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體視網膜疾病是臨床上常見的致盲性眼病。隨著代謝性疾病和人口老齡化比例增加,玻璃體視網膜疾病的發病率不斷提升,而現有的手術、激光、眼內靶向藥物注射治療效果不令人滿意。近年來,細胞療法在眼科疾病治療領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并且已經在臨床試驗中顯示出了一定的療效,如有研究者通過眼內注射間充質干細胞進行黃斑裂孔的治療。然而,該創新療法仍面臨著體內細胞存活率低、病理環境下細胞表型不穩定、細胞產品保存條件苛刻等一系列難題。已有研究表明,旁分泌是細胞發揮治療作用的重要機制之一。外泌體作為一種由細胞分泌的天然囊泡,因其低細胞毒性、低免疫原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穩定性,在眼科治療中展示出巨大的潛力,逐漸成為臨床治療的關注熱點。近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陶勇教授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魏煒研究員、馬光輝院士團隊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發表題為“Exosome-loaded
degradable polymeric microcapsules for the treatment of vitreoretinal diseases”的研究論文(doi: 10.1038/s41551-023-01112-3),報道了利用自愈合大孔微球裝載不同細胞來源的外泌體的創新眼內緩釋劑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包晗、田穎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馬光輝院士、魏煒研究員、陶勇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接下來,研究團隊在體內外進行了一系列實驗,旨在驗證ExoCap的穩定性、治療效果和安全性。研究結果顯示,ExoCap可以在體內外穩定釋放長達35天,并且在經過凍干/復溶或長時間釋放后,其釋放的外泌體仍能保持和新鮮外泌體同樣的治療活性。在小鼠視網膜缺血再灌注損傷(RIRI)模型中,通過玻璃體腔單次注射裝載間充質干細胞外泌體(MExo)的自愈合大孔微球,MExoCap顯著減輕了視網膜神經纖維層變薄及核層減少,同時也保護了視功能。ExoCap可以根據治療需求負載不同細胞來源的外泌體。研究團隊隨后在小鼠和食蟹猴致敏分枝桿菌性葡萄膜炎模型中,通過玻璃體腔內注射負載調節性T細胞來源外泌體(TrExo)的自愈合大孔微球,發現TrExoCap顯著減輕小鼠和食蟹猴眼內炎癥,顯著減少眼內炎癥細胞因子含量,且副作用較臨床常用的激素曲安奈德小。除此之外,ExoCap在兩種動物模型體內都展示出了良好的眼局部和全身安全性。總的來說,這項工作為玻璃體視網膜疾病治療提供了一種新型、具有臨床轉化潛力的方向和參考。參考文獻:Exosome-loaded degradable polymeric
microcapsules for the treatment of vitreoretinal diseases, Nat Biomed
Eng. 2023 Oct 23. doi: 10.1038/s41551-023-0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