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在美國成功上市,當日便創下美國歷史上最大IPO的神話,而在當超額配售權被行使之后,更是一舉成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IPO。阿里巴巴、馬云、孫正義等相關主題,一時刷爆了微信群和朋友圈。歡呼雀躍也好,羨慕嫉妒恨也罷,天使投資、VC/PE等等創業投資界,大家不約而同在思考:下一個阿里巴巴在哪里?
一、移動互聯網派:下一個阿里巴巴將在移動互聯網領域誕生
IDG的熊曉鴿從事風險投資21年,被譽為“中國引入高科技產業風險基金的第一人”。作為中國首屈一指的風險投資家,他見證了中國風險投資行業和中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歷程。搜狐、百度、騰訊,這些如雷貫耳的互聯網巨頭背后,都有著熊曉鴿與IDG的身影。在剛剛結束的移動互聯網“岳麓峰會”上,熊曉鴿發表演講時認為,“上一輪互聯網浪潮我們投資了百度和騰訊等PC互聯網產業,但是隨著馬云的上市,PC端產業迎來了輝煌,但也成為了過去。我期待移動互聯網領域誕生下一個比百度、阿里巴巴更牛的公司。”
移動互聯網領域被廣為看好,不過其涉及面實在太廣。移動支付、電子商務、網絡金融、網絡教育、移動醫療、OTO等等,都可以說是移動互聯網領域,具體哪一個細分領域能產生下一個阿里巴巴呢?
二、農業派:未來五到十年農業是巨大的金礦
量子基金的聯合創始人羅杰斯認為:未來幾十年農業將是最佳投資之一。過去10年中的大部分時間,世界糧食消費量都大于產量,所以目前糧食庫存接近歷史低點。美國和澳大利亞農民的平均年齡是58歲,日本是66歲。年紀大的農民不是即將退休就是將不久于人世,而年輕人不愿從事農業生產。美國年輕人從事公關行業,而不是農業。糧食價格必須大幅上漲,以便吸引勞動力、管理人才和資金,否則長遠來看我們將面臨糧食不足的問題。
農民日報之前曾報道過平安李忠智和百度李彥宏的相關觀點。
平安財智投資副總經理李忠智:未來五到十年農業之所以說是巨大的金礦,除了中央的新政策讓農業和土地相關資產變得可流動之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農業缺少叫得響的品牌。現在有很多人開著名車、住著豪宅、拎著LV,但吃的卻是不健康食品,因此農業和食品安全品牌在消費市場上受到了高端消費者強烈的關注和訴求。
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與包括農業在內的傳統產業的融合一直在進行,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打造食品安全和現代農業品牌,進而通過品牌運作對種植、養殖、加工、物流、營銷等產業鏈各環節進行垂直整合,再進一步向休閑農業、循環農業、高科技農業、有機農業、旅游農業甚至農業金融等方面進行橫向拓展,這方面必然孕育著巨大的機會。
三、健康產業派:未來超過馬云的,一定出在健康領域
保羅·皮爾澤在其著作《財富第五波》中,將健康產業稱為繼第四波網絡革命后的明日之星,認為目前尚未普及的保健產業將為美國下一個10年創造兆億美元的商機。聯想創始人柳傳志也說:“人們愿意為吃到安全食品付錢,這是一個很大的盈利空間。”
而馬云干脆預言:下一個能超過我的人,一定出現在健康產業里。馬云說,我們相信十年以后中國三大癌癥將會困擾著每一個家庭,肝癌、肺癌、胃癌。肝癌,很多可能是因為水;肺癌是因為我們的空氣;胃癌,是我們的食物。阿里巴巴、淘寶從來沒有讓我睡不著覺,讓我睡不著覺的是我們的水不能喝了,我們的食品不能吃了,我們的孩子不能喝牛奶了,這時候我真睡不著覺了。“有人問我理想是什么,我希望20年中國以后的天是藍的,水是清的,我們的空氣是可以呼吸的。”
