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代之恥,至今仍是十四億中華兒女心中最大的痛。清朝多年的閉關鎖國政策換來了舊中國的極端落后,國外已經開始改革創新,新制度,新思想如泉涌一般層出不窮,可清朝統治者還做著天朝上國的美夢。和中國一海之隔的日本國卻抓住機遇,在明治維新的成功實施后,邁開了現代化的步伐。
可是,當時的日本被法西斯勢力洗腦,這個新興的亞洲國家,走的是侵略的戰爭發展道路。法西斯日軍在十四年來,對中國步步緊逼,也迫使中國全國合力,萬民齊心將日本趕出了中原大地。在日軍最猖狂時,中國近半淪陷,僅僅有八個省,直到戰爭結束,依舊未曾被染指。
我們不妨看一看抗戰最艱難時,日本侵略者在中原大地上踏及了多少土地。
正如圖片中所顯示的一般,自九一八事變以來,日本政府步步緊逼,從東北三省,一直到西南沿海,再到內陸。倘如國民黨當時當真一直妥協下去,恐怕日軍還會打下更多地區。在利益的誘惑和法西斯思想的洗腦下,日軍一路犯下了滔天罪行,并且狂妄宣稱要三個月滅了中國。
最終的結果卻是,這場日本人預計三個月結束的戰爭,足足打了十四年,日本深陷于中國戰區,并且哪怕是已經打下的東北三省和其余省份,也是各種敵后武裝反抗不斷。中國人不甘在侵略者面前妥協,也不愿意后人要忍受戰敗的痛苦。十四年的時間,中國牢牢將日本的大部分力量卷進了中華戰場,讓其無力以中國為跳板援助德國。
倘若這兩個法西斯國家當時能夠突破中國實現合兵,恐怕全球戰爭的形勢會更加嚴峻。可雖然中國以一己之力拖住了日本人前進的步伐,全國卻也因此僅僅有八個省免受戰火波及。
其中已經消失的那個省名字叫做西康省。
或許不少人對這個名字感到著實陌生。事實上,這個中國舊省的誕生和撤銷都略顯匆忙了些。清朝滅亡后,民國政府成立,在民國二十八年,也就是1939年,西康省自此誕生。1955年,西康市便草草被撤。如今再追憶有關這個省份的回憶,僅有昔日省會中心的一條西康路給后人留了點念想。
該省定省會于康定,直到今天,康定市依舊是西康地區的經濟文化大市,此地在歷史上便屬茶馬古道的關鍵節點,也是康巴地區的重要樞紐。而西康省的誕生選擇以此為省會,便是看中了其背后的歷史價值。
如今回過頭看西康省,該省地處如今的四川,,云南,西藏三地,也就是如今這三個地方各自割出來一點,就形成了當時的西康省。以當時的特殊國際形勢來看,西康省的設置絕對是廢了一番心思。
西康成了由內陸到西藏的關鍵省份,當時,西方列強將勢力布局散向了中國邊境,西藏便成了他們圖謀的重地,靠著自己扶持的亞洲國家,西方一度想將西藏割出來成為新的殖民地.除了外憂之外,英國人更是直接拉攏了西藏達賴喇叭,企圖直接控制這片地區的領導人物。
正是在這樣的特殊氛圍下,西康成了凝聚中國邊疆各個地區,維護祖國領土完整的重要省份,而在新中國成立后,西康的位置卻顯得尷尬了些,因為此地交融了周邊各個省份的部分土地,內部卻是文化沖突不斷,康定無法將他們團結在一起。
正是因此,這個設置于民初的新興大省,就這么結束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成了康定人心中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