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期間,美國為了在軍事上壓倒蘇聯,坐穩世界霸主的寶座,制定了一個又一個瘋狂計劃,比如被稱為“炸月計劃”的A119計劃。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和蘇聯迅速崛起,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為爭奪世界霸主的寶座,美蘇在經濟、軍事、太空等各領域進行激烈的競爭,甚至可以說是到了瘋狂的地步,這段時期在歷史上也被稱為“冷戰時期”。
上世紀50年代,美國和蘇聯開始將競爭逐漸從地面轉向太空,不過讓美國人感到不爽的是,在太空領域競爭中,蘇聯總是領先美國一步。1957年10月,蘇聯將世界上第一個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順利送上太空軌道,而美國人直到1958年1月才將第一顆人造衛星“探險者1號”送上太空,比蘇聯晚了近3個月。
1959年蘇聯成功發射月球探測器,而美國直到1962年才發射成功,比蘇聯晚了3年;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完成人類歷史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而美國在1961年5月5日才將第一位宇航員艾倫·謝潑德送上太空,比蘇聯晚了近一個月。
在太空領域,美國處處落后蘇聯一步,這讓美國政府極為不滿,開始埋頭苦思破局之法,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空軍提出了瘋狂的用核導彈攻擊月球計劃,代號為“A119”,以此來彰顯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
據悉,美國空軍提出A119計劃是受了1958年美國一次高空核爆實驗的啟發。當時美軍在南太平洋上空約160公里位置引爆了一枚核彈,結果在距離爆點千里外的夏威夷都能看見一道明亮的閃光,這次高空核爆實驗也讓世界各種重新認識了美軍強大的軍事實力。
美國空軍認為,如果能在月球上引爆核彈,半個地球或許都將被核彈爆炸后產生的光芒照亮,形成的蘑菇云也能對其他國家產生極大的震撼,以此來彰顯美國強大的軍事科技實力,同時也有向蘇聯秀肌肉的意思。
A119計劃一提出就受到了美國政府的高度重視,認為這是向全世界炫耀肌肉的絕佳計劃,大批各行各業的科學家聚集到芝加哥某空軍基地,正式啟動了A119計劃。然而經過長期驗證后,美國科學家發現在月球引爆核彈除了炸出一個大坑外,政府想要的其他效果根本無法實現。
主要是因為月球表面沒有大氣層,核彈爆炸后無法形成蘑菇云。而119計劃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核爆炸后照亮半個地球,讓地球上的人看到蘑菇云在月球上升起的震撼一幕,如果無法在月球表面形成蘑菇云,這個計劃基本上相當于失敗了。
而且在月球引爆核彈帶來的未知風險太高,美國政府最終放棄了A119計劃,月球這才免遭核彈摧殘,不然還不知道會被美國核彈炸成什么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