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人:56歲的祁阿姨
《熟年》里的張春梅是個重情重義的好兒媳,即使跟丈夫倪偉強離婚了,也堅持把生病的婆婆接回家照顧,不僅僅是因為婆婆現在只認識她一個人,而是因為有二十年的婆媳情,先有婆婆的前十年的真情付出,才會有兒媳后十年的真心善待。
我是56歲的祁阿姨,離婚十年,獨生女兒在外地工作,還沒有成家。女兒今年30歲了,一直不愿談對象,成家,也許是我們原生家庭對她的傷害。
前段時間,離婚十年的前夫找到我,跟我說,我的前婆婆,也就是前夫的媽媽,因為得了“阿爾茨海默病”,誰都不記得了,整天在家喊“秋霞”,那是我的名字。
前夫說,你也退休了,與其在家待著,不如他出比市場保姆高的價錢請我去照顧他媽媽。正好我這段時間在追《熟年》這部劇,順嘴我就懟了前夫一句:對不起,我不是張春梅。
前夫傻乎乎地問我“張春梅”是誰?我告訴他是,圣母!你找到她就可以不花錢照顧你媽媽了。
我和前夫是在上班后,通過單位組織的聯誼會上相識的,也有一種相親結識的意味。當時,我們是彼此對眼,都能舞上一曲,也就算是有了共同愛好吧。
我談了一年多,趕上單位最后一波福利分房,我們迅速領證結婚,順利分到一套一室一廳的房子。那時,就感覺終于有了自己的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愿買家具,布置房間了。
婆婆最初的時候,是不看好我這個兒媳,在她心里,就跟《熟年》里的吳二琥一樣,期望兒子找個本地的兒媳,這樣所謂的人脈啊,家庭環境以及各種條件都相當。
在婆婆的心里,我是高攀了她家。我們那個年代,沒有現在這么開放,如果我要是未婚先孕,估計就會被婆婆嫌棄死了。
就這樣,婆婆整天說,找個鄉下來的,跟著她吃虧吧,掙點錢都貼補的了娘家。我是有個弟弟,但我弟弟在家努力學習,最終也是天之驕子。
但在婆婆的眼里,也不如她家兒子好,從小在城市長大,自身就有優越感。等到我生下女兒后,我似乎成了他們家的千古罪人,先是鼓搗著我們離婚,然后就是跟前夫說不要再給我交工資了。
前夫最初的時候,還是很心疼我,我們之間畢竟還是有感情的。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前夫的心也與時俱進,不僅心思往外跑,錢也往外跑。
我們就這樣摸爬滾打間過到了中年,前夫居然明目張膽地把人給我帶回來,還用威逼的口氣要求離婚,若不是女兒一句話,我估計到現在,我還跟他死磕呢!
那時,女兒已經高考完了,她跟我長談了一次,女兒說,媽媽,我知道你死撐著婚姻,不過是為了給我一個完整的家,可咱們這個家,從我知道爸爸的事情后,就沒有完整過。
我們那天聊了很多,現在的孩子什么都懂,也什么都看的明白透徹。我在46歲那年選擇離婚,帶著一身的疲憊走出了婚姻,也遠離了那個不曾善待我的婆家。
離婚后,我整個人都感覺很輕松,經過一年多的調整,我反而覺得,沒有婚姻的生活真好,若早知道如此自在瀟灑,我早就從婚姻這座城里沖出來了。
離婚后,前夫很快再婚了,還生下了兒子,這下子,前婆婆樂了。這么多年不曾聯系,真是歲月催人老啊,她居然得了這種病,還只記得我的名字,真是孽緣。
前夫看怎么也做不通我的工作,就給女兒打電話,女兒直接告訴前夫,你可以送去養老院???前夫罵女兒是個不孝女,女兒卻說,奶奶從小就對我不好,飯不給吃好的,壓歲錢我也是最少的,還罵我是賠錢貨,去找他的乖孫子去吧。
前夫又不斷地給我發微信,訴說自己現在多么的不易,我卻笑了,不要說我落井下石,看到前夫過得焦頭爛額,我卻忍不住笑了,人在做,天在看,蒼天饒過誰。
我本善良,從沒有做過對不起誰的事情,為啥人生里的苦一樣沒少吃。也許,這就是女人的本性,心存善念,見不得別人過得不好。
現在的我,雖然退休了,每月也沒有多少退休工資,但我依然覺得日子過得很舒暢,沒有人讓我在日常生活里氣我,也沒有人打著“孝順”的旗號,讓我替他盡孝。
每天的日子就是瀟灑自在,安靜地喝茶,鍛煉,看書,出游。女兒會在各個節日里給我發紅包,會在不忙的時候,帶我出去游玩,我們各自居住一套房,卻彼此相互關心著,有女兒我就有了一切。
我們那個年代的女人,把離婚看得非常嚴重,從心里抵觸離婚,覺得自己死守著婚姻,男人在外面折騰累了,倦了,身體不好了,就會回歸家庭。
現在我認真仔細的思考了一番,女人在婚姻里,與其死守著不愛你,不在乎你的男人,為啥不放手呢?放下別人,也是放過自己,重新翻開新篇章,也許會遇到更美的明天。
我喜歡《知否》里盛明蘭說的那句話:眼睛是長在前面的,本應該往前看,不要向后看。
女人啊,不論多大年歲,我們都要往前看,不要沉溺于過去,失去的就放手,過好以后的日子,就是最美的人生。
作者:華貴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