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先生在《一百歲感言》中說道:“夫妻之間,窮時考驗的是妻子,富時考驗的是丈夫,中年夫妻全靠良心。激情退去時婚姻才剛剛開始,婚姻的本質(zhì)是陪伴和責任,而成熟的愛靠的是良心。人生的后半場全靠責任……”
《熟年》里,張春梅在摩托車行找到丈夫倪偉強,沒有想到會聽到他這樣的一句話:
“春梅,我們離婚吧。真的,我跟你,永遠說不通。”是真的說不通嗎?還是男人清醒后的自私呢?
1、結婚二十年,別人眼里的人生贏家
婚姻如水,冷暖自知。
倪家兒媳張春梅,雜志社的副主編,有房有車有存款,家境殷實,兒子出息,老公是大學教授,博導,是人人羨慕的成功人士。
他們夫妻在外人眼里就是妥妥的“人生贏家”,為啥會在第一集里,倪家老太太的生日上出現(xiàn)那么多的狀況。
倪家大家庭里的大小瑣碎雜事,都是由有能力,有實力的老二家的兒媳張春梅操辦。用大嫂吳二琥的話說,自己身上的衣服是弟媳送的,大哥身上的西裝是老二不穿的,他們穿著老二家給的衣服,吃老二家出錢辦的生日宴。
看著一切都那么美好,可卻出現(xiàn)了,事業(yè)和社會地位都好的老二不接電話,玩失蹤的戲碼,只為想要好好為自己活一回。
2、倪偉強不參加老母親的生日,不過是借口
人到中年的倪偉強任性自私,不過是中年夫妻間的良心發(fā)現(xiàn)。他覺得自己半輩子都是遵循別人的要求,過自己不舒服的日子。
媳婦是遵循老媽的意愿,娶了合老媽滿意的春梅;結婚后按照老婆給指定的路線走,做了教授,有了自己的實驗室,成為了博導,帶學生。
在倪偉強的任性里,他只覺得自己委屈,自己難受,卻沒有看到春梅二十年來為他和他們這個大家庭的付出,把婆婆當親媽看待,照顧著日常的飲食起居。
說到底,倪偉強人到中年的叛逆和任性,不過是仗著媳婦春梅對他的包容和隱忍。以不參加母親的生日為借口,想跟媳婦離婚,真正為自己活一回。
他的借口不是清醒,而是自私,也是人到中年夫妻間的悲涼,因為此時的夫妻真的就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3、中年夫妻歷經(jīng)婚姻后,依靠的是良心維系
《熟年》原著里寫道:
“他對她早厭倦了。厭倦她的嘮叨,厭倦她的神經(jīng)質(zhì),厭倦她的賢淑,就算他跟周琴不清楚她都能忍,這樣的女人多可怕!冷靜理性,擺明了吃定你,一輩子!”
倪偉強因為老媽被妻子照顧的很好,就想主動跟張春梅過夫妻生,雖然春梅知道丈夫是假意,但她只能假意迎合,書中寫道:
“不舒服也得說舒服。男人覺得虧欠你才這樣,她還得顧大面場。
她和偉強的婚姻框架得保留,他們還是社會上的人物,女從文男做理,一對令人羨慕的夫妻。
春梅告訴自己,只能這樣了,他不撕破臉,還顧著家,她最好的應對,就是睜只眼閉只眼。有老人,有孩子,有名分,有生活,得了。”
這就是最真實的中年夫妻間的悲哀,明明已經(jīng)在心里十分厭倦了對方,可為了所謂的名利,生活,以及孩子老人,甚至為了維系表面的恩情,假裝恩愛。
倪偉強在跟你張春梅提出離婚時的三個小細節(jié),也說明了他對婚姻有著不能言說的痛苦。
首先是他在醫(yī)院里的背影,說明他確實去過醫(yī)院,他不是身體有病,就是精神上出現(xiàn)了狀況,為了不影響母親的生日,只能選擇逃避。
其次是在回實驗室的路上,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議論,說自己出軌,再就是聽到自己的名字被出版社排在第二行的時候,已經(jīng)沒有了那份心氣,只想安靜地躺下了休息。
最后就是在春梅跟他說回房間一起睡覺時的煩躁,以及早晨給春梅做烤面包,回憶年輕時的感情,似乎給人一種得了絕癥的告別。
這就是中年夫妻的感情,要說一點沒有那是騙人的,要說有多么深刻,那也是自欺欺人,只有在遇到大事的時候,才會做出反常的行為。
所以,我認為倪偉強是自私但對春梅有良心的丈夫,或許是他真的得了什么大病,不想連累家人,以及春梅,希望自己一個人扛下去,讓內(nèi)心曾經(jīng)愛過的人繼續(xù)過好自己的日子。
倪偉強趁著春梅出差,把母親送到養(yǎng)老院,而春梅卻用贍養(yǎng)婆婆,接婆婆回家為由,讓倪偉強簽字,她才同意離婚。
他們在民政局門口吃煎餅的時候,我看到了中年夫妻間的不甘以及無奈。春梅是不甘心,而倪偉強是無奈的選擇。
也許,他們之間真的是出現(xiàn)了不可逆轉的問題,但沒有溝通,沒有真正的交心,卻是夫妻在婚姻里最致命的悲哀。
大多數(shù)人做不到春梅這般大度,不哭不鬧,也做不到倪偉強這樣執(zhí)拗,一心只為自己而活。生活里的中年夫妻,更多的是相互折磨,又相互嫌棄,還不離不棄地在一起將日子過下去。
作者:華貴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