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是中國末代皇帝,那溥杰是誰?溥杰其實是溥儀的弟弟,當初日本人也曾利用溥杰的身份扶植偽滿洲國的傀儡,在他的身上動了不少歪心思。當日本人無條件投降之后,溥儀和溥杰深知好日子到頭了,已是無路可走,被帶進監獄接受勞動改造。
溥儀和溥杰從沒想過被寬大處理,因為他們曾經站在人民的對立面與敵人沆瀣一氣,他們曾以為這輩子可能都要在牢獄中度過了。然而我黨領導人的寬容與仁厚,在溥杰出獄以后,他的日本妻子特意寫了一封信件給周總理,表明了想要來華居住的想法。
本來溥杰以為這是不可能的,但沒想到周總理居然同意了,并且告訴溥杰:你要多吹枕邊風。
1932年,日本人以大東亞共榮口號為掩飾偽裝,表面上呼吁東亞共同繁榮,可背地里卻行侵略之實,在我國東北建立偽滿洲國,不懷好意。但是,既然是演戲就要有演員,為了把這個謊言演得真實一點,日本人把目光投向了中國最后一代皇帝溥儀的身上,用花言巧語迷惑溥儀,讓他做偽滿洲國的傀儡。
溥儀想到自己是最后一個皇帝,千百年的皇權就要斷送在他的手上,多少有些徹夜難眠。溥儀帶著幻想,稀里糊涂地成為了日本人手中的木偶,做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
溥儀本以為做了偽滿洲國的皇帝有朝一日定會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可是現實讓他傻眼,他只不過是一個被日本人利用的工具人罷了。然而事已至此,他不做這個傀儡,哪里又能容得下他呢?
可日軍的野心是一天比一天大,想的也是十分“周全”,在他們看來溥儀雖然是一個絕佳的傀儡人選,但他有一個缺陷:沒有子嗣。萬一哪天生了變故,他們又該以何理由去掩飾東亞共榮的謊言呢?
于是日本人再次把目光鎖定到了溥儀的弟弟溥杰身上,先斬后奏地把一個日本女人嵯峨浩介紹給了溥杰,并表示為了兩國之間的聯誼,這婚非結不可。
嵯峨浩是侯爵嵯峨工藤的女兒,說起來她也是一個命運把握在他人之手的可憐人。即使溥杰不想趟這個渾水,溥儀也對此事有著頗多不滿,可權力掌握在日本人手里,他們也只能聽從命令。1937年,溥杰被日本人帶去日本東京,與嵯峨浩結成夫妻,舉辦婚禮。
前腳婚禮剛舉行,后腳日本關東軍就露出了真面目,在偽滿洲國頒布了由日方敲定的“帝位繼承法”。
帝位繼承法中明確寫到,如果皇帝駕崩,那么子孫繼承皇位,如果無子嗣,就由弟弟繼承,如果沒有弟弟,那就由弟弟的兒子繼承。這擺明了就是等著溥儀和溥杰一退位,好讓自家人上場。就在日本人以為小算盤要得逞時,嵯峨浩那邊卻傳來了讓人失望的消息,她誕下的不是男嬰,而是女嬰。
日軍失望至極,溥儀倒是松了一口氣,終于不用整日擔憂皇位不保了,只要弟弟溥杰沒生兒子,他就可以繼續坐在這里。這樣一來,溥杰也可以繼續在日本與妻子嵯峨浩過著穩定的生活。
在溥杰與嵯峨浩的相處當中,嵯峨浩的溫柔賢惠讓溥杰一點一點地陷入了愛河,二人之間產生了不可分割的情愫。
1945年,華夏大地的噩夢終于結束,日本無條件投降,溥儀和溥杰也迎來了最終的歸宿,等待他們的是漫長的勞動改造。
直到1955年,有一封來自日本的信投遞到了周總理的辦公室,周總理打開一看,原來是嵯峨浩寫來的。嵯峨浩在信中寫明了想要來華與溥杰相聚的愿望請求,希望周總理能夠寬容。
當溥杰看到這封親筆信時,當眾哭泣了起來,在異國他鄉還有妻子兒女惦記著,果真是他這種走上歧途之人的幸運。
但溥杰并沒有把此事寄予希望,他覺得他這輩子再沒臉享福了。可是,我黨還是以寬容之心,特赦溥儀和溥杰,讓他們在完成改造后回歸正常生活。
周總理還特意與溥杰會面,并表示日本友人嵯峨浩的來華不是不可以,但是有一個條件,嵯峨浩的“思想改造”,可就得靠溥杰多吹枕邊風了。
溥儀和溥杰看著周總理竟然以這種仁慈和幽默的態度同意嵯峨浩來華,心中充滿著了感激和敬佩。
嵯峨浩來到中國那天,機場圍滿了人,只見一個眼含淚水的日本女人從艙門走出來,徑直走向溥杰。從此嵯峨浩和溥杰一家人終能團聚,嵯峨浩也為中日之間的友好往來做出了力所能及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