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廣東汕頭,有一對外來夫婦在同一間工廠打工。老公經常去財務那里領走老婆的工資,老婆一氣之下離家出走,結果遭遇不測而命喪黃泉。
汕頭市龍湖區外砂鎮臨近出海口有一條下埠老橋,位于韓江支流上,橋下水流湍急。
平時橋底涵洞很少有人會去,只有偶然路過的船家。
2015年12月24日清晨,過往的行人發現有個女人躺在下埠老橋的涵洞邊,生死未卜。
汕頭市公安局龍湖分局龍祥派出所的民警,接到報案后馬上趕到現場勘查。
那名女子還有生命體征,臉部有明顯腫起和傷痕,陷入重度昏迷中,現場還有多處血跡。
為了不耽誤傷者的治療時間,警方立即將其送往醫院。
在離傷者被發現處20米遠的草堆里,民警發現了一些物品,包括一個裝有食品的塑料袋和一個錢包,很可能就是傷者遺留的。
隨后,民警趕往醫院,希望能從傷者口中得到一些信息,但傷者一直處于昏迷之中。
這名女傷者到底是什么身份,為什么會躺在河堤邊呢?
案發現場異常偏僻,沒有監控視頻,又沒有目擊者,遺留下來的線索實在是少之又少。而且這個鎮的外來人員都很多,人口結構復雜,一時間很難查明她的身份。
遺留在現場的袋子上,標注著一家超市的名字,警方根據這個線索開始了調查。
但這家超市在龍湖乃至周邊的澄海、甚至饒平等地都有連鎖店,數量眾多。
警方只能去到每家超市逐一排查,觀看了大量的監控視頻,都沒有發現這名女子購物的畫面。
通過受害人的身份特征,暫時查不到線索。民警轉變思維,從現場發現的那袋物品入手,發現在澄海壩頭鎮有一家超市,都賣過塑料袋里面的8種食物。
就在這個時候,技術偵查人員也證實了遺留在物品上的DNA與傷者相符。
如此一來,受害人的活動范圍基本可以鎖定了,應該是在壩頭鎮這個超市附近生活或者居住。
確定了這個活動范圍后,警方開始在該區域內查找失蹤人口。
然而澄海壩頭鎮下轄八大鄉以及多個自然村,加上又是工業重鎮,聚集了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這些都給警方的工作帶來了不小的困難。
經過一番查找后,警方還是有所發現:12月24日當日曾經有個男子報案,說他老婆失蹤了。
這會不會是案件的突破口呢?
非常巧合的是,在報案前兩天,他老婆曾經打過110報警,稱遭到了家暴。
當時民警出警的時候,曾經進行了錄像。
這段錄像讓辦案民警眼前一亮,畫面中這個報案的女子就是女傷者。
她當時反映被老公毆打,而且老公還拿了她的1000塊錢,并稱這已不是第一次遭遇家暴了。
為了得到更加詳細的信息,警方聯系了當時報案的男子。但是奇怪的情況出現了,這電話已經過期,不再使用了。
該男子如此奇怪的舉動,使得辦案民警不得不將他納入嫌疑對象,很快就找到了他的住所。
報案人黃某和老婆王某春都是貴州人,幾年前來到汕頭打工。平時兩公婆經常有爭執,黃某承認動手打過王某春。
12月22日晚上,兩人再次發生爭執,隨后老婆就離家出走了。
警方調查后發現:12月23日中午,黃某曾和老婆在打工的工廠見了一面。之后,王某春離去,而黃某就回工廠上班了。晚上下班后,他一直和工友在一起喝酒,直到第2天早上醒來后發現老婆還沒回來,于是才去找報了警。
黃某并沒有作案的時間,那么兇手會是誰呢?
從當時掌握的線索來看,在23日中午到24日早上這段時間,受害人到底經歷了什么,是一片空白。
不過隨著調查的深入,一些新線索漸漸浮出水面。
23號中午,在和黃某分開的時候,王某春帶著一部手機和幾千元現金,但這些并沒有在案發現場找到。
與此同時,黃某夫婦的房東也提供了一個關鍵信息:王某春有一個相熟的異性朋友,年齡50多歲,也是外來務工人員。平時黃某夫婦吵架的時候,他經常過來勸架。王某春失聯前,曾和這名朋友通過幾次電話。
警方很快就找到了受害人的這名男性朋友,但是他聲稱第一通電話是王某春主動打給他的,讓他幫忙找房子,并沒有見面。而第二次通電話則是他應黃某的要求打給王某春的,因為黃某給老婆打電話,對方根本不接。
其他證據也顯示此人并沒有作案時間,又一個嫌疑對象被排除了。
案情的發展猶如過山車一般,以為真相就在眼前,誰知道不過虛晃一槍。
調查仍在迂回前進,但王某春已經等不到真兇落網的那一天了,在昏迷多日后去世,這讓民警把焦點重新聚集在她身上。
王某村春33歲,身材矮小,只有1米4左右,長相很普通,平時交往的朋友也不多,生活的區域基本上離不開壩頭鎮這個范圍。
那么,她為什么會在離家十幾公里外的地方遇害呢?
據黃某介紹,他們家的交通工具僅有一輛自行車,而當地的公共交通并不發達。
案發時,王某春沒有將自行車騎走,僅憑雙腳走到十幾公里外,顯然有違常理,唯一比較可行的方式就是搭摩托車。
按照這個思路,民警立即調取了受害人生活區域的監控,力圖從中發現有價值的線索。
很快,受害人搭乘摩托車的視頻被找到了,她和一名叫“劉某林”的男子先后從一家公寓中出來。
兩人一個是步行,另一個是開著摩托車。隨后,劉某林搭著王某春向龍湖市區方向駛去。
因此,劉某林極有可能就是真兇,警方立刻實施抓捕行動,在他的寓所里發現了王某春的手機。
人贓俱獲,劉某林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他曾經幫黃某夫婦介紹過工作而認識。
案發前一天,王某春突然來找他,想換一份工作。原先兩公婆在一個工廠上班,黃某就利用這種關系,到財務那里把老婆的工資全拿了,這讓王某春很不滿。
由于介紹人去工廠上班能拿到提成,劉某林就答應了王某春,并且帶她自己所住的旅館,承諾第二天就幫忙找工作。
王某春從提包里拿出了10塊錢給劉某林, 叫他下去幫忙買些面包,沒想到引來了殺身之禍。
劉某林眼睛一瞄,看見提包里面好像還有三、四百塊錢,產生了據為己有的想法。
24日一早,劉某林載著王某春前往龍湖區找工作。
路過下埠老橋時,見周圍沒人,劉某林謊稱尿急要去方便,于是停車讓王某春下來。
他趁著對方不注意上去搶她的包和手機,在糾纏中把王某春推到了橋下面。
萬萬沒想到,這一推就把王某春推進了鬼門關,也把自己推向了深淵。
回想起來,他也是追悔莫及!
案件至此,水落石出,其中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深思。
受害人和嫌疑人不過是點頭之交, 除了介紹工作之外再無交集,竟然很放心地接受嫌疑人安排的一切。
外來工在當地打工,卻沒有融入當地的生活,社交圈子極為狹窄。
他們在面臨一些困難時缺乏幫助,情緒得不到發泄,往往更加容易錯信只有過一面之緣的人,進而導致悲劇的發生。
不過黃某作為老公,大男子主義嚴重,強占妻子的的勞動報酬,這才是本次悲劇發生的根本原因!