四、智能硬件及物聯網派:未來是智能硬件和物聯網的世界
目前在國內投資智能硬件、智能家居、物聯網領域比較活躍的基金和投資機構主要有,IDG、戈壁投資、經緯創投、創新工場、順為基金、紀源資本、五岳資本、秉鴻資本等等,而且,在相關領域,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國內的主要投資基金,沒有哪一家不在各路聊項目。”
智能硬件、智能家居、物聯網領域,最積極的投資人,其實還不是上面提到的這些獨立的投資公司,而是像google、蘋果、騰訊、百度、阿里巴巴、奇虎360、小米、京東這樣的IT 巨頭。
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發布的新款無人駕駛汽車,既沒有駕駛盤,也沒有剎車踏板,而發布會最令人出奇的也許是該產品并沒引起一片驚嘆聲,只因人們已經習慣于它的創新。除了無人駕駛汽車,谷歌相關的智能硬件產品曝光的還有:智能眼鏡,像螺旋槳飛機一樣飛行、能夠將電力傳回地球的風力機,能夠夠幫助帕金森病人的解決手部顫抖問題的谷歌神勺等等。
國務院副總理馬凱曾在全國物聯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指出,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的高度集成和綜合運用,是新一輪產業革命的重要方向和推動力量,對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未來確實可能是智能硬件和物聯網的世界。現在市場大熱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智能路由器、智能電視等,甚至包括智能手機本身,不都是屬于智能硬件和物聯網的領域嗎?
五、機器人派:移動互聯網的風口已開始衰竭,未來是意識機器人天下
原ChinaRen創始人、現樂搏資本創始人楊寧,是該派的狂熱支持者,他說自己“是這個行業里最大的鼓吹手”,并常有驚世核俗的觀點。
他說,3年前移動互聯網是下一個風口,可現在風口已經完全變了,移動互聯網如果還有風的話,也只剩點兒殘風了。到了巔峰期,就開始盛極而衰,走下坡路。5-10年內,手機就將消失,基于手機之上的整個移動互聯網產業鏈,都將被徹底顛覆掉。曾經的移動互聯網巨頭很多也可能會消失。就像曾經的諾基亞、IBM一樣。未來新的大風口一定是智能。說句不客氣的話,未來智能一切的新時代,如今的BAT三巨頭,能留下一家就不錯了,華為、聯想未來都可能消失掉,甚至連蘋果、谷歌都可能危險。蘋果新品發布會上推出Iphone6的同時,也推出了iwatch,包括以后的Ihome,包括谷歌眼鏡,事實上,他們已經感受到未來的新風口了,已經開始行動了。巨頭們反應很迅速,但有用嗎,沒有用。因為任何實質性的顛覆力量都不會出現在舊有體制的內部。當初第一個平板電腦是誰發明的,是微軟,但微軟轉型成功了嗎?未來的全智能時代是一樣的,顛覆者一定來自外部。
在楊寧眼中,最牛逼的機器人目前還從來沒有出現過,叫意識機器人(conscious robot),它能產生情感,產生“七情六欲”。你把一個意識機器人的胳膊擰斷了,他會像人類一樣憤怒。
他還認為,要投就投“朱元璋”,別投“宋江”。最近蘋果、谷歌、Facebook開始瘋狂收購機器人類型的創業公司,谷歌收購了一堆機器人公司,facebook收購Oculus,蘋果收購Beats……這些巨頭們想通過收購占坑。但這些被投企業,來都可能會作死。一個簡單的邏輯是:如果你是“宋江”,你選擇被收購,但下場并不一定好;如果你是“朱元璋”,你愿意被收購嗎?
