。
一線城市機遇好,你可以發展的更快,也能獲得更多優勢;但如果開始條件不是太好,無論是資金,還是產品的整體水平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時,你就很容易被同類產品的浪潮所撲滅。
起步于三線城市還有一點重要的好處就在于它給了我們更多改正錯誤的機會,所以到進軍一線的時候,困難反而沒有想象的大。
從不懂茶到把茶做到極致的90后
“七萬茶企不敵一家立頓”是中國傳統茶目前面臨的窘境,即使在過去10年中傳統茶產量翻倍,但要想做好這個行業,依舊很難。再加上從2012年開始,星巴卡便開始大肆在中國開店,從2013年到2015年,短短2年間,便火速開店1100多家。
“內憂外患”的局面,讓人很難想象喜茶是如何殺出市場的,而如果邦哥告訴你,當時創辦喜茶時,聶云宸只有21歲,你內心震驚會不會更多加加分?
① 做自己的產品,才能把事情做好
雖然做的是傳統茶產業,但聶云宸的特點就在于,他切入茶生意的方式,一點都不傳統。
喜茶專業、快捷以及不斷更新的新鮮感,引領著中國“江南一帶”的潮流。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聶云宸此前根本不懂茶,在此之前,盡管他有創業經歷,卻從事的是開手機連鎖店,可以說是硬生生“殺”入這個市場的。
但曾經的創業經驗,讓他知道:依賴銷售源和缺乏自身品牌是創業的硬傷,因此“做自己的產品”成了他下一步的明確計劃。
聶云宸在面對媒體采訪時說,“由于資金不足,只能選擇門檻不高的行業切入。茶飲有一大特點,它可大可小,往大做可以把中國年輕茶飲做起來,往小做可以從一個小檔口做起。”
于是,聶云宸和創始團隊投入了十幾萬開始了自己的再次創業。
② 創辦喜茶,只想為顧客提供原料天然又好喝的茶飲
在開店之前,他花了一年來調試產品,直到有一天覺得做出了大家喜歡的味道。然而開店后,生意卻很差,每天的營業額只有幾十塊錢。當時并沒有任何錢去做營銷推廣,他能做的只有每天去微博搜評價,尤其是差評,從中了解顧客喜好,不斷修改配方。
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半年,小店外開始排隊了,這更堅定了聶云宸堅持產品的心。
聶云宸說,從小城市起步,口味是否受歡迎,市場會立即給出最直觀的打分,喜茶最初經歷的考驗恰巧是它的最佳試煉。
1億元融資,開始打入上海與北京
2016年,喜茶獲得了超1億元的融資,這是喜茶的第一筆外來資金,除此之外,幾年間喜茶沒有依靠任何外來資金和借貸,僅靠自身的盈利能力發展至今。
但即便有了閑置的資金,聶云宸也并沒有機遇擴張。文章開頭提到,經過5年的打磨,喜茶在全國的店面也不過50多家,并且對每一家新店的開設都十分謹慎。
打造出有自己風格的空間,而不是簡單模仿星巴克;做出有自己口感的產品,而不追求忙不擴張,這是喜茶穩扎穩打的商業模式。
因此,喜茶做出來的東西,首先必須得是聶云宸喜歡的,即使賣得不錯的產品,只要他不喜歡,也會從菜單刪掉。“因為我自己也是一個90后消費者,如果自己都不喜歡,我就沒有信心把它放在店里去賣給別人。”
現在,喜茶上游的茶葉供應商遍布印度、臺灣、河南、廣西等地,從最初簡單的少量買賣關系,到2015年達到了月均11噸,2016年這一數字是月均20噸。
發展至今,聶云宸對喜茶的產品已經有足夠的信心。在珠三角扎穩根后,喜茶開始開拓上海和北京市場,目前,上海已經有5家新店在裝修,而進入北京還在計劃當中。
聶云宸說,每個公司第一次成功都有巧合的,有時自己都說不準。如果你可以第二次、第三次在不同的地方成功,才能證明你的模式是完整的。
網紅“喜茶”還能走多遠
據聶云宸透露的數據,現在喜茶在全國50多家門店中,生意一般的月營業額達100萬元以上,生意最好的可以做到200多萬。
因此,快速擴張的門店+高水平的營業額,成為喜茶前景被看好的資本。
但伴隨著網上人們的討論聲越來越高,原本值得炫耀的優點卻逐漸成為了人們質疑喜茶的地方。
① 排隊時間過長問題
少則半個小時,多則7個小時的排隊時間,讓喜茶成為風口。但歸根結底它還只是一杯奶茶而已。雖然味道總體來說要比普通奶茶好一些,但價格也貴了一倍左右,除此之外,7個小時的排隊時間,讓喝一杯奶茶的成本遠遠超過奶茶本身。
而網上的評論也證明了這一點必須引起聶云宸的重視:
② 限購,對付黃牛
由于排隊時間過長,衍生了大量的奶茶“黃牛”.為了對付黃牛,喜茶采取了沒人限購3杯的政策。雖然這個政策可以有效地減少黃牛,但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黃牛的問題。
因為聶云宸想要達到的狀態是,喜茶作為很日常化的東西,把茶帶給年輕人。
因此,在與黃牛對抗以及喜茶日后的發展中,90后的創業者聶云宸任重而道遠。
邦哥注:由于經驗不足,皇茶在早期并沒有注重商標的注冊,以至于在不斷擴張的同時涌現出一大批“山寨選手”,而當回過頭來再注冊商標時發現已然困難重重,最終只好自斷一臂,進行一次商標的替換。
也就是如今看到的喜茶。
文章參考:愛范兒(不排隊喝不到的“喜茶”(原皇茶)的秘訣是啥?首次公開采訪在此 | MindStore)、互聯網品牌官(id:szwanba)、搜狐新聞(喜茶創始人聶云宸:我想開的并不是“更好的奶茶店)、嶺南會(ID:lingnanchuangye),零售老板內參(ID:lslb168)高敏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