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巔峰時期的烏克蘭有多強大嗎?
在蘇聯時期烏克蘭就是重要的軍事裝研究生產地,上個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后,烏克蘭繼承了蘇聯大約30%的軍事遺產,其中坦克就有6000多輛,還有1500多架各式的戰機,其中有些戰機的性能,到今天還可以傲視群雄。
除此以外,烏克蘭還繼承了各類戰艦300多艘,最關鍵的是烏克蘭繼承的200枚洲際導彈和1000多枚核彈頭,那時他擁有核武器的數量,僅次于美俄,穩居世界第三。
烏克蘭繼承的這些遺產,讓世界各國羨慕不已,連我國也不例外,因為烏克蘭曾是蘇聯重要的軍事裝備研究生產地,除了這些現成的裝備外,最重要的是他還擁有像黑海造船廠,馬達西奇、安東諾夫以及南方設計局在內的3000家國防軍工單位,以及大量的軍事研發人才。
我們的航母遼寧艦,他前身瓦良格號,出自黑海造船廠,世界第一大運輸機出自安東諾夫設計局,而南方設計局就更牛了,蘇聯一半以上的洲際導彈都是他們造的。
那么開局就是王者的烏克蘭,怎么在短短三十年間,就變成了“青銅”呢?
如今的烏克蘭,已經可以稱得上是歐洲最窮的國家了,窮到什么程度呢?連拆除蘇聯時期在首都基輔建的一座雕像,都因為缺少資金而沒法施工。
烏克蘭當時的強盛,來自他背靠強大的蘇聯作為后盾,他國內生產的武器,蘇聯自己都內部消化了,而和蘇聯分家后,烏克蘭出售軍備,競爭不過俄羅斯,而空有3000多枚核彈頭,卻無錢維護,最后在美俄的忽悠下,自斷爪牙,將核武器全部銷毀,同時還銷毀了大量的常規武器,并且大量裁軍。
可是當烏克蘭完成這一切的時候,美俄對他的承諾,都沒有兌現,當初全副武裝的戰士,就這樣變成了一個農民,不僅看天吃飯,還要看上位者的臉色行事。
從此,國際上再也沒有烏克蘭的位置,美俄的爽約讓烏克蘭的經濟急轉直下,直到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烏克蘭的貨幣在這場經濟危機中急劇的貶值,而經濟方面,更是斷崖式的下行。
普通民眾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高額的銀行貸款利率,使普通人根本買不起房子,失業率更是年年增高,國內經濟不行,那只好看國外的了,可是外部的大環境也不怎么樣,曾經從蘇聯繼承過來的鋼鐵產業,一直是烏克蘭的經濟支柱,可是如今也到了瀕臨崩潰的邊緣。
如果當初烏克蘭在廢核問題上不是那么干脆,而是留下少許的核彈頭,也不至于如此的被動。
如今的烏克蘭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美國身上,相對于投靠經濟不景氣的俄羅斯,淪為美國爪牙,應該獲得的收益更高。
但是,“高收益自然面臨著高風險”,這是任何人都懂得的道理,烏克蘭人是否真的看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