六、投資派:投資信仰和夢想,并進而挑戰世界
阿里巴巴上市,讓許許多多阿里巴巴員工成為百萬富翁、千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馬云自己也一舉成為中國首富。他們是最大的獲利者嗎?不是。最大的獲利者是孫正義。孫正義旗下的日本軟銀公司,不僅是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而且一度還是阿里巴巴第二大股東美國雅虎公司的大股東。憑借阿里巴巴成功上市,孫正義一舉再次成為日本首富。
投資信仰和夢想,并進而挑戰世界,孫正義正是這一模式登峰造極的典范。“孫正義是個大智若愚的人,幾乎沒一句多余的話,仿佛武俠中的人物:一、決斷迅速,二、想做大事,三、能按自己想法做事。”馬云曾如此評價這位被稱為“互聯網大帝”的身高僅1.5米左右的小個子。
孫正義很早就預見到,互聯網將成為未來的霸主。正因為他很早就對互聯網瘋狂地熱愛,并將互聯網當做自己的信仰,他在投資方面的驚人之舉常常十分轟動。1995年投資雅虎100萬美元時,雅虎只有5人,1996年3月孫正義投資雅虎1億美元時,雅虎只有15人。那時候人們都以為他“瘋了”。
在美國賺到錢后,孫正義再次回到日本,成立雅虎日本公司,軟銀控股51%。此后,孫正義又大量投資中國、印度的互聯網公司,投資的企業包括UT斯達康、新浪、網易、攜程、分眾傳媒、當當、阿里巴巴等。
馬云經常講一個故事,“我說了6分鐘,孫正義給我3500萬美元。我沒想到錢來得那么輕松,他沒想到我不是來向他要錢的。”1999年,孫正義與馬云第一次見面,孫正義決定投資阿里巴巴3500萬美元,經協調后雙方將投資金額改成了2000萬。馬云當時什么也沒有講清楚,馬云說自己有一個夢想:阿里巴巴利用互聯網改變商業與貿易,他堅信互聯網能改變世界。可以說根本不是大家常說的商業模式、管理團隊、市場機會促成了這次合作,而是兩個互聯網信徒的共同信仰促成了這次合作。
孫正義曾說他對自己軟銀公司的期望是“向世界挑戰”。第一次提出30年愿景時,是剛剛創業之時,第一次舉行公司早會,除他之外公司員工只有2人,在早會上差不多說了半個小時的未來愿景,兩個員工都睜著眼睛聽,覺得自己身在一個奇怪的公司,兩星期過去后2個人就辭職了。
關于進行投資,孫正義說:“為什么要行動呢?只因這是為人們提供幸福而不得不進行的事。”
七、特征派:下一個阿里巴巴有四個特征,一定要有夢想
專注于移動互聯網健康領域投資創業的王義昌認為,可能成為下一個阿里巴巴的項目,一定會具備四個特征:第一,市場要足夠大;第二,邊際成本要足夠小;第三,要能像阿里巴巴、蘋果、谷歌、騰訊、百度、小米這樣,形成某種特定的生態系統;第四,更為關鍵的,一定要有世所罕見的夢想和影響力——有可能改變中國和世界,改變消費方式甚至生活方式,影響人類文明進程。他認為也只有符合這幾個特征,一個創業項目3-5年后才有可能成為類似谷歌、阿里巴巴、騰訊這樣的品類龍頭。
作為專注于移動互聯網健康產業,特別是食品安全領域的投資人和創業者,王義昌不僅是“決不食品安全工程”的發起人,而且也是食品、藥品、化妝品、豆芽機、空氣凈化器、水凈化器等等一系列“決不”中國注冊商標的創意人。他的信仰是“安全健康,就要決不”,目前致力要實現的,是“不檢測不認證,通過決不標志、標準和移動互聯網食品安全監管平臺,實現中國食品安全。”近期“百度筷搜”、“谷歌神勺”的躥紅,又使得他們雪藏的“決不筷子”五大功能得以曝光并引起更多關注:(1)“百度筷搜”計劃的核心功能,決不筷子也都會有;(2)第二代“決不筷子”將融入智能手機,并將免費;(3)不僅有決不筷子,還有決不豆芽機、決不水凈化器、決不空氣凈化器等;(4)不僅能幫助判斷地溝油,還能幫助消費者判斷食用油、大米是否轉基因;(5)不僅想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也想解決誠信滑坡問題,影響人類文明進程。
