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高效學習,深度思考,自我成長
▲
因為個人特別喜歡吳軍博士,所以一字不落地讀完了他的新書《態度》。
這本書是吳軍博士寫給兩個女兒的40封家書的合集,里面包含了他對兩個女兒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一些具體問題的建議以及對于一些人生終究會面對的問題的見地。
吳軍博士從人生哲學、洞察世界、對待金錢、人際關系、有效學習、做人做事六個方面給兩個女兒給予了建議,我的讀書筆記也會從這六個方面入手去總結。
本文為人生哲學篇。
1.樂觀的人生態度比什么都重要
對于保持樂觀的心得,吳軍博士分享了下面四個方法:
第一,不斷地接受教育,與時俱進。吳軍博士認為,不斷學習,獲得新知,了解世界的發展本身就是一件幸福快樂的事。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第二,有理想并努力實現自己的愿望。人無理想,就會厭倦當前的生活,快樂也就無從談起;有理想卻不采取行動,不去做,又會失望、苦悶。
第三,與人相處共事,盡可能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吳軍博士對自己的要求是和諧少爭,無爭是不可能的,做到少爭還是有可能的。他認為,在一個集體中,不要妄自尊大、看輕他人,這樣就容易與人相處,減少矛盾,自然也就容易得到快樂。
第四,看透人生。人最終必須看透很多事情。雖然對于年輕人無需著急,但這也是早晚的事情。
2.幸福的來源
吳軍博士對于幸福的要素總結了以下四點:
生活的環境:如果一個人認同所生活環境的價值觀,他就會感到幸福。比如積極奮斗的人生活在崇尚個人努力的新加坡就會很幸福。
基本生活保障:他在書中提到了三個幸福指數特別高的國家——哥斯達黎加、丹麥和新加坡,共同點就是社會保障制度健全,大家沒有后顧之憂,可以大膽追尋自己的理想。而生在社會保障制度沒有那么健全的中國的我們,在任何時候都應該給自己留一筆應急的積蓄,以便讓你做事沒有后顧之憂。
基因的傳承:生命通過基因傳承而延續,大部分研究幸福學的學者都認為這是幸福感最根本的來源之一,它遠比暫時的男歡女愛、財富和虛榮更讓人類具有長久的幸福感。
對世界有正向影響:很多美國人會給大學捐錢,一些并不算太富有的人也會這么做,就是因為他們知道給予可以帶來幸福感。
3.如何擁有抵制誘惑的定力
抵御誘惑最根本的方法是有一個長遠的大目標。這個目標要有意義,讓你愿意為之努力。
如果說追求一個長遠的目標并非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那么第二個能讓你擺脫像玩電子游戲那樣上癮的事情的方法就是做一些有成就感、有回報的事情。
有回報的事情和造成上癮、受到傷害的事情常常沒有交集。
4.成功是成功之母
成功可以積累成就感,同時讓我們學會取得成功的方法。
吳軍博士認為,人在年輕的時候,需要做成幾件事,并且通過這些成功的過程,學會取得成功的方法。一個人如果做一件事失敗了,雖然可以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但是第二次哪怕他離成功再近,都有可能在最后時刻功虧一簣。人只有成功過一次,才更容易成功第二次、第三次,因此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挑戰自己,直面困難,做成更多的事。
通過這個過程,知道怎么挑戰自己,做一些自己不太想做,卻不得不做的事。時間長了,做事情就不會僅僅是隨性,而是有目的,有主動性了。
5.最好是更好的敵人
在任何時候,“最好是更好的敵人”,或者說,任何進步都比沒有進步好。
很多時候,一些人無所作為不是因為不想做事,而是一根筋地追求最好,最后什么也得不到。很多時候,一個完美的結果需要完成很多改進,而不會一步到位。
互聯網產品對于產品的開發有一個“小版本快速迭代”的概念。人生中也是一樣,積跬步,從而至千里。
這封信同時也提到,吳軍博士信奉的是保守主義哲學。
因為它讓人能夠從小事、身邊的事、容易做的事開始,一步步改善我們的環境和社會,最終達到進化的目的。相比之下,很多理想主義者,他們要做的事情永遠開始不了,更完成不了,最終在等待和扯皮中,讓時間白白流逝了。
6.好習慣成就一生
注意你的想法,因為它能決定你的言辭和行動。
注意你的言辭和行動,因為它能主導你的行為。
注意你的行為,因為它能變成你的習慣。
注意你的習慣,因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為它能決定你的命運。
這是撒切爾夫人的一段話。
這其實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相信也會有很多人將這個道理教給了自己的孩子,但真正按照這個去做的又有多少呢?
最深刻的智慧往往藏匿在最淺白的道理之中,區別就在于有些人真的去做了,而有些人只是聽過就算。
這封信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吳軍博士自己的一個觀點。他認為看一個人在小時候挨了一巴掌后的反應,就能知道他的命運。
概括起來,所有人對于挨了一巴掌的反應無非三種:第一種,一巴掌扇回去;第二種,認命,捂著臉走開;第三種,先冷靜分析,也許是我們真該被扇,那就接受教訓,也許對方真的就是個渾蛋,我們或許該叫警察或者他的家長、老板來管他,當然也可能有人日后找機會整治他,讓他記住教訓。
我們在一輩子的經歷中總會遇到各種麻煩和難題,它們就如同別人或者現實生活不斷地在扇我們巴掌。對待這些巴掌的態度和處理方法就決定了我們的命運。
第一種人,選擇無腦硬碰硬,是莽夫的行為;第二種人,消極回避,是懦夫的行為;最好的方法是第三種人,積極思考,冷靜分析,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分情況去應對。
吳軍博士對于人生哲學的詮釋,總結下來就是:認真,善良,務實,有所追求,有所堅持。
都是些普世的道理,卻對每個人都適用。給朋友推薦這本書的時候,我將其定位稱之為“查漏補缺”,以本書為鑒對照和修正自己的行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讓我們不斷遇到更好的自己。
以上就是對于《態度》這本書人生哲學部分的讀書筆記,希望能夠給你帶來些許助益。
接下來我將繼續總結剩余五部分的內容,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