“我們自己打造的創業項目‘決不’,當然必須符合這些特征,而且這個項目本身,業務本質實際上就是投資,只不過以投資決不品牌、標準和移動互聯網食品安全監管平臺這樣的知識產權、輕資產為核心,下一步也會考慮與有志于移動互聯網健康產業、大數據健康產業的VC/PE一起,同步投入現金。投資對象是那些愿意將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與農業、食品、藥品、空氣、水等人類健康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同時符合‘決不標準’的創業者。”
根據公開資料,“決不食品”品牌標志的含義是“捍衛食品安全,決不地溝油,決不轉基因,決不非法添加,決不假冒偽劣,決不有毒有害,決不昧良心!”。相應的“決不”食品安全標準,核心是六句話:“公開承諾,透明生產,開放互動,專業鑒證,保險賠償,有獎監督。” “如果能做到決不標準,我們就愿意作為創業投資人,堅決以實際行動幫助他們——不僅幫助他們將農產品、食品等與移動互聯網實現緊密結合,讓傳統的產品靚起來、酷起來、炫起來,還幫安全升級、幫信任升級、幫品牌升級、幫價格升級、幫宣傳升級、幫渠道升級、幫產品升級、幫大大降低成本,而且會進一步考慮重獎期權。” 王義昌說,“但實際你會發現,目前映入眼簾的100個農業、餐飲、快速食品等等創業項目,即使那些創業者口口聲聲說也能保證食品安全,但實際上這樣簡單的標準,很可能連一家也不敢做到。移動互聯網大潮來了,讓消費者、員工、供應商等等社會公眾,通過移動互聯網食品安全監管平臺直接進行監管,已成為天下大勢。食品安全方面再繼續糊弄消費者的時代將很快一去不復返。他們如果連這個見識和膽量都沒有,如果連破解中國食品安全難題的一點點夢想都沒有,有一點點投資價值嗎?我們堅決不投!”
八、悲觀派:阿里巴巴已是頂峰,馬云世不再有,下一個阿里巴巴也將永不再有
神一樣的馬云和其一手打造的阿里巴巴,如此成功,也讓部分創業投資界人士對未來感到悲觀,甚至有個別投資人認為,阿里巴巴已是頂峰,馬云世不再有,下一個阿里巴巴也將永不再有。而且,還因為阿里巴巴這樣的巨頭,不僅自身有極為充足的資金和源源不斷的超強融資能力,本身也在不斷地尋找直接投資的機會,所以,他們正日益成為獨立VC、PE等投資公司們最可怕的競爭對手。
而央視財經評論員單仁的觀點,在創業投資界也有一定代表性。他認為,未來五年很難再出現BAT級別的互聯網巨頭。而且,像阿里巴巴這樣規模的上市公司,以及像今天這樣的融資規模,在互聯網的企業中,預計10年內難以看到。網絡已經不可能再有這樣的機會。
單仁認為:第一、過去15年阿里巴巴一直引領著電子商務的潮流,是互聯網商業應用方面的領導者,是從傳統經營方式向網絡轉型大趨勢的代表。第二、阿里巴巴打造了全世界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和十分完整復雜的生態系統。阿里巴巴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和移動商務公司,年度直接零售交易額達到1.5萬億。這個規模比全球第二位的亞馬遜、第三位的eBay、第四位京東三家的總和還多。未來三年,中國電子商務還會持續高速增長。而且因為阿里巴巴、騰訊、百度涉足互聯網的基礎層次,比如交易平臺、交易工具、社交工具,搜索引擎以及相應的周邊生態,建構了龐大的網絡基礎生態系統,未來的其他企業只會在商業應用層次發展。而在局部應用層面,想要出現超過萬億市值的電子商務